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峡:扶贫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18-01-18曹哲浩
曹哲浩
河南省西峡县是中国猕猴桃之乡、香菇之乡、山茱萸之乡,目前已形成“果菌药”三大特色产业集群。
近年来,西峡县丹水镇按照“政府引导、项目争取、产业富民”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该镇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通过发展产业、转移就业、政策帮扶等,不断发展壮大扶贫主导产业,先后重点扶持了猕猴桃、袋料香菇、烤烟、中药材等种植和黄牛、山羊等养殖产业,帮助贫困户达到“短期能增收、长期能致富”的扶贫成果,走出了一条现代化产业扶贫特色之路。
聚焦放大优势 着力发展扶贫产业
优化资源,建设新型扶贫产业基地。丹水镇花海果香田园综合体产业扶贫基地距5A级景区恐龙遗迹园4公里,规划建设面积10万亩。依托恐龙遗迹园和西峡猕猴桃产业优势,以生产高端农特产品为主导,配套建設乡村旅游、民俗文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投资2亿元,初步建成花果种植、观光游览、果品加工、休闲农园、民俗体验、拓展健身等一期项目。二期将规划建设猕猴桃有机生态采摘园2万亩、花海2万亩、中药材基地2万亩,以及猕猴桃广场、湿地公园等配套基建工程,并计划于2019年“十一”全部建成投放,项目完建开放后,可带动千余户贫困户获益增收。
创新模式,整合项目全链条发展推进。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成功邀请本地在外优秀创业人才回乡创业,在黄坪、南岗、西湾3个村投资建设。通过积极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将3500亩荒坡“变荒为宝”,新增八级水浇地2800亩,已全部完成土地流转和猕猴桃栽植,极大改善了3个村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一次性流转5000亩荒坡,发展创意农业和梯田花海;争取到沿线5个村人居环境改善“PPP”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即将启动建设。
融合三产,形成多样化扶贫带动机制。基地以花海果香公司和河南九如农业公司为依托,采取“入股分红、转移就业、旅游服务”等模式,使贫困户与基地深度嵌入、融合,取得良好成效。土地资源入股收益,该基地土地流转入股456户,5.5万亩,每亩分红600元,涉及贫困人口800余人;实现转移就业,以村集体名义成立了旅游服务公司,吸纳周边15个行政村农村劳动力,并与200人签订了长期就业合同,月工资2500~3500元,惠及贫困户68户265人;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该基地共流转5个村集体所有的撂荒丘陵地600亩,每亩600元,地租收益36万元;旅游综合带动,与恐龙遗迹园景区合作,印制旅游通票,提高田园综合体知名度,增加游客流量,实现旅游综合收益。同时,企业与郑州20多个大型旅行社、20多个拓展中心、10家养老院签订协议,游客四季源源不断,确保稳定带贫。
花海果香田园综合体观光采摘旅游模式的成功,是该镇推进产业扶贫发展的一个缩影。
聚合创新措施 奋力推动乡村振兴
丹水镇地处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域,被誉为世界龙都、中国恐龙之乡,是内乡、淅川、西峡三县接合部的中心城镇。
该镇把产业扶贫与各村产业特点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构建起了开放式扶贫模式。
建好基地壮大特色产业。一是以花海果香田园综合体项目为依托,重点打造西湾、黄坪、南岗10万亩的以采摘、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示范基地,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覆盖贫困户68户256人。二是以“双千亩猕猴桃基地”为依托,提升打造水源地猕猴桃产业扶贫基地,该基地共带动当地460户群众实现增收,其中贫困户115户423人。三是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羊产业扶贫为依托,提升打造健羊牧业产业扶贫基地。目前,已有贫困户65户256人获得持续稳定收益。
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农业。在北部五村,突出抓好以袋料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依托各村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技术和原料上支持贫困户种植袋料香菇;在南部九村,扶持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林果业,通过政府资金扶持、基础设施配套、引入土地流转、大户承包种植等措施,帮助贫困户着眼长远致富,为失地贫困户提供就地务工机会;在东南部六村,鼓励贫困户种植本地技术和市场相对成熟的烤烟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收入。
依托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利用该镇非公企业多的优势,收集企业所需工种,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建立企业用工后备人才库,为贫困子女提供就业岗位。目前,所有贫困村都有扶贫就业车间。全镇符合发展产业的103户贫困户347人,全部实现到户增收覆盖。
选拔能人培育新型产业。在帮扶贫困户过程中,除了扶持培育和发展壮大传统产业外,还做实“一村一品”、电商等新型产业培育,培育壮大经纪人、合作社等产业带头人队伍。该镇现有电商从业者20余人,本地的猕猴桃、红薯、香菇、土鸡蛋等农产品已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各地。
结合需求开展技能培训。南阳师院与南阳市科技局联合在丹水镇建立了生态农业及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和学校,对贫困劳动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精准培训,已有600余人取得培训结业证书。通过开展贫困户劳动技能培训,使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创业一人、带动一片、激励一方”的目标,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实用技术保障,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
据记者了解,下一步,该镇将加大产业、就业扶贫力度,推动产业、就业深度融合发展,确保所有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真正实现扶贫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