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独的“新女性”

2018-01-18余睿

北方文学 2018年35期
关键词:新女性觉醒孤独

余睿

摘要:自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学界掀起了迟来已久的研究凯特·肖邦及其作品的热潮,重新定位并给予肖邦在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该书中女主人公艾德娜的自主意识的复苏和觉醒,揭示一个处于世纪之交“新女性”的内心世界。此外,通过分析19世纪末美国社会“新女性”群体出现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其对《觉醒》中艾德娜这一“新女性”文学形象的影响,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阐释肖邦在《觉醒》中塑造的孤独的“新女性”形象。

关键词:凯特·肖邦;《觉醒》;孤独;新女性

凯特·肖邦的《觉醒》在1899年初版后立即遭到评论家和社会的批判狂潮。小说中女主角“艾德娜的觉醒直接触犯了19世纪美国妇女行为准则和规范”震惊了当时的评论界。铺天盖地的评论指责《觉醒》是一本“病态的”、“粗俗不堪的”、“污秽下流的”小说。饱受争议的《觉醒》在美国民众反对越战和轰轰烈烈的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的浪潮中开始再次被关注和热捧。自此,西方学界掀起了迟来已久的研究凯特·肖邦和她的作品的热潮,重新定位并给予其在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

“新女性”这一名称首次出现在1894年的《北美评论》(North American Review)上萨拉·格兰德(Sarah Grand)和奎德(quida)的一次对话中。19世纪末美国文坛上活跃着大批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女性作家。她们摒弃了19世纪中叶第一批女性作家所塑造的扮演好社会规定的“屋子里的天使”的角色同时又渴望着自主独立的女性形象,树立了想与传统决裂、勇于言说、大胆追求独立的“新女性”形象。这个时期的新女性小说的主角往往是女性艺术家、作家和知识分子,她们是“反叛的缪斯,在反抗社会禁锢的同时寻找着属于新女性自己的语言”。

肖邦笔下的艾德娜有着和男人一样的卓异天赋却处处受到社会的歧视和压制,被迫置身于只能为人妻、为人母的传统女性生活模式,阻碍了她成为独立的个体。没有经济的独立,艾德娜永远也不可能迈出家门。在回到新奥尔良后,艾德娜开始试图创造一种新型的独立生活方式。她把家务交给仆人去打理,取消星期二的传统会客日,开始认真地绘画,努力想成为一个拥有“勇于挑战,永不屈服的勇敢灵魂”的艺术家。艾德娜实现自我的重要途径就是绘画。在绘画中她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她的画“越来越有个性”,自由的思想不再受任何人的摆布。迈向独立更为决定性的是艾德娜有了卖画所获得的独立的经济来源。艾德娜手中的笔成为她谋生的手段,让她不再受困于伺候丈夫、照顾儿女的家庭妇女角色。绘画让艾德娜冲破了长期以来家庭的羁绊,工作开阔了她的视野,给予崭新的独立意识。艾德娜用售卖自己绘画作品的这笔收入、父母留给她的一些钱和在赛马会上赢得的一大笔钱租借了一个小房子。并且,很快独自搬进离丈夫家只有“两步远”的一栋只有四个房间的小房子。这间被艾德娜称为的“鸽子窩”狭小屋子为她带来了一种“独立、自由的感觉”。一个自己的屋子,是思想的独立,灵魂的自由。这个属于自己的房间是艾德娜经济独立和精神自由的神圣之地,是她“下定决心除了自己永远不再属于其他任何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象征。在这里她发出了“‘新女性经济和性独立宣言”(Heilmann 87):“我不再是庞先生任意处置的财产,我有我自己的选择。”生活在19世纪末的艾德娜的生活轨迹背离了父权社会的传统模式,她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情欲意识的觉醒超越了女性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的传统角色。肖邦创造出的新女性形象挣脱环境的藩篱,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勇敢争取着精神、身体甚至是经济上的独立和平等。

《觉醒》中的艾德娜和19世纪末其他“新女性”小说中独立、勇敢、反叛传统的女主角有着同样的特质,她们质疑和摒弃旧的标准,试图定义在改变了的社会文化环境里实现新的个人抱负更为恰当的方式和观念。美国文坛“新女性”形象的出现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和社会变更影响的“新女性”人群涌现有着密切的关系。

19世纪初期,美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单一的家庭经营经济扩大到集体经营经济。男性在各个领域征服世界,而女性的选择只有一种:被禁锢于家庭领域之中。她们很少有机会体验到专属于男性的经济和政治生活。“维多利亚时期社会性别分工明确,妇女的位置在家庭。她们的主要职责是家务劳动、养儿育女、照顾丈夫和参加教堂的慈善活动。”(周莉萍 41)在这个时期,妇女,尤其是中产阶级白人妇女被禁锢于家庭之中,扮演着社会所规定的女儿、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在经济上依赖男性,个性发展受到社会和家庭无形枷锁的羁绊。内战中,许多不接受妇女的领域由于战争原因向她们开放了,“为数可观的妇女成为政府女职员”。“新工厂”要求较为复杂技术的工作也“吸收了妇女”(裔昭印 370)。随着战争的结束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现代化的技术让更多的妇女慢慢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城市服务行业的建立与发展、食品和服装产业的商品化、缝纫机和洗衣机的面世在相当程度上把中产阶级妇女从琐碎的家庭劳务中解放出来,赋予她们更多的自由”(金莉4)。同时,高等学府大门向女性敞开,高等教育的机会“为一些妇女,特别是有知识有思想的妇女投入社会活动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的妇女比她们的前辈们更加容易走出家庭,走进社会,并前所未有的闯入历来由男性所占领的领域。同时,从家庭中日益解放出来的中产阶级妇女的身影出现在“体育运动、学术研究、俱乐部、社会福利、禁酒运动、女权运动和促进和平运动中”(裔昭印 370))。中产阶级妇女的团体对这些领域的参与和关注促进了后来发生的美国第一次妇女运动。到了19世纪90年代,美国妇女参政协会和全国妇女参政协会合并成美国全国妇女参政协标志着“美国女性的参政运动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胜利”(金莉 2)。至此,美国妇女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达到高潮。19世纪末的美国妇女运动让女性作家群体第二次得以繁荣。

由此可见,19世纪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社会发生巨大变更,推动了妇女地位和角色的变化,为妇女创造了参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使她们逐渐走出狭小的家庭空间,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社会和文学舞台上应运而生敢于具有独立人格、勇于挑战传统文化禁忌、追求独立自由的世纪之交“新女性”群体。社会“新女性”和文学“新女性”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为肖邦的《觉醒》的创作提供了特殊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如前文所述,肖邦塑造的艾德娜这一女性角色就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美国社会和世纪末其他女性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的认同。

对于肖邦,著名评论家肖沃尔特认为她有别于世纪末社会中出现的“新女性”,她笔下的艾德娜也与其他文学作品中“新女性”形象有所不同。肖沃尔特认为“肖邦虽然认同‘新女性,但她并不是社会活动家,也从未参加过女权运动或属于任何女性文学团体。”此外,肖邦的《觉醒》“摒弃了传统女性的写作模式,拒绝了家庭领域以及女性姐妹情谊的文化。”小说在内容上挑战女性传统清教信仰,从始至终描写了女性对于性和个人解放的强烈愿望,真实描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性意识、“和男性具有同样的性需要”(Heilmann 91),以及通过肉体的觉醒而带来的自我意识。“女性对性爱的需求违背了维多利亚时期理想女性范式的一条根本准则,即女人不应该像男人一样有强烈的性欲,更不应该主动的对性提出要求。”更为大胆的是,艾德娜通过自己罗伯特和阿罗宾两段婚外恋情中,体悟到在爱情和性满足是可以分开的。艾德娜情欲意识的觉醒让她获得了新的体验,“爱情与性欲不一定要体现在同一欲望对象上”(Heilmann 90)艾德娜对爱情和性的自觉让她比起其他同时期女性作品中“新女性”形象更令人震撼,更“具有革命性”。《觉醒》有着其他小说无法企及的高超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造诣,它“走在那个时代的前面”。正如肖沃尔特所肯定的,“《觉醒》作为第一部由美国妇女所写并在艺术方面获得成功的小说,在美国女性文学传统方面,它标志着一个意义重大的新时期的开端。”同时,她还认为“小说的主题和风格都有新的突破,在描写女性渴望性和个人解放,肖邦大胆超越了前人的作品。”

此外,小说结尾处逐渐获得自我意识和自由的艾德娜的自杀表面似乎是一个悲剧,但却同样具有令人欣喜的革命性意义。面对不容的社会,逃离的家庭和决绝的情人与新女性对自由的渴望以及觉醒之间的矛盾,艾德娜最终义无反顾地游向大海深处。她的结局在小说中似乎早已预示,“想要飞越传统和偏见的小鸟必须有强壮的翅膀,小东西满身伤痕、筋疲力尽掉落地面真是悲惨的景象”。获得新生、历经千辛万苦、付出高昂代价才获得独立的艾德娜无法面对的兩难境地:是重回被奴役的传统女性命运还是带着绝望继续挣脱着追求自我的未来。艾德娜最后选择的是一条孤独的道路。似乎“悲剧性”的自杀不是消极的挫败,不是倒退,是在当时社会下想要追求高于生命的信念的一种决绝的表达方式。她选择在大海的拥抱下“遨游于孤独的深渊中”不是一种失败,而是一种胜利,是借此摆脱受制于社会的行为模式,寻求心理渴望的自由境界。艾德娜的自杀是觉醒的终极意义,那就是宁可觉醒后发现不能两全,也不愿再浑浑噩噩、受人摆布的生活下去。《觉醒》通过描写艾德娜如何摆脱传统妇女角色、逐渐觉醒、最终胜利般地拥抱孤独,引发我们对个人和自我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重新思考。艾德娜,一个孤独的新女性,她义无反顾的最后抉择向世人宣示了: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参考文献:

[1]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王还译.一间自 己的屋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 0 8:

[2]金莉.20世纪美国女性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裔昭印等.西方妇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周莉萍.美国妇女与妇女运动(1920-1939)[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新女性觉醒孤独
“新女性”
《西厢记》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
“觉醒”背后的美国华人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