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群主要疫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控技术

2018-01-19

农业与技术 2018年23期
关键词:病原体猪群疫病

陈 静

(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省合肥市230091)

引文

猪群发生疫病带来的严重后果不容忽视,会对食用产生影响;会使得人也受到相关的不利影响,重则带来社会恐慌和不安定。因此,本文主要介绍猪群主要疫病的发病特点,提出合理的防控技术,以保证猪群的生长得到有效控制,降低猪群感染疾病的可能性,为人们提供健康的食物。

1 猪群主要疫病的发病特点

1.1 发病源种类多

从目前猪群主要疫病的发病特点来看,发病源种类多是其中一个重要特点。一般而言,猪群的发病主要由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引起。但是仅仅针对细菌而言,种类就十分繁多。例如,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都会导致猪群发生疫病。另外,其他新的病菌的产生也加剧了防疫工作的必要性。

1.2 新病不断产生

由于境外传入、引种、活体运输等方式,导致新病不断发生和传播。如2002年美国新分离出猪的塞内卡谷病毒病,目前在我国自南至北均有发生。非洲猪瘟,2018年8月在我国辽宁首次得到确诊,且内地陆续报到发生疫情,这将对我国生猪养殖造成重大影响。

1.3 病原变异快

细菌、病毒不断变异,新的血清型不断产生,给疫病防控带来了难度,也给生猪养殖带来了挑战。之前国内暴发的猪口蹄疫以O型为主,而A型口蹄疫的易感动物主要是牛、羊,现在猪的口蹄疫是A型、O型共存。

1.4 发病危害大

猪群主要疫病的发生不仅会对猪群本身产生影响,一旦疫病难以控制,将会使得其他动物品种也出现相同的疫病。另外,猪群发生疫病导致死亡后的尸体处理不当,会对土壤、空气以及水源等产生十分严重的威胁。一旦生活用水遭到污染,将对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加剧了民众的恐慌心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1.5 多种病原体相互感染

一般情况下,猪群发生疫病的只要原因不仅仅是由单一病原体引起的,基本上都是由2种或2种以上的病原体相互感染造成,病原体的复杂性导致防疫技术在针对性上难以保障。根据相关报道显示,蓝耳病与圆环病毒、猪瘟与伪狂犬病、蓝耳病与附红细胞体病等相互感染的比例较高,呈现为病原体感染多元化,进一步加大了猪群主要疫病的方式。

1.6 难以根除

猪群主要疫病的发病特点在于病原体在猪群中长期存在,无法得到有效根除,这就加剧了猪群的发生疫病的可能性。猪群疫病难以得到有效根除的原因在于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的发生。例如,蓝耳病病毒在猪群中的感染率超过了80%,母猪妊娠后可直接传给幼猪,具有的隐形感染和潜伏期等特点使得发病情况较高且无法根除。

2 猪群主要疫病的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2.1 猪群防疫技术有待提高

各种防疫技术是猪群防疫过程中的灵魂。一旦防疫技术的质量和效率无法得到保证,将会对生猪养殖造成各种威胁。对猪群发生疫病后的应急措施不够,没有先进的技术可以指导养殖企业对可能发生疫病的前提和结构进行预测。一些地区的防疫手段还停留在十分落后的局面,这些情况都使得我国生猪养殖面临着研究挑战。

2.2 养殖人员整体素质差异大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高素质工作人员主要集中在较高层面上,一些基层养殖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人员结构比例不合理,这就导致了我国生猪养殖人员的整体素质差异较大。

3 做好猪群主要疫病的防治措施

3.1 完善生猪管理及监督机制

进一步加强生猪管理监督机制建设是做好猪群防疫工作的重要一步。加强生猪管理监督机制建设,有利于保证各个养殖企业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建立实施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通过制度规范监督管理及其他行为。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必须坚持特殊情况特殊处理,随机应变,对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加强管理和监督,对各种行为进行不定期检查,使违规违法等行为受到惩处。

3.2 提高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

生猪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与猪群的管理工作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做好养殖人员的队伍建设工作。针对综合素质较高的养殖人员而言,要不断加深其对生猪养殖的认识,对养殖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通过相互探讨不断促进生猪防疫相关方面知识的更新,并引导其对其他养殖人员进行指导和帮助;针对一些综合素质较低的养殖人员而言,要通过培训和再教育的方式不断提高他们对生猪防疫技术的认识,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培训会,通过指导使养殖人员学会用科学的方式防治疫病。

3.3 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养殖场不仅要有完备的制度,还要加强执行力,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实行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加强饲养管理,对消毒、免疫、监测、饲料、无害化处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从源头消灭传染源,切断疫病传播途径,保障生猪健康养殖。

3.4 积极开展猪病净化

开展疫病净化,特别是对能垂直传播、造成免疫抑制的猪传染病应引起足够重视,如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瘟、猪气喘病、猪伪狂犬病等。

3.5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防控技术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生猪防疫技术的防治效果是做好此项工作的治本之策。解决防治技术上的难题,提高猪群发生疫病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的技术监测手段,为生猪防疫工作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应当吸收生猪防疫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育和构建创新团队,突破在技术的研发上存在的不足;加强有关高校科研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为生猪防疫提供坚实的技术后盾。切实提高防治信息获取的效率和质量,为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对生猪的防控技术应当贯穿养殖的全过程,从选种、引种、喂养、防疫以及繁育等过程做到严格把控,针对每一个环节做好实质性的防疫技术,让防疫技术能够真正地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起着作用。尤其是对于生猪免疫接种技术,针对猪群常见的流行病,有针对性的研制出各类疫苗,通过这种方法降低生猪发生疫病的可能性。

3.6 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宣传教育

对养殖人员的宣传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使养殖人员认识到生猪防疫技术的重要性,确保养殖人员能够改变对生猪防疫技术的抵触心理;保证养殖人员能够做好饲养工作。养殖环境的好坏是影响生猪是否发生疫病的重要因素,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各类病毒、细菌和的产生,这就为生猪疫病的发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环境。因此,在宣传过程中,要使养殖人员从养殖的各个方面出发,并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避免生猪疫病的发生;要做好生猪疫病发生后的处理办法的宣传,引导养殖人员运用科学有效的措施以规避其后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引发更大的疫情。

4 结束语

生猪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食品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做好猪群主要疫病的防控措施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仅与防控部门和养殖人员相关,更是与每个人相关。作为食品的使用者,必须加强监督和检举,让违法犯罪行为接受法律的制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猪群主要疫病的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病原体猪群疫病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猪群亚健康
猪主要疫病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