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到多,从多到少
——聚焦改革开放40载之发电腾飞
2018-01-19
记得小时候,停电是一件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不敢在冰箱里储存那么多食物,不然一停电就会浪费很多;学生到家后就会被家长催促着写作业,停电了就只能在烛光下“毁眼睛”了;家家户户都会准备手电、蜡烛,以备不时之需……
改革开发初期,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仅为5712万千瓦,电力供应矛盾异常突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序幕,一个个“中国奇迹”不断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近40年来,我国电力发展经历的一个跨越式发展过程,特别是在全国电力联网、消除全国无电人口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保持高速发展,而电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更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使我国经济保持高速、稳定发展。
可以说这四十年,我国发电领域经历了一个装机与发电量从少到多、能耗与污染物排放从多到少的一个过程。
从少到多——装机创新高,重担我来挑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电力供应主要依靠火电和水电,电力供应矛盾十分严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时掣肘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据统计,1978年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约为5712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1728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0.3%,火电装机容量3984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约为69.7%;全国发电量2565亿千瓦时,水电发电量446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7.4%,火电发电量2119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82.6%。
通过这40年的发展,我国的装机规模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火电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只有少数20万千瓦机组,而目前已形成以30万千瓦、60万千瓦、100万千瓦的大型国产发电机组为主力机组的发电系统。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比例由1995年的27.8%增长至2017年的80%以上。2006年底,我国首台100万千瓦级煤电机组在浙江玉环电厂投运,到2017年百万千瓦等级煤电机组达到了103台。2017年,我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为309克/千瓦时,与1978年的471克/千瓦时相比,降幅达到34.4%。到2017年底,我国煤电机组平均运行年龄11年,其中百万千瓦机组平均运行年龄4.5年。
由于我国资源禀赋决定,火电是助力我国飞速发展的主力军之一。随着超低排放、灵活性改造等一系列技术与措施的落实,火电仍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继续发挥着它重要的作用。
水电方面,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另一路主力军,水电的地位同样不可撼动。作为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施工建造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是我国水利电力事业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始建于1957年,历时3年即建成投产,年均发电量达19.6亿千瓦时。“黄河明珠”刘家峡水电站于1975年建成,总装机容量122.5万千瓦,这是我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
我国水电资源的特点和难点决定了水电开发面临问题的独特性和挑战性,也锤炼了我国水电科技的雄厚实力,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后,我国水电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世纪80年代,广蓄、岩滩、漫湾、隔河岩、水口等水电站“五朵金花”相继建成;20世纪90年代,五强溪、李家峡、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到2000年底,随着万家寨、二滩、小浪底、天生桥、大朝山等一大批水电站相继建成投产,我国水电装机容量达7700万千瓦,居世界第二。
2004年,以公伯峡水电站1号机组投产为标志,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居世界第一。2010年,以小湾水电站4号机组为标志,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2012年,三峡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投产,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此后,溪洛渡、向家坝、锦屏等一系列巨型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我国在世界水电领域保持领先的地位。2017年,我国水力发电装机为3.41亿千瓦,发电量1.1945万亿千瓦时,分别占到全球水电总装机容量、发电量的26.9%和28.5%。
作为我国电力装机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以光伏发电和风电为代表的新生代也是不可忽视的。
1978年以前,我国新能源领域几乎一片空白,改革开放之后,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我国新能源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80年,我国第一座自行研制、安装的双向潮汐电站——江厦潮汐国家级试验电站首台机组建成。1985年,浙江省与欧洲共同体签订新能源开发协议,将大陈岛建设成为以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为支撑的综合性新能源示范基地。1986年,通过成套引进国外设备,建成我国第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深圳清水河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引进3台丹麦维斯塔斯公司55千瓦风电机组在山东荣成建成马兰示范风电场,拉开了并网风电场开发建设的序幕。
2006年,第一个国家级生物质直燃发电示范项目——山东单县生物质发电工程1×30兆瓦机组正式投产。从2009年起,我国先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或称“太阳能屋顶计划”),并开启两轮光伏发电项目特许权招标,我国光伏电价进入“1元”时代。2010年,甘肃、内蒙古、新疆、吉林、河北和江苏6个省区7大千万级风电基地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张家口坝上风电基地建成投产,这是我国第一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2011年,我国首座低风速风电场“安徽来安49.5兆瓦风电场”建成,首个风电清洁供暖示范项目在吉林省白城市落成,首个以风光发电控制、储能系统及智能输电集成技术为重点的国家级示范工程“张北风光储示范工程”,世界最大的生物质发电厂“广东粤电湛江2×50兆瓦生物质发电厂”先后建成投运。2012年,我国首座分散式风电场“陕西省榆林狼尔沟0.9万千瓦风电场项目”建成投运。
党的十八大以后,发展新能源成为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助力“三大攻坚战”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政策环境和行业管理体系日趋完善的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显现出集中分散并举、陆上海上并进、应用领域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并逐步从注重规模扩张转向注重健康发展。
2013年,全国首例离网型海岛供电——南麂岛离网型微网示范工程正式投运。2015年,全球最大容量风电制氢工程、国内首个风电制氢项目“张家口沽源风电制氢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世界上单体容量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龙羊峡85万千瓦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全部建成并网;全亚洲最大的华能如东3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开工建设。2016年,全国首个“双十”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如东15.2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正式投运;全国首个光伏领跑基地综合技术监测平台和“领跑者”先进技术实证平台——山西大同光伏发电基地并网投运;国家能源局批复了全国第一批20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总装机规模为134.9万千瓦,太阳能热发电规模化发展开始起步。
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到2017年底,全国新能源装机容量约3.09亿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64亿千瓦,连续8年领跑全球;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连续3年位居全球首位;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476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二。同时,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建设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装备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政策支持体系日臻完善,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发电行业发展由少到多的过程,为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践行应对气候变化承诺,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拓展能源外交与国际合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多到少——环保崭新颜,绿色和蓝天
40年前,人们想的是有电可用就已经很好,还没有节能环保的概念。现如今,节能环保、绿色发展已经成为能源发展的红线。
按照国务院五年节能减排规划,能源主管部门的能源、电力发展五年规划,以及不同性质、种类的专项规划,对电力行业特别是煤电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末火电供电煤耗分别要达到 355克、325克、306克/千瓦时。1991年颁布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经过1996年、2003年、2011年多次修订,修订的平均时间间隔约为发达国家的一半,成为世界上最严的排放限值标准。2007年首次发布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要求,在“十二五”期间,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由956万吨下降到800万吨,下降16%;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由1055万吨下降到750万吨,下降29%。强制性国标GB21258《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对新建和现有燃煤机组提出强制性能耗限额要求,并分别于2013、2017年两次修订,以60万千瓦超临界等级机组为例,2007年的限额为320克/千瓦时,2013年修订为306克/千瓦时,2017年修订为 300克/千瓦时。2014年9月起要求燃煤电厂开展“超低排放”改造。
新能源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电力的同时,对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拓宽创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助力脱贫攻坚,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能源节能减排效果突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风电、光伏累计发电量约为1.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4.8亿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2.58亿吨、二氧化硫408万吨、氮氧化物355.2万吨,对减轻大气污染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污染物由多到少的过程,恰恰是我国对青山绿水的最好见证。我国正致力于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并签署了《巴黎协定》,并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积极向外传播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彰显引领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40年的追赶超越,40年的厚积薄发,40年的举世瞩目,这一切都必将被载入史册。但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任务还任重而道远,电力体制改革和绿色发展理念仍需深化,仍然需要整个发电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努力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助力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