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2018-01-19靳超罗英姿
靳超 罗英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目前尚不明确其致病原因[1]。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改善神经微循环、营养神经及降糖等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但其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将2016年6月~2017年12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13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 对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13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α-硫辛酸组和甲钴胺组, 每组68例。α-硫辛酸组中女27例、男41例;年龄最大64岁, 最小42岁,平均年龄(52.37±3.56)岁;2型糖尿病病程最长16年, 最短2年, 平均病程(7.23±3.24)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最长5年, 最短10个月, 平均病程(2.24±2.68)年。甲钴胺组中女26例、男42例;年龄最大63岁, 最小43岁, 平均年龄(52.81±3.65)岁;2型糖尿病病程最长15年, 最短2年, 平均病程(7.92±2.66)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最长5年, 最短1年, 平均病程(2.03±1.4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肝肾器脏、心脏、治疗用药禁忌证及传染性疾病患者, 且均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行常规治疗, 即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在此基础上, α-硫辛酸组使用α-硫辛酸进行治疗,将0.6 gα-硫辛酸与25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成混合液进行静脉滴注, 1次/d。甲钴胺组则使用甲钴胺进行治疗, 将10 mg甲钴胺与10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成混合液进行静脉滴注, 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8 d。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断标准 ①选用肌电图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检测, 如胫神经、正中神经及尺神经传导速度。②疗效判断标准[2]:无效: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症状均未得到明显改善, 甚至更加严重;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神经传导速度有所加快, 加快程度<500 cm/s;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 加快程度>500 cm/s。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α-硫辛酸组显效57例、有效9例、无效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甲钴胺组显效23例、有效34例、无效1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3.8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情况比较 治疗前, α-硫辛酸组胫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 (35.91±2.14)、(39.08±2.55)、(37.06±3.04)m/s, 甲钴胺组分别为 (35.98±2.11)、(39.12±2.51)、(37.11±2.97)m/s;治疗后, α-硫辛酸组胫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 (45.89±2.73)、(48.36±2.64)、(46.34±2.56)m/s, 甲钴胺组分别为 (41.05±2.25)、(44.31±2.33)、(42.67±2.42)m/s;治疗前两组患者胫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胫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治疗前, 且α-硫辛酸组患者优于甲钴胺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也出现了巨大的转变, 而且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也变得越来越严峻, 这些均大大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病几率[3]。2型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糖尿病, 约90%的糖尿病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4]。2型糖尿病极易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就是周围神经病变, 在周围神经病变初期, 患者多伴有触电感及麻木感等感觉障碍, 而在周围神经病变晚期, 患者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刺痛感, 同时还会出现能力减弱、营养不良等症状, 甚至出现残疾,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5,6]。
甲钴胺又名甲基维生素B12, 能加快神经组织代谢, 对于加快磷脂生成、髓鞘生成以及雪旺细胞代谢等均具有积极的作用[7]。甲钴胺可直接进入神经细胞内部, 促进轴浆蛋白质生成, 刺激轴突再生, 从而达到加快机体神经传导速度的目的[8]。而α-硫辛酸组属于一种强抗氧化剂, 其是由双硫键抗氧化分子组成, 其在循环时可有效抑制氧化应激产物的生成, 使患者神经组织的缺氧、缺血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 从而达到加快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目的[9]。
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中, 采用α-硫辛酸可大大减少超氧化物, 有效的抑制患者机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 可以使患者神经组织的缺氧、缺血症状及微循环得到有效的改善, 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α-硫辛酸组显效57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甲钴胺组显效23例、有效34例、无效1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3.8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胫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胫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治疗前, 且α-硫辛酸组患者优于甲钴胺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α-硫辛酸对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 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远远优于甲钴胺, 其可以更快地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 值得推广于临床中采用。
[1] 王春风, 李新兵.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1):12-13.
[2] 张政强.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23):19-20.
[3] 徐爱平, 闫侠, 赵一宁.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中国社区医师, 2017,33(22):50.
[4] 刘慧芳.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2):79-81.
[5] 凌振南, 朱丰, 李琼.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当代医学, 2012, 18(7):3-5.
[6] 潘静.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3):135.
[7] 崔丽娟, 杨云花, 韩玉.α-硫辛酸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和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综合临床, 2014, 30(4):398-401.
[8] 赵妮.2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比较.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7):9-10.
[9] 谭英.浅谈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2):87-88.
[10] 李哲芳, 张谦平, 王萍.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8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