茶文化视角下高职院校外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析
2018-01-19黄小燕
黄小燕
(重庆轻工职业学院,重庆 40006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育价值观的冲击影响越大。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培养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对于课程改革的贯彻与实施,应当从规则重建、教育资源重组等方面入手。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重建评价机制。
1 外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构建高职外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对课程评价机制的优化、外语课程资源的整合、教育改革的推动、外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现实意义。评价机制的设立与完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有着一定的激励、引导功能。构建外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涉及到教师素质、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要素,能够将课程建设与就业需求、人才培养、评价工作高效结合,在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全面发展考虑,带动学生理论实践综合能力、未来就业适应力、竞争力的提升,从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1]。
2 茶文化视角下外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涉及到的要素
2.1 茶叶外语课程
设立茶文化专业外语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内容应当围绕就业岗位选取,为让学生毕业后能够在茶艺馆、茶文化培训、茶叶营销等岗位上更好地使用外语,做好岗位服务,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岗位化。围绕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方针,积极制定中国茶史、无我茶会、茶学综述、茶诗与健康、茶具名称与功能、陶瓷艺术、泡茶原理、茶树栽培采摘等教学模块。教材方面可采用《茶文化专业英语》等出版教材,或是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学生岗位需要、企业实际需要等进行重构。
2.2 教师素质
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涉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教师的评价。教师语言应当规范,注重自身仪表仪态、行为举止对学生的示范带动作用,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方法,并灵活掌握外语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茶文化视角下的教师团队,尤其是外语教师,应当明确掌握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中的茶道精神、饮茶礼仪、品饮方式等,确保跨文化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展开;全面掌握《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对学生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教学目标的规定,利用茶学的中性思想,全面转变外语课程教学观念,继而感染学生能够以客观、理性的心态看待教学与考试、必修制度等。教师具备茶文化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专业的英语知识、外语沟通能力等,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高校也可以招聘从事茶艺研究、茶文化研究等外教,以“双师型+外教”的师资结构,开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继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2]。
2.3 教学目标
围绕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更利于学生掌握外语能力,增强跨文化意识,以及体悟茶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围绕现代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
2.4 教学设计
教材处理应当凸显整体性。情境创设应当凸显生活化、合理化、人性化。教学过程设计应当严谨有序。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个体差异、文化基础等,充分渗透茶文化的静、思、淡等精神内涵。活动内容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同时,应当具备层次性、可操作性。
在学习中西方茶文化的课程内容时,在课前导入环节的设计中,教师可将制作的中国、英国的饮茶文化微视频,上传至班级个性网站上,让学生通过登录网站,下载并学习教学视频资源。督促学生结合阅读、资料查找等方法,完成微视频中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在重复观看视频、练习等学习的过程中,将归纳出来的学习任务知识,上传至小组任务模块,供小组成员参考,让小组在互相借鉴下实现优势互补、知识补充与教学任务整理。
在课中导入环节的设计中,教师可总结学生提交的学习任务资料,将茶文化区别归类为茶道精神、饮茶礼仪、品茶方式三方面,根据文献资料等讲解文章句型或语法等。其余课中时间,就茶文化差异进行项目展示,带动学生开展教学茶派对等实践活动,充分体现高职外语教育中的“教”“学”合一,以及凸显学生核心地位的教学理念。
在课后导入的设计中,课后教师可利用翻转课堂、微信、视频网站等方式,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学生移动信息空间的高效结合,连接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时间。课后可向学生推荐茶文化相关的电子书籍、视频、电影等,拓展学生外语知识学习范围的同时,增加学生课后接触外语、茶文化的机会与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5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具备参与积极性,教学语言应当具备趣味性、实践性、互动性。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人差异,带动各层次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带动学生想象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渗透,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教学活动积极转变学习方式与策略[3]。
教师需要创建轻松和谐的学习范围,如在学习中西方品茶方式时,可让部分学生扮演服务员,部分学生扮演西方与中方客人,让学生模拟中西方饮茶场所情境。中国传统饮茶习俗,包含了赏茶、润茶、敬茶等步骤,教师可以引导扮演中方客人的学生进行演练。西方饮茶分为上午茶、下午茶,并会在茶中加入牛奶、蜂蜜等,同时配以蛋糕等点心。作为扮演西方客人的学生,在了解西方饮茶文化的同时,也会在在交流中自出创造出奶茶、上午茶、下午茶等中式外语,在教师的纠正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品茶中感悟出茶道精神,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引领学生观看相关茶文化的视频、图片、诗词等,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外语学习中,对茶文化的感悟。让学生通过辩论或是演讲等形式,锻炼自己的外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更加全面地领悟茶文化,提升跨文化意识。教师让学生在感悟、总结和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与综合素养,继而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2.6 教学效果
教学应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员参与实践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到茶文化的熏陶,同时学习到更多、更加实用的外语知识,继而带动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2.7 教学评价
教师通常采用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学习效果,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只是被动接受考核结果。应实现评价主体多元性,施以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充分体现出评价过程的互动性、高效性。考核方式方面,应当涉及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几方面,凸显出学生学习外语的价值与意义。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在平时考核中,涉及对学生个人表现的考核,以及团队考核。个人表现包括个人学习态度、日常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团队考核内容包括小组作业、团队协作表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