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促进的多元联动模式研究

2018-01-19颜春辉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青少年家庭

颜春辉 许 昭

(1.山东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2;2.山东体育学院体育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2)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20多年下滑,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但是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且出现低龄化倾向[1]。青少年体质健康下滑主要原因是由体育参与不足[2],而体育参与不足原因复杂,涉及面广,除自身因素外[2-5],家庭、学校、社区以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组织(以下简称体育组织)是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3-4,6-14],仅靠单一系统或部门的单打独斗难以解决问题,需要各系统和各部门的协同、联动,实施多元化的健康促进策略。

由学校、家庭、社区构成的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的多元联动体育网络体系,学校是主导力量、家庭为基础、社区是依托和载体[15],以青少年为中心,通过健康教育、体育运动、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等活动形式,将体育锻炼、健康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来实现学校、家庭、社区联动[16-19]。但是,实施这一切需要一个健全的组织领导体系和管理制度作为保障[20]。

实现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组织联动合作,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改变,既有健康行为促进理论的支持又有政策组织的支持。第一:健康行为促进理论如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21],该模型认为影响个体锻炼行为的不仅包括环境因素,还包括个体的生理、心理因素[4,22-24]。第二,政策组织已经意识到了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组织联动合作,在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改变方面的潜在力量了[25-26],针对青少年体育问题,中央和部位多次提出需要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组织青少年体育网络体系和联动机制[27]。

尽管各方都同意上述观点的重要性,但是多数学校、社区、组织和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研究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联动措施和联动方案,来有效地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而且以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组织四者联动的研究较少。

因此,本研究以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为依托,构建以家庭、学校、社区、体育组织为微系统,以四者的联动为中系统的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促进的多元联动模式联动策略模型,促使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组织实现联动,为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提供指导和帮助。

1 多元联动模式活动框架

相关研究表明了学校与家庭、社区等其他组织联动合作实施干预措施的潜力,采取多种活动策略可以有效实现联动,并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的改变[28-29],而健康行为促进理论的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支持了这种联动合作实施多策略的方法,并认为,体育参与行为受到个体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以及家庭、学校、社区、人际关系等多层面环境因素的多重影响[21]。表1显示了不同生态层次在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而本研究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组织联动合作的具体措施将在以下层面进行讨论。

表1 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促进策略框架

以上是基于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支持下各种联动合作活动策略,而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实现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组织四个微观系统的联动,从而达到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改变的目标,因此,整合了四个微观层次的各种联动策略,主要包括:当好家长、沟通交流、在家锻炼、体育决策制定、社区合作、体育组织合作六种类型的活动策略。这六种类型的活动策略构成了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促进的多元联动活动策略框架,如图2。

通过组织开展六种类型的联动策略活动可以有效地实现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组织的联动,并且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的改变[28-29],六种类型的联动策略活动将在以下方面进行讨论。

(1)当好家长:当好家长类型的联动策略活动在于帮助家长了解青少年身心健康、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30],并帮助其营造一种鼓励其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家庭环境,培养家长的体育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31-32]。帮助校方了解家庭的体育背景、知识、文化和他们对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期望。家长的体育知识,观念、意识对子女在的体育参与行为有个极大的影响[33]。

(2)沟通交流:沟通交流类型的联动策略活动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社区、体育组织就学校体育教育、健康教育和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有效的交流,确保学生的校外体育锻炼。

(3)在家锻炼:在家锻炼类型的联动策略活动在于促使家庭参与到子女的体育活动中,监督子女进行体育锻炼。例如学校指导家庭开展亲子体育活动、亲子体育游戏。而家长长期参与体育活动和监督与子女参与体育活动成正相关[34]。

(4)体育决策制定:让家庭、社区管理者、体育组织管理者参与校方关于青少年体育工作决策制定过程中,学校在征求整合多方意见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利于青少年,家长、及校方的体育活动开展策略。

(5)社区合作:整合社区体育资源和社区体育服务,为学校、家庭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带来益处,为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带来益处;反过来也向社区方面提供服务。

图2 多元联动模式联动活动策略框架

(6)体育组织合作:整合体育组织资源,为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提供服务,尤其是各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利于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有责任和机遇成为健康促进的场所[12],有责任和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合作,组织开展各种青少年体育活动,共同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35],因此,与体育组织合作是十分必要的。

2 多元联动模式的特征

以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为依托,构建以家庭、学校、社区、体育组织为微系统,以四者的联动为中系统的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促进多元联动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2.1 多元联动模式的整体性

多元联动模式是由相互依赖的家庭、学校、社区、体育组织四个微观系统构成,各微观系统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四者的联动则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实现一定的功能,各个要素之间不是随意关联,简单合并,而是各主体、各构成要素之间协同联动、综合作用,构成一个综合的整体。

2.2 多元联动模式的互动性

在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方面,多元联动模式打破了以往各系统、各部门单打独斗的格局。各系统、各部门的互动可以促使合作项目、合作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开展,而各种参与项目、合作活动的实施开展又有利于各系统、各部门的互动,合作意识的增强,体育意识、观念的改变。这种互动有利于实现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组织之间的联动;有利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开展。

2.3 多元联动模式的资源整合性

多元联动模式打破了以往各系统、各部门资源相对不足,却又大量闲置浪费的状态,在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过程中,以学校为主导的ATP合作行动团队对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组织间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再分配再利用。例如,ATP合作行动团队和社区管理者达成协议,利用社区体育资源组织开展体育活动,让本校体育教师负责技术上的指导,企业、商家给予一定的资金赞助,卫生部门给予安全、健康方面的指导,以确保体育活动顺利开展。

资源整合,不仅可以缓解由于体育资源的缺乏制约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现象,而且还可以实现体育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有效地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ATP合作行动团队必须从更大的范围,更广阔的空间尺度上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各系统、各部门间的资源,避免现有资源的闲置浪费。

3 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促进多元联动模式的联动步骤

根据爱泼斯坦实现学校、家庭、社区合作的“十条成功步骤”理论[36],实现以家庭、学校、社区、体育组织为微观系统之间的联动步骤为:①成立合作行动团队,构建联动合作体系;②筹集资金、提供保障;③为合作行动团队成员提供培训;④明确多元联动模式合作体系的工作起点;⑤活动方案与计划的制定;⑥活动项目的实施与开展;⑦对合作体系及合作项目的评估,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回答谁来联动、如何联动、联动的途径等问题。

3.1 多元联动模式联动合作行动团队的构建

谁来负责创建联动合作体系?答案是青少年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的每一个利益攸关方,在构建过程中,学校占据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家庭、社区、体育组织以及其他的社会组织参与建设。谁来联动?由于青少年时期,多数时间在校园渡过,以及学校教育功能的特殊性,学校应该主动联合家庭、社区、体育组织,建立“四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并为全面有效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提供保障。但是这一行动离不开教育部门、政府部门在政策上强有力的支持,而家庭、社区、体育组织以及其他的社会组织是多元联动模式的重要构成部分。

构建多元联动模式联动合作体系,最宜采用的策略是团队合作。首先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牵头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体育部门给予相应的指导,然后以学校为中心,由学校领导负责组建多元联动体系的合作行动团队(ATP),这是实现家庭、学校、社区、体育组织四者联动的第一步。ATP团队以合作委员会的形式存在,是校理事会下属的一个“执行机构”。ATP团队负责开展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组织合作项目、组织策划新型合作项目、实施部分合作项目、委派专人负责其他活动项目。ATP团队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活动性质成立相应的责任小组,负责家庭、社区、体育组织参与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这类小组主要有:活动类型1责任小组、活动类型2责任小组、活动类型3责任小组、活动类型4责任小组、活动类型5责任小组、活动类型6责任小组,这6种责任小组分别负责当好家长、沟通交流、在家锻炼、体育决策制定、社区合作、体育组织合作6种类型活动的开展。所有的小组构成了多元联动模式合作体系的组织架构(如图3),在多元联动系统中,团队具体的分工与任务将由这些小组相应地承担,并且负责实施与完成相应的目标。

图3 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促进多元联动模式合作体系组织架构

3.2 筹集资金,提供保障

ATP合作团队策划的种种活动,都离不开政府部门政策的引导与扶持,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扶持,并且还需要一定的运行资金。

除政府提供相应的资金扶持之外,ATP合作团队还可以从各种企业单位、商家获得资金,如体育产业公司、体育俱乐部等等,当然这需要政府协调。ATP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才能顺利地开展联动合作工作,这就要求学校、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明确地给予ATP各方面的支持,包括团队培训、活动项目的策划与开展等。

3.3 为团队成员提供培训

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项目,在开展合作事务之前团队成员要做好专业技能上的准备。其一,培训团队成员合作共事的本领与能力:包括与其他教育工作者、与社区服务提供者以及与学生家长和社区里的其他人进行合作的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等等。其二,由于团队成员成分的特殊性,有教师、家长、社区成员等,并不是每个成员都懂体育锻炼相关知识,体育活动与情绪有关的知识,活动前的热身知识,活动中的一些突发状况,如晕厥、中暑、肌肉痉挛等一些临场的急救措施等。

3.4 明确联动合作体系的工作起点

ATP合作行动团队要先从哪些易于开展的活动入手,合作行动团队在开展合作项目之前,要明确当前的优势在哪里。其一,明确校方、社区、体育组织有哪些可利用的资源,分析目前易于开展的体育活动项目。其二,要明确各方参与合作项目的时间,以及家长、教师、行政人员、学生对合作项目的期望目标等。其三、要明确各方的体育意识,合作意识。

3.5 合作行动方案与计划的制定

ATP团队在明确工作起点之后,接下来就是着手制定一份详细的合作行动方案。活动方案的内容包括:发展目标、预期成果;具体的体育活动参与项目;体育活动举办日程;体育活动类型;体育活动开展的频率;体育活动的准备工作;体育活动项目具体的负责人;开展体育活动所需的资源和资金;其他事项等。

在制定学年合作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实施细节:为了开展好家庭、社区、体育组织参与活动,进而推动多元联动模式取得成功,需要做些什么?积极开展哪些体育活动?如何通过这些活动来为学生和家庭营造一种良好的体育参与氛围?(2)责任分明:活动方案中具体合作项目的开发与实施有谁来负责开发?(3)经费支出: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经费的开销;有哪些资金来源?(4)评价考核:体育活动项目开展如何?活动对联动模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教师、家庭、学生产生了什么影响?采用什么样的指标体系对活动项目开展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

3.6 体育活动项目的实施与开展

基于一份优质的合作方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推动实现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在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中,由于青少年体育活动类型多,因此,在开展活动时,要根据活动具体的类型和目标,确认由ATP下属相应的责任小组负责实施开展,每个小组要利用家庭、社区、体育组织的参与力量推动实现体育活动预期发展目标。

3.7 多元联动合作体系效果评估

为了让多元联动模式合作体系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对整个体系的策划、实施过程及成果进行持续性的评估是必不可少的。多元联动模式合体系的评估活动包含质量评估和进度评估,评估的主要内容有:(1)多元联动模式合作体系的整体开发工作(团队合作;校方、家庭、社区、体育组织、其他社会组织以及政府部门对合作体系的扶持;合做方案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关联度);(2)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工作(组织、策划、质量);(3)家长方面的成效(体育意识、观念、态度的转变);(4)学校方面的成效(体育意识、观念、态度的转变);(5)社区方面的成效(体育意识、观念、态度的转变);(6)体育组织方面的成效(体育意识、观念、态度的转变);(7)学生方面的成效(体育锻炼意识、观念、态度、习惯形成与改变,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5 结语

1)青少年体育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注,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顺应了全民健身战略、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致力于青少年体育的研究,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俱乐部体育组织之间协同、联动的网络体系,可以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服务,在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空间、内容上给予保障,从而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2)在联动体系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好实现联动的具体工作、方案以及开发出合理有效的合作项目,各部门发挥各自的优势,各尽其能,只有实现了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俱乐部体育组织之间协同、联动,才能促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体育参与意识,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只有做好这些,才能实现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目标。

[1] 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卫生, 2015(12):4.

[2] 周丽君等.影响中·美两国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因素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3):27-31.

[3] 邱茜.上海市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35.

[4] 高泳.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2):33-38.

[5] 周伟,周静.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锻炼行为影响机制的探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2):57-60.

[6] 霍兴彦,郇昌店,肖林鹏.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2(3):112-116.

[7] 许欣,姚家新.父母投入程度与儿童运动参与的双向影响机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61-565.

[8] 欧远群.家庭因素对广州市小学生体育参与的影响调查研究--以天河区为例[D].广州: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42.

[9] 冉清泉,付道领.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10):112-118.

[10] 董宏伟.家庭社会资本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影响及反思[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33-37.

[11] 赵洪朋,王颖韬,张绍礼.辽宁青少年体育锻炼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3(2):14-17.

[12] 刘卫民,房建武,于新.我国健康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创建[J].体育学刊,2015,22(3):53-58.

[13] 王春明.长春市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情况与学生体育参与动机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3.

[14] 廖勇胜,湖南省普通高校开设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对大学生锻炼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89.

[15] 沈建华.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发展的目标、原则与网络[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4):70-73.

[16] 林少娜,陈绍艳,胡英宗,等.“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J].武汉体育学院院报,2004,38(6):50-53.

[17] 刘建平,李超红,李志鹏,等.我国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和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院报,2002,36(6):37-38.

[18] 汪晓赞,邓勇建,杨燕国.上海市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多元联动干预研究——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课题优秀论文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3-192.

[19] 杨燕国.上海市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的学校、家庭、社区联动模式研究——以卢湾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8.

[20] 曲国祥,马玉华.“小太阳体育系统工程”构建初探——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8(1):37-39.

[21] Spence J C, Lee R E. Toward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physical activity[J]. Psychology of sport andexercise, 2003, 4(1): 7-24.

[22] 付道领.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7.

[23] 戈莎.生态因素对我国城市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影响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3.

[24] 陈培友,孙庆祝.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的社会生态学模式构建—基于江苏省中小学生的调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5):79-84.

[2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J].中国学校体育, 2007(4):4-6.

[26]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http://www.gov.cn,2016-05-06.

[27]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 http://www.sport.gov.cn,2016-09-05.

[28] Dobbins M, De Corby K, Robeson P, et al. School-based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s for 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6-18[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9,1(1):43-48.

[29] Van Sluijs E M F, McMinn A M, Griffin S J.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ystematic review of controlled trials[J]. Bmj, 2007, 335(7622): 703.

[30] 祁桂娟.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7.

[31] 童甜甜.上海市小学家校体育合作的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24.

[32] 李志华.学校体育与家庭、社区体育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6:10.

[33] 李彬彬,符明秋.家庭影响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研究进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学报,2004,30(1):12-15.

[34] Trost S G, Sallis J F, Pate R R, et al. Evaluating a model of parental influence on youth physical activity[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03, 25(4): 277-282.

[35] Geidne S, Quennerstedt M, Eriksson C. The youth sports club as a health-promoting setting: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research[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13, 41(3): 269-283.

[36] Epstein J L, Sanders M G, Simn B S, et al.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 Your Handbook for Act-ion(Second Edition)[J].Thousand Oaks,CA Corwin Press,2002.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青少年家庭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