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从手机开始的生态质变
2018-01-18张兴军
张兴军
如果说2017年是困境中的小米的涅槃与重生之年,那么2018年则是小米在经历了重重布局之后的一次质变。与其商业模式的进化相比,破亿部的手机销量和港交所的成功上市或许只是表象,放眼中国新兴互联网公司,小米是继阿里巴巴和腾讯之后最有可能跻身巨头之列的世界级网络巨擘。
我们今天该如何定义创业六年、不断迭代的小米公司,确实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放眼中国市场,找不到任何一家可以与小米对标的公司。即使是出货量堪与之等量齐观的华为、OPPO和vivo,在模式上也与之大相径庭。
在手机制造层面,小米是新兴公司中无出其右的王者。凭借生态链的构建,小米手机及周边智能硬件销量不断开创着奇迹。不完全统计,其创建六年时间中,仅手机出货量就接近4亿部。在新国货的思维之下,小米凭借生态链的优势,在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频频发力,其旗下产品涵盖智能手表、手环、无人机、电动平衡车、智能门锁等几乎一切硬件领域。
从渠道来看,它是一家拥有垂直米家商城、优选电商小米优品,以及500家以上的小米之家和1100多家授权店的新零售体系;
而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层面,小米则是一个已经实现了1.32亿台智能互联的科技企业,这一点就连谷歌、苹果都未曾实现。
成绩
说2018年是小米之年并不夸张。港交所成功上市,手机市场稳居前列,各个业务板块遍地开花……任意一点拿出来,都足以引领业界。如果考虑到相对严峻的行业与商业环境,小米的成绩就更显突出。
2018年11月28日,MIDC?2018“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被业界评价为是小米AIoT平台全面开放升级的一次会议。大会上除了与宜家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之外,小米与全季酒店、车和家和爱空间共同探索商旅、出行和家装的智能应用场景。与此同时,小米投入1亿元设立“小米AIoT开发者基金”。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开幕演讲时列举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数据,那就是截至目前小米已经连接了1.32亿台设备,在消费类设备里排在世界第一,无论谷歌还是苹果等巨头,连接到的设备数和小米比还有一定距离。
雷军特别强调,小爱音箱作为连接设备之一,最受欢迎的人群是空巢老人和孩子,他们把音箱当玩具使用,小爱音箱可以连接各个IoT设备。
此前一周多时间里,小米发布了上市之后的第二份财报,即2018年Q3季度财报,业绩同样亮眼。财报显示,小米集团在2018年第三季度营收50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49.1%,经调整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17.3%。。市场预估503.6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净利润25亿元人民币。
小米集團除了在智能手机业务方面创造优异成绩,在互联网、AI+IOT以及智能电视方面同样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互联网方面,小米集团在2018年第三季度中收入达47亿元,同比增长85.5%,电视和海外业务,分别贡献互联网总收入的5.4%和4.4%,其中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09.8%。
IOT及生活消费品业务在第三季度中也保持着高增长,2018年前三个季度总收入实现289亿元,超去年全年总收入234.5亿人民币,其中第三季度为108亿元,同比增长89.8%。
在雷军眼中,2018年第三季度是小米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也是其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突破的时刻,有着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
在此之前的 10月25日,雷军在其个人微博正式宣布小米手机销量完成全年目标。
“今年手机出货量跨过一亿台门槛,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标,这是小米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里程碑,同时也是小米多年来在创新、品质方面持续努力提升的成果。我们会继续努力!”
进化
从小米公司近期的大动作来看,其重点布局所在已经非常明显。事实上,就在其三季度财报发布之际,业内人士就在评价时就对未来5G时代小米的价值空前尤其看好。
“随着5G时代的带来,IOT市场将进入爆发性的阶段,小米集团率先布局完成IOT业务将可获得IOT大爆发带来的巨大红利,而IOT业务带来的巨量用户数将让它拥有巨额的流量,将这些流量变现就可实现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
一个值得注意的关键点是,客观上小米正在改变“手机公司”的单一符号,转而向更具生态特征的平台型互联网公司进化。
就在2018年4 月 25 日,在武汉大学举行的小米 6x 发布会上,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宣告了一件大事:“小米公司董事会已经通过决议,从今天起,小米向用户承诺,每年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手机及 IOT 和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 5%,如超过,我们将把超过 5% 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还给小米用户。”
这一决定发布之后,外界声音各异。质疑者有之,认为小米在此时此刻就下了一个未来的长期决定未免有些仓促;恐慌者有之,产品与小米同质且不在一个量级的竞争对手们如临大敌。
了解手机发展史的人大多了解,在小米诞生之前,以苹果、三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价格动辄便是3、4千元起,这令大多数工薪阶层对之望而却步。小米的横空出世,引爆了一股互联网造机的热潮,以智能手机作为互联网入口的新风口随之开启。
但显然,以“价格屠夫”方式介入手机市场的小米,并不是一家简单凭借硬件成就自身的公司。手机虽然从属于传统制造业,但小米诞生伊始却是以“颠覆”的方式诞生的。外界更为关注的是外在的价格,而本质上,其商业模式本身亦不同于传统的手机制造业。
过去的六年时间里,出货逾4亿部手机的小米逐渐发现,凭借出售硬件是无法缔造一家成功的互联网公司的。事实上,即使像诺基亚一样的巨头,也在智能手机时代不堪一击。小米洞窥的未来与前景,是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开放和连接一切。
“所有互联网巨头都是人工智能企业”,“IoT是个巨大的方向,企业应用服务也是个很大的方向”,事实上,在手机市场站稳脚步之后,小米一直在探索着商业模式的边界,虽然从业务架构上来看小米看似无所不包,但其各个业务板块之间则有着相关的内在逻辑。
企业史研究者、财经作家吴晓波曾在一次对话节目中坦言,进化中的小米商业模式他并未看懂,但他看好这家新兴科技公司,并已经选择用脚投票,赌雷军和小米的美好未来。
质变
那么,小米的未來将如何成就?简单地将其视为多元的科技集团,并不足以阐释其今天所取得的突破。在传统意义上来讲,曾经被小米誉为铁人三项的硬件、新零售与互联网服务,却是已经渐成规模,互为依托。但这还不是小米的全部。小米接下来努力的方向,是能够使其成为风口上的王者的深耕与布局,即万物互联。因为雷军坚信,AI+IoT技术将来会嵌入每一个设备里,在三五年内,每一个设备都带AIoT控制模块,让交互变得有趣。
客观而言,创业六年的年轻小米,将AI+IOT确定为核心战略,有其足够的底气:
小米布局最早,投入最大,经过五六年的成长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这在未来仍将是小米的战略方向。小米有网上的小米商城,线上小米之家,足够多的设备数量,和用户数量,当AI赋能,用户体验会提高一大截。
事实上,近两年时间里媒体和业界对于小米的侧重点都能够窥得一二。尤其是今年,在包括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诸多场合,雷军和小米高管谈得最多的,皆是人工智能与IoT。而当小米喊出AIoT的口号之时,其已经缔造了一个其他类型公司无法平台级互联网公司,而当小米将开放与合作的理念付诸实践,同时又将手机等硬件的利润严格控制在微乎其微的边界之时,小米的决心之大便可窥一斑。
“要做到万物智能互联,小米有合作的决心。要想把万物连起来,最重要的是小米合作的诚意。因为小米合作、开放才走到今天。小米投资也是为了强化这种合作,小米开放的决心没有变。”雷军这样说道。
雷军还透露,小米未来规划和布局,将聚焦于能够提升用户体验的品质和扩大影响力的国际化上持续发力。“最终中国制造能赢还是在品质上,需要在品质、用户体验、设计持续领先。”
实际上,在国际化上,小米的成绩亦是有目共睹。截至目前,小米的手机已经进入全球80多个国家,并在25个国家市场中位列前五。尤其是在印度等新兴市场,小米产品的地位深获好评。但小米并未满足于此,雷军的目标是要使小米在这些海外市场更进一步,能够确立前三的格局。
回顾小米近两年的成长历程,如果说2017年是困境中的小米的涅槃与重生之年,那么2018年则是小米经历了重重布局之后的一次质变。与其商业模式的进化与成型相比,破亿部的手机销量和港交所的成功上市或许只是表象,放眼中国新兴互联网公司,小米应是继阿里巴巴和腾讯之后最有可能跻身巨头之列的世界级网络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