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患者疑似急性心梗的救治体会
2018-01-18刘巧玲
刘巧玲
【摘要】目的 探讨热射病患者疑似急性心梗的救治体会。方法 观察患者热射病3例,年龄73~84岁,平均79.66岁,男2例,女1例。温度40~42度,均伴有心电图ST段上移表现。结果 热射病患者疑似急性心梗,死亡率高。结论 热射病患者引起心肌损伤,引起心肌酶学的改变,心电图疑似急性心梗的特征。
【关键词】热射病;疑似急性心梗;酸碱平衡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1..01
自2017年7月至8月进入高温季节,本科室共收治3例老年患者,体温达42度,伴有心电图ST段改变,疑似急性心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性,82岁,主因“发热,乏力3小时,伴意识恍惚”入院。患者3小时前在高温环境下后出现发热,乏力,体温上升高至42度,伴意识恍惚入院。查体:血压:136/70 mmHg,呼吸30次/分,体温42度,对光反射迟钝,心率120次/分,律齐。既往史:高血压20年,血压最高200/110 mmHg;冠心病陈旧前壁心梗4年;无糖尿病史。窦性心律,心率120次/分,V1~V4呈QS型,ST段V2~V4上移0.2~0.4 mv。
例2:患者,女性,84岁,代主诉:“发热,乏力,伴全身不适2天,神志不清2小时”入院。患者2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乏力,全身不适,未诊治。后体温上升至40度,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非喷射状,神志不清2小時入院。查体:昏迷状态,血压:184/100 mmHg,呼吸30次/分,体温:40度,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率130次/分,律齐。既往史:高血压30年,最高血压
195/110 mmHg,无糖尿病及冠心病史。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130次/分,V2~V3呈QS型,ST段V2~V3上移0.2~0.3 mv。
例3:患者,男性,73岁,主因“发热3天,神志不清5小时”入院。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自测体温39度,未诊治,神志不清5小时入院。查体:体温:40度,血压:152/70 mmHg,呼吸30次/分,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率134次/分,律不齐。既往史:高血压20年,血压最高200/100 mmHg,糖尿病17年,无冠心病史。入院心电图:快速房颤,心率134次/分,V2~V3呈QS型,V4~V5呈rS型,ST段V1~V3上移0.3~0.6 mv。
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PH:7.503~7.526 mmHg,PCO2:16.6~19.3 mmHg,PO2:53.3~70.8 mmHg。心肌酶谱:CK:323~4104 U/L,LDH:298~682 U/L,TNI:0.95~12.5 ng/mL,肾功能:Cr:157~161 umol/L。Na:115.3~123.8 mmol/L,Cl:76.2~93.2 mmol/L。血常规:WBC:14.21~20.65×109/L,中性粒细胞:82.91~87.74%。
分析诊治经过:这3例患者均考虑为急性前壁心梗不除外,给予抗栓,扩冠,降温,对症治疗,并请神经内科及呼吸科会诊治疗,但效果不佳,短时间动态查心电图无急性心梗演变。患者主要为高热及神经系统的表现,因此,考虑患者处在伏天高温环境下发病,是否存在中暑热射病引起心肌损伤,引起心肌酶学的改变,因患者年龄大,基础心脏病也重,体温持续不降,昏迷,后来均出现急性心功能衰竭,3例患者在入院7~20小时内死亡。
2 讨 论
2.1 病因
夏季伏天,对于老年人来讲,易大量出汗,会出现中暑的情况,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3种类型可顺序发展,交搭重叠[1]。热射病是在高温环境下,机体散热受到障碍,出现体温高达40度以上,全身无力,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出汗减少或停止,死亡率高。
2.2 病理生理
中暑后表现为内脏淤血,出血,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血压下降的表现。此外,高热对心肌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可使心肌细胞出血,坏死,酷似急性心梗的改变。
2.3 临床表现
本文报道的3例患者有几个方面的共同点:(1)老年患者,年龄73~84岁,平均79.66岁。(2)在高温环境下,温度40~42度;(3)均伴有多脏器损伤,神经系统方面,表现为意识不清,恍惚,伴抽搐;心脏方面,表现为心肌损伤,低排出量性心力衰竭,休克;心电图表现为ST段上移,心肌酶学异常;代谢系统方面,表现为低钠低氯血症;消化系统,出现出血等。
2.4 治疗
有文献指出[2],对于中暑患者及时给予补充足量的氯化钠溶液,恢复正常的细胞容量,补充高渗氯化钠,抗休克及高温,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但是在老年人,往往存在基础疾病,这就限制了系统的治疗。
本文报道的3例患者,在入院初期均首先考虑存在急性心梗的可能,唯有患者无剧烈的胸闷及胸痛,无出汗,不支持急性心梗。故之后考虑存在中暑热射病的可能,会引起心肌损伤,与急性心梗不易区别。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58-961.
[2] 黄铭新,江绍基.内科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6-14.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