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采茶戏音乐编曲的创新发展策略

2018-01-19谢晓娣

福建茶叶 2018年9期
关键词:电音音律采茶戏

谢晓娣

(许昌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河南许昌 461000)

1 互联网+下的音乐编曲

1.1 网络手动编曲软件

自20世纪计算机电子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音乐编曲不再以传统的手写曲谱、现场排练、个人试验等方式开展,而开始以电子软件进行编曲,使编曲更加简易轻松。计算机电子音乐制作软件统称为MIDI制作,其自带声卡、合成器和混音试验功能,能够减少各种器乐现场排练的时间,从电脑上的直接发声而改变编曲脉络。现如今人们对音乐和艺术的精神享受需求加大,各类音乐风格和戏曲开始进行批量化的产出,小众民谣、茶戏音乐人也开始自己编曲发歌。在音乐繁荣的背景下,APP应用市场中的编曲软件也越来越多,除专门针对某个个体公司而研发的软件,例如苹果公司的PRO TOOLS等,还有针对能够应用在各类音乐风格,方便个体音乐人自行操作的编曲的软件,例如CUBAS、NUENDO等。综上,网络手动编曲软件开发的越发完善,加快了编曲的时间,降低了不同器乐融合编曲的难度。

1.2 自动处理音频系统

音频不仅指储存声音内容的文件,还表示在同一戏曲下的不同发声表达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背景下,杜比HX PRO和双向环绕声应用较广。根据音频处理系统,人们能够听到更加动听、立体的戏曲声乐。自动音频处理系统是附属于编曲软件下的计算机音乐处理系统,它不仅能够对在此系统上编好的歌曲,进行音频转换和分频设置,还能直接接入音乐,感受多频度的立体视听效果。茶戏音乐研究协会将福建著名茶戏《车公传》的背景音乐编曲直接录入自动音频处理系统中。系统不仅将音乐中的杂音弱化、音质增强;还能够自动转化模式,享受立体发声的环绕声乐。采茶戏的戏曲录音多是在现场演出时的在线实录,因而无法有效收音,杂音过多。对于部分风格恢弘、器乐声响较大的采茶戏来说,现场录制的音乐几乎听不清楚。因此,自动音频处理系统的出现和应用对采茶戏的编曲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对直接录入系统的音乐进行修饰,还能够在电子编曲软件上直接模拟茶戏进行编曲,将其保存为音频小样供人们欣赏。

1.3 采茶戏编曲网络化

网络手动电子编曲软件的普及,也促进了采茶戏编曲的“网络化创新”。一方面,在传统茶戏编曲中,人们只关注少数民族的乐器和民俗音律。而在电子编曲的过程中,不属于民乐器的西洋乐器和电音混音等元素,都在整体编曲上有所呈现。人们通过使用电子编曲软件,来加深对流行音乐元素的认知。久而久之,采茶戏的编曲人员开始潜移默化地对采茶戏进行编曲创新,促进采茶戏的现代化和网络化。在茶戏编曲中,编曲人员秉承不改变采茶戏基本内涵和意境情感的基础上,增加特色音乐对整体茶戏进行创新修饰。例如将板鼓换为国际军鼓、将唢呐二胡与萨克斯相融合,再通过编曲软件的不停切换,找出最适合戏曲故事的最终编曲。通过采茶戏编曲的网络化,采茶戏满足了年轻人的兴趣和审美,让采茶戏逐渐从区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 采茶戏编曲创新分析

2.1 现代茶戏编曲音律分析

现代茶戏是对传统茶戏的现代化发展,现代茶戏的编曲曲风音律发展尚不稳定。一方面,传统茶戏内乐音体系的绝对准确度不高,因此,在正规软件编曲的过程中,传统茶戏的重新解构需要加入现代化音律元素,才能在DEMO的录制中达到与现场一样的效果。然而现代化音律元素的加入具有排异性,因此,必须经过反复的编曲试验,才能在不改变原有戏曲风格的同时加入修饰性音律。另一方面,现代茶戏编曲没有固定的体系和标准,编曲通常根据个人的主观因素来设计,而非以观众为基础,整合出符合大众审美观感的音乐。基于茶戏的繁荣与需求量,现代茶戏编曲必须制定出严整的音律体系,并通过计算机人工思维系统,模拟出最适合当代流行文化的传统茶戏曲风。

2.2 传统茶戏编曲程式分析

传统茶戏编曲具有程式化,因此,同一茶乡的采茶戏,编曲的内容及形式大体雷同。首先,在传统采茶戏的编曲中,不同的大风格下所配备的基本乐器都是相同的。例如高安采茶戏,其茶戏最开始仅用胡琴伴奏,不允许打击乐的融入。因此高安采茶戏又叫做“高安丝弦戏”。然而单纯的弦乐器无法完整表达戏曲的情感性和音乐性。现代的高安采茶戏基于民众的需求,加入了部分锣鼓以增强戏曲节奏。但乐器数量的固化和缺失,依旧无法将采茶戏的音乐编曲达到最优效果。由此可见,传统采茶戏的编曲太过程式化。乐器模式的单一造成戏曲风格雷同。只有应用现代电子软件进行创新编曲,以排列组合的方式尝试数百种乐器融合,再经过不同的演奏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编曲的效果。

2.3 电子编曲软件试用分析

电子编曲软件通过矩阵运算、函数绘制等,对不同的采茶戏曲风进行不同的创造性编程。经过各个茶乡民族的采茶戏音乐协会对电子编曲的试用调研得知,电子编曲软件的适应性极强,然而人们对编曲软件的操作熟练度不足。基于此,各级政府为扶持采茶戏发展,成立音律声乐专家组,并将其同计算机专业人才合作,制定出符合采茶戏曲风和演唱者习惯的编曲体系和软件应用方式。在我国科技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采茶戏的编曲必须跳脱传统编曲方式,编曲人员更要适应现代电子软件的编排方法。并在不断使用软件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促进互联网+下编曲软件的革新发展。

3 采茶戏编曲创新策略

3.1 电音民乐融合发展

电音是以电子合成器、效果器、电脑音乐软件、鼓机等“乐器”所产生的电子声响音乐。采茶戏中的传统民俗乐器经过电脑软件编曲,在演出时依旧会用民俗器乐;而电子音乐因其本身就是在电音软件下合成,因此,在现场演出时必须以电音设备表现,即插电乐器。电音民乐的融合发展,便是“插电与不插电乐器”现场演出的结合。首先,要在软件设备上,将合成电音与传统器乐进行音律重叠,从软件结果来对编曲进行改动。其次,电音与民乐的融合编曲,采茶戏曲现场演出与电脑上的视听效果完全不同。因此,必须注重在现场演出时电音与器乐的音频、声响的合理分配,才能达到融合演出的最佳效果。通过电音与民乐的融合,能让采茶戏国际化、流行化,创新出不一样的风格。

3.2 多样器乐关联效应

为进一步丰富采茶戏的编曲,首先必须丰富采茶戏的背景乐器。除电子器乐、大众民乐器外,要重点挖掘小众乐器的在采茶戏中的契合度。茶乡的小众乐器众多,其特殊器乐的加入,能够让传统戏曲更加具有当地的民族特色和风俗味道。我国民间乐器多达百种,然而真正应用广泛的却不足十分之一。多数小众乐器已经快慢慢消亡。通过多样乐器的关联效应,不仅能够丰富编曲的内容,让戏曲增添出更多不一样的乐器元素。还能通过电子软件存档,将快要消失的民乐器声音、韵律传承下来。综上,乐器的关联效应,促进了编曲的多样化;而茶乡自身民乐器的加入,让采茶戏更加具有音乐深度和文化底蕴。

3.3 网络自动评测系统

为编排出更加被人民大众认可的采茶戏音乐,必须在电脑编曲软件的基础上,制定网络自动评测系统。其系统通过对近期流行元素和大众喜爱音乐的收录,模拟人脑思维,为每首采茶戏音乐进行打分,并给出相应的修改建议。评测的指标不仅有大众喜爱度,还包括戏曲编曲本身的艺术性价值。目前的网络自动评测系统还未完善,许多细节性修饰音无法评测识别。除此之外,网络信息和流行趋势的变化速度之快,也影响着网络评测系统的打分标准。因此,必须在原有评分基础上,增加相应的灵活性可变因素,才能够让其评测结果更加具有实时性和准确性。

4 结论

通过电音民乐的音律融合、中西乐器的设备融合,采茶戏在曲风的编排以及整体音乐的层次上有所提高。在网络自动评测系统下,采茶戏能够契合人民大众的视听审美,在传统民族性的曲风上进行多元创新。综上,互联网+视域下的采茶戏编曲,丰富了编曲内容,提高了编曲的效率和质量,促进采茶戏复兴发展的同时,为其他传统民族音乐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猜你喜欢

电音音律采茶戏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网易放刺电音:后浪世代的全新自我表达
听美之音律,奏人生华章
中日两国谚语音律的比较
Liquid Nights新加坡电音巡演 Alan Walker、胜利现身
浅析赣南采茶戏旅游资源的开发
电音狂欢,释放真我
百威电音大使张靓颖亮相Tomorrowland音乐节:如果我是DJ你会爱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