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舞蹈方向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2018-01-18付秋雯
付秋雯
摘要:在就业需求的压力下,音乐专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越来越宽泛,其中舞蹈也成为就业时一块重要的敲门砖。本人通过近年来对音乐专业生进行舞蹈方向课程的教学,深刻的感受到舞蹈方向课程在实施上所遇到的困难,也通过一些课程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本文通过具体分析与思考,针对舞蹈方向课程的设置,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方法,希望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舞蹈方向课程的发展献上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师;音乐专业;舞蹈课;课程实践
近年来基于课程改革的基础,音乐教育新体系的引入,学生的自我需求以及就业为导向,一些师范类院校的音乐专业在进行一年或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学生的特长与兴趣,将课程内容分成声乐、器乐、钢琴、指挥、作曲、舞蹈等方向,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置,培养更具有专业能力的毕业生。在音乐学科领域里的方向课效果显著,许多学生在毕业时已经能够独立完成音乐会,或者掌握该方向课程里最专业的知识技能。而舞蹈方向与其他方向相比,所显现出的优势与弊端也尤为明显。
一、舞蹈在就业需求中的重要性
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未来教师的重任,其中音乐专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工作。随着艺术教育的普及化,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将“艺术素养”加入中考综合素质评价,而综合素质评价将纳入高考范围。这一系列的政策,进一步表明艺术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肯定。而现今绝大部分的中小学校没有专职的舞蹈教师,舞蹈社团训练、舞蹈节目排练的任务自然就交由音乐老师来完成。因此,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也随之越来越宽泛。本人自2012年以来,一直在师范院校工作,通过毕业生以及国家培养计划中小学教师返校培训的一线教师口中了解到,基本上每学期他们都需要完成1-2个舞蹈节目的排练,主要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六一儿童节、校庆、中小学艺术节等舞台上演出。而绝大部分中小学一线教师反应,他们在校期间学习到的舞蹈方面技能较少,尤其是教和编的能力较差,无法满足日常的舞蹈训练,舞蹈节目编排则更为困难。在就业需求的引导下,高等师范院校对音乐专业生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舞蹈方向的课程在近年来也越来越受重视,从一门选修课逐渐调整成为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二、音乐专业生学习舞蹈的优势与弊端
人们常说艺术是共通的,音乐与舞蹈作为两门不同的学科,却又有着共通的的地方。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人们通过乐音组合的呈现,可以在脑海中形成各式各样的画面,亦或是调动听者或喜或悲的情绪。舞蹈则是视觉的艺术,通过舞者的肢体变化,观众可以直观的看到人物、情绪、情节的表达。而舞蹈需依托音乐才能完整的表达,没有音乐的舞蹈是没有灵魂的,一名优秀的舞者一定是对音乐有着充分的理解。那么音乐专业生学习舞蹈则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音乐专业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明显优于舞蹈专业生;其次,音乐专业生对音乐中情感表达、形象塑造的分析能力明显优于舞蹈专业生。而音乐专业生学习舞蹈的弊端也尤为明显。主要体现在:第一,肢体开发程度较低,舞蹈要求舞者拥有较好的肢体协调性和柔韧性,而绝大多数的音乐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并未进行过舞蹈的学习,肢体尚未得到开发。第二,舞蹈方向课程设置不系统,没有针对零基础的学生制定舞蹈方向课程,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培养目标等方面没有系统的规划。这些弊端成为音乐专业生学习舞蹈的主要阻碍。
三、舞蹈方向课程的实践(以成都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例)
2014年,成都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迎来了第一批本科全日制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革,其中舞蹈方向课程的调整较为明显。本人作为该校舞蹈课程教师,全程参与了此次课程调整。
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以往的舞蹈方向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阶段,每学期完成36个课时,4学期共计完成约144个课时。其中舞蹈基础训练占二分之一课时量,编舞技法占余下二分之一课时量,两门课程均为专业选修课,每个课时的上课人数约50-65人。调整后的舞蹈方向课程分散在大一和大三阶段完成,课时量与课程名称不变,舞蹈基础训练课程性质调整为专业必修课,上课人数在40-50人之间。编舞技法依旧是专业选修课,但不再是大班集体课程,而是在大一时舞蹈方向课成绩的前20%的学生中,由学生自由意志选择是否继续学习舞蹈方向,再由任课教师最终确定学生名单,从大班课程调整为培优课程。这一调整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大班制教学无法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水平因材施教。通常音乐专业生在学习舞蹈方向课程时,因受到课时量的限制,必须按大班分班集体上课,以一个班50人为例,1.5小时的课程分配都给到每个人的时间仅有1.8分钟,教师难以兼顾到每个同学。
第二,男女混合授课,在教材选择上受限情况明显。由于舞蹈教材中男女生所使用的教材不同,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时无法估计到性别差异,往往只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教学,常常导致少数性别的同学(主要是男生)对舞蹈课程越来越缺乏兴趣,产生倦怠心理。
第三,学生舞蹈基础参差不齐,无法有效的提升舞蹈水平的问题。以往的大班课,教师只能选择水平适中的舞蹈教材进行教学,基础较差的同学跟不上,基础较好的同学拔不尖,导致教学效果平平,两年的教学完成后,学生怡然无法独立的完成舞蹈作品,或是进行舞蹈教学。
自进行舞蹈培优课程后,舞蹈方向课程的培养目标也重新定位。从了解舞蹈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的编舞技能,调整为:了解不同舞种的舞蹈风格,掌握舞蹈基本技能,熟悉舞蹈编创的技能与技法,达到独立完成舞蹈教学与排练的目标。
在2014级学生当中,共有10名成为了舞蹈培优生,在一学年的培优课程中,总共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学习:第一个部分,舞蹈元素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东北秧歌和山东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元素。第二个部分,编舞技法的学习。将已学的动作元素运用编舞技法,串联成短句、组合;将现有的舞蹈剧目进行改编。第三个部分,完成一场时长约1小时的舞蹈专场演出。
四、舞蹈方向课程的思考
2014级培优生于2018年夏已完成在校的学习,进入工作岗位。这10名同学就业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种是进入小学,从事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并兼任舞蹈排练工作。另一种是进入培训机构,担任声乐、钢琴、舞蹈教师。还有一名同学正在积极准备考研,打算继续深造自己的舞蹈能力。与以往的毕业生相比,就业方向更宽了,不再仅仅能够从事音乐方向的工作,在舞蹈方面展现出来的能力,也使得其在就业时更有优势。虽然14级舞蹈培优生的就业情况较好,但其中部分同学在就业过程中也反馈出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1.舞蹈元素性动作、技术技巧性动作掌握较局限;2.一些舞蹈动作能够示范,却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讲解动作要点;3.对舞蹈教学法的掌握明显欠缺;4.对不同年龄段的舞蹈教学重点不够清晰。
舞蹈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自身有着完整的教學系统,音乐专业生在学习舞蹈时只能选择最为实用的部分进行学习。舞蹈方向课程设置在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应该得到更合理的安排。以成都师范学院2014级为例,人才培养计划中舞蹈方向课程主要分为舞蹈基础训练和舞蹈编导两门课程,2015级的舞蹈方向课程调整为舞蹈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古典舞技术技巧。从课程设置上来看,课程内容较为单一,且不能充分的体现出高师院校的师范特点,导致学生毕业后从事舞蹈方向教学较为困难,这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怎样的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才是更为合理的?
1.尊重舞蹈教学的规律。在舞蹈界有句俗话叫: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舞蹈的学习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有所提高。而音乐专业生由于要学习音乐方面课程,再加上公共课,留给舞蹈方向课的时间非常有限。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课时安排上做出调整,在大学有效学习的前三年,都开设舞蹈方向课程。大一时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舞蹈基础训练;大二开设专业选修课,以培优的形式,双向选择有舞蹈能力且有舞蹈兴趣的学生进行小班性质的学习;大三延续大二的形式,继续进行小班性质的提高学习。
2.课程设置突出师范性。在课程选择上,高师音乐专业的舞蹈方向课程,应该兼具舞蹈特点与师范特点。大一应以打好基础为主,主要解决同学们的肢体协调性、节奏感、柔韧性,以舞蹈基本功、基础理论知识为主进行教学。大二以积攒动作元素为主,通过对古典舞、民族舞或现代舞的学习,尽可能多的掌握动作元素,为将来能够准确的示范舞蹈动作打下基础。大三以舞蹈教学法、编舞技法的训练为主,使学生掌握舞蹈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同年龄段的身体发育特点以及舞蹈编创的基本方法等,为将来在工作中独立进行舞蹈教学和剧目排练做好准备。
3.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除了日常课程的安排,大学里第二课堂成为了最好的实践基地,学校应采取更多的激励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的实践。多为同学们提供在舞台上和讲台上锻炼的机会,弥补在课程设置中因课时受限而无法安排的成品舞学习等课程。
4.技能与理论同步走,丰富教学模式。舞蹈集技能与理论于一身,技能的学习主要采取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口传身授的教学方法,占用的人力与时间成本较高,导致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被忽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舞蹈方向课程应跟随时代的发展,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丰富教学模式。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教学的方式完成,教师只需要在课堂中针对重点、难点、疑惑点加以分析,以类似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既可以保证技能学习的时间,又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目前,中小学和业余培训班是高师音乐专业生的主要就业地,一专多能的毕业生,不仅仅是在就业时更加顺利,在工作的过程中所展露出来的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舞蹈方向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为拥有舞蹈梦想的音乐专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虽然本人教学经验有限,但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将音乐与舞蹈这两门学科更好的交融在一起,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合格教师。
参考文献:
[1]钟舒.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4-6-10.
[2]毛文媚.高职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研究[J].新校园(上旬),2017-7-10.
[3]梁艺.西部高师音乐专业舞蹈课程设置改革实践[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