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实验 夯实双基 提升能力

2018-01-18潘睿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实验教学

潘睿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教学应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文章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验观察、操作、实验和思考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加强学生对“双基” ——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

[关键词]实验教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2-0056-02

物理实验课是物理教学的主“战场”。苏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教师应着重从观察、操作、思考等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基本技能。

一、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些物理知识重点、难点很难讲清楚,即使用图、动画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这时就必须依靠实验教学,让每一个学生亲手去做,去实验,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首先,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尤其在熟视无睹的日常现象中发现新东西、新问题。如选择不同的方式、顺序、角度、时间去观察,让学生学会记录和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其次,要全方位、多视角、全过程地观察物理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最后,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思考现象的本质,总结规律。如电流与磁场章节中,可用下列作图题训练学生,题目:根据小磁针静止的指向,以及所给的图(如图1和图2),画出螺线管左端或右端的合理绕线。学生根据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或用右手螺旋定则来画图。学生画好图后,这只是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还要用实验来验证,通过实验检验小磁针方向没变,学生更能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了。接着,再根据螺旋管绕线方向以及电源方向,来标出小磁针的方向,部分学生有点茫然。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就能明白原理了。这样通过正向思维、逆向思维追溯其产生的原因,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又如,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教学中,通过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物距、焦距与凸透镜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知道其成像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远像变大。”从而解释照相机、放大镜、幻灯机、投影仪以及手机扫二维码等日常物理现象。

二、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有所悟”。首先,教师适当增加学生自己实验的次数,让学生思考:从准备仪器到操作,再到实验总结这一完整的实验过程。只要条件允许都应该让学生进实验室或上讲台动手实验。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兴趣,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并给他们创造实验条件,让他们自行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为了更好地看清燃烧的蜡烛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应该在明亮的,还是在稍暗的背景下做?蜡烛与凸透镜高度的关系,让学生去操作,去发现。有一位学生动手能力非常强,在安装好直流电动机后,通过改变电动机的转向以及转速,使重物上升或下降。对于这个实验,别人都在连接我发的电动机,而他却在自己口袋里掏出一些细铜线和一个电动机独自在连线。我问他为何不用我分发的电动机,他说他那个电动机功率大些,是他家里跑车上的电机,我看了他的电动机功率和我分发给学生的电动机差不多,我就让他接着做了。那节课他的实验很成功。他还用塑料片做成叶片,套在电动机上,做成电风扇。大家看着他的自制电风扇,都围过来纳凉。我就表扬他能够“学以致用”,当然也叫他注意风扇安全。这样,有效调动了这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其学习实效。

三、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有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可以用物理实验演示出来,有些补充的实验,主要靠教师自己创造性地设计、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果学生独立地或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出实验方案,完成实验,验证物理规律。此时学生会有成就感,就会自然产生更高的学习动力。如,完成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后,学生对相关实验很感兴趣。课后,我让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实验所需物品如下:脸盆一个,水,乒乓球两个,盖子开有小孔的矿泉水瓶一个。要求学生用这些器材,让两个乒乓球在水中相互靠近。又如,上完初中物理电学《家庭安全用电》章节后,指导学生用电线、闸刀开关、旧电表、灯座、灯泡,在一块电路板上,连接成照明电路。这些由教师引导设计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在实践操作中学生既动脑又动手,达到了夯实物理基础知识、提升基本技能的目的。

四、 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分析能力,目的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物理教师在教學中要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教师向学生传授的不只是实验方法、步骤,更要启发学生善学习、勤思考、重本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设疑—实验探究—分析发现—解决问题,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动笔,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角色活动。

物理实验过程中,每一个实验步骤的落实都需要认真思考,实验教学中要启发和激励学生思维,通过习题或实验的变化、一题多解,甚至一题多变来训练学生。例如,在做测量小灯泡功率实验时,随着小灯泡两端电压增大,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也在增大,灯泡也越来越亮。此时,有学生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发现小灯泡的电阻也在增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难道是灯泡电阻在变化吗?接着提示学生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学生在思考中知道“金属的电阻与温度有关;灯泡越亮,温度越高,温度越高,灯丝的阻值越大”。

总之,初中物理教师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要让学生动手实验,关注学生物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夯实。实验中的“偶然现象”不要轻易放过,要引导学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周礼军.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4):40.

(责任编辑 易志毅)

猜你喜欢

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实验教学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清律的基础知识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全媒体记者的基本技能和采访技巧探析
浅谈电视台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掌握基础知识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