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2018-01-18宋瑞霞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14期
关键词:模式优化行政管理案例教学

宋瑞霞

[摘要]案例分析方法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具有较强应用性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有效应用案例分析方法。文章以课程实践教学为基础,从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必要性、实施步骤、模式创新和注意事项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行政管理;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14- 0127 - 03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8.14. 055

案例教学是一种运用典型案例,将真实生活引入学习之中,“模仿真实生活中的职业情境”,创作“剧情说明书”用来做详细的检查、分析和理解,帮助学习者像从业人员那样思考和行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就是一种培养学习者初步具备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沟通理论与实践、能够把认知性和感受性学习方法很好的融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课程中的步骤

案例教学法主要围绕选取案例、案例研究、案例分析和案例课堂。其中,案例研究是在所提供的案例“现象”或“问题”中挖掘案例背后的“元素”,追寻案例彰显出来的学术逻辑和实践经验。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是先给每一小组提供综合性案例及相关思考问题,学生分组阅读分析案例,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意见。同时,案例教学要充分运用案例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扩展案例的内涵和外延,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让学生以参与者姿态积极开展案例讨论,记录并保存案例探讨的不同观点,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成为案例讨论的评论者。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案例分析可以为案例课堂教学提供“教学指导”或“参考性意见”。

行政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包括“建立小组一选择案例一发布案例一小组自主协作探索一课堂讨论一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六个环节。

(一)建立案例讨论小组

以许昌学院法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为例,每学期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人数在30人左右,一般情况下,根据学生自愿分组,本组案例讨论的组织协调工作由组长负责。每位同学要明确各自职责,如资料搜集,制作汇报PPT,汇报人,答辩人等角色。同时,涉及一些具体观点的辨析也可采用小组辩论的形式,正方和反方进行分组,各组选取4位辩手。

(二)选择案例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是许昌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打破原有教材框架,围绕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体制、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行政伦理、电子政务等模块展开综合案例分析,同时选取公众关注及公务考试常见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留守儿童、食品安全、反腐倡廉、养老难题、精准扶贫、“互联网+政务”、共享单车等进行深入分析。

案例选择和改编上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案例要从报纸上、杂志、广播、电视、期刊、网络以及社会调查中获取众多的案例素材,特别是近几年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并结合公务员考试中涉及的相关领域进行选取代表性的案例;其次,案例的设计和安排要与重点理论相结合,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后,案例要能反映公共管理问题的一般性和概括性。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所以案例选择的篇幅不能太长,以3 -5页为宜,要能对学生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三)发布案例

每次上课前五天教师会通过班级平台将本周课案例教学用到的案例材料和要讨论的问题进行提前公布,不同案例,由小组自由选择。

(四)小组自主协作探索

各小组组长分派各成员的任务,并负责组织本小组对案例讨论以最终形成最终看法和意见。各小组讨论的结果用PPT的形式进行总结,以便课堂展示。对于听证会、新闻发布会等运用情景模拟方法的形式,由各小组做好分工和各项准备工作。对于一些观点的辨析也可采用小组辩论的形式,正方和反方进行分组,各组组员讨论分工收集论点论据,各组选取4位辩手,并由辩手进行辩论准备。

(五)课堂讨论

以“环境保护”案例为例,在课堂上,各小组派一名发言人把本小组围绕具体环境污染案例从表现、危害、政府监管角度、企业失责、公众环保意识等各角度的综合分析内容用PPT的方式进行集中展示汇报。介绍完后由其他组的同学针对汇报人的各个分析角度进行提问,对于政府和企业失责问题或公民环保意识的具体问题由发言人和小组成员进行现场回答,问答环节允许有不同意见和争议的存在。运用情景模拟方式,由学生就具体案例召开听证会,新闻发布会等,运用辩论方式的在课堂中,展开激烈的双方辩论。课程讨论旨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允许存在有不同意见甚至是争议。课堂讨论结束后,由教师从逻辑性和深入性对各小组的案例分析表现进行综合的点评。

(六)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小组分别对案例的各层次的、多角度的分析进行文字总结,以作课程平时成绩评价依据。

二、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课程中的方法创新

基于案例教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并不是简单地将案例教学法照搬或者生硬的拼凑到传统教学模式当中,而产生两种教学方法的积极整合效应。许昌学院法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每学期会组织安排学生到当地的政务部门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了解其工作职责和政务前沿。基于此,课堂案例教学也在基本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方法创新,如结合具体的行政管理案例运用听证、情景模拟等形式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角色的体验能够从政府及公务员的角度来全面的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情景模拟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接近实际工作或生活的场景,由学生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担任不同角色,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分析,并作出最后总结的一种虚拟实践性培训方法。提出解决复杂现实难题的方法与对策,就需要对案例研討情景进行“仿真”,使学生身临其境,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身处地思考真实的情景并能解决公共管理的现实问题3。结合具体的行政管理案例运用听证会、新闻发布会、讨论会议等情景模拟形式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角色的体验能够从政府及公务员的角度来全面的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正是在公务员考试中补足学生实践经验不足短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1.情景模拟教学准备阶段

首先,确定主题:以听证会为例,选择现实中公共管理问题,同时发布包括意见稿、听证时间、地点、目的的听证公告。其次,编制方案:根据所确定主题,细化方案的设计,明确听证流程,确定模拟方式,如分组讨论、角色模拟扮演还是即席发言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展开。同时注意设计场景,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课堂或者实验室通过营造决策、会议或听证等的仿真情景。各小组分配角色与设计角色,学生进行分组扮演,各方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职能,详细分析征求意见稿,提出明确符合自身的意见、评论和解决对策。

2.情景模拟教学实施阶段

首先,严格遵守听证流程,包括主持人致辞宣布听证会开始;主持人介绍听证会代表、出席人结构以及产生办法;听证申请人介绍方案;听证会各方代表发言;各方代表自由辩论;主持人总结。其次,每位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按设定岗位的职责进行演练。在自由辩论阶段,各小组代表就其他代表的观点进行提问和解答,通过积极发言提出各自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实施方法并作出实施效果的初步分析和预测。

3.情景模拟教学总结阶段

教师对于学生的角色扮演情况,从仪表、姿态、语言表达、应变和解决问题等相关表现进行整体正面评价,特别对某些问题的处理要作出启发式的诱导,从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思维拓展能力,启迪他们学以致用的创新意识。

(二)观点辨析型教学方法

前两种模式中,案例普遍涉及包括政府在内的多个主体,在对案例分析过程中各小组从不同的视角所持观点有所差异,基于前两种方法,在全面把握案例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用结合”,鼓励同学提出不同观点,在前两种模式的基础之上,采用观点辩论型的新的模式。许昌学院行政管理大三的学生很多都参加和观摩过校级辩论赛,基本了解辩论赛的大致流程。基于此,改变了传统被动灌输式案例教学方法,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加深了对案例的理解。

1.准备阶段。小组成员自由结合,选取辩题,挑选主持人,辩论分正反两方,正反方各四位队友,小组成员之间做好分工。同时发布一般赛制下的辩论规则和流程。由小组成员在课下收集资料,组织集中讨论。

2.辩论阶段。一辩负责立论陈词加上攻辩小结,攻辩则是正反方二三辩负责;而自由辩论则是四位队友相互配合的时刻,每个人都可以发言;最后的总结陈词则是由四辩负责。

3.总结打分阶段。根据各组选手的表现,由观摩同学进行给各小组打分,并选取最佳辩手。

三、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课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日常的案例教学法实施中,会遇到学生课堂讨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甚至出现了“冷场”的尴尬局面。“事实上,教师是讨论问题的设计者,课堂讨论的主要发起者、组织者,也是学生讨论的重要参与者、促进者。因此,课堂讨论冷场的主要责任应在教师。”

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逼真,案例的设置要尽量接近于现实生活,比如从身边真实的社会治理和政府工作当中搜集信息,采集案例。因此应用好案例教学,教师要扮演好“项目策划人”和“编剧”的角色。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做好主持和点评工作,教师的认真点评应该成为整个过程画龙点睛的一笔。最后,教师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录制下来要做好影像素材采集工作,保存以作为各组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分依据。

(二)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参与被动接受,教学效果较差,也容易出现课堂“冷场”的问题。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要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扮演着中心者的角色。小组准备阶段,每位学生都有各自的任务,从收集案例、分析案例、寻找理论支撑、查找法律法规,明确各政府部门职能等环节中,既吸收了理论知识也提炼出解决措施,每个环节都需要小组成员的会相配合和积极参与。课程讨论中,每个同学能积极地亮明自己的观点、论据和解决方法,实现了各组成果和信息的分享。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角色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知识获取者和实践者。

(三)改革考核方法

为提高学生参与及积极性和保证教学效果,我们改革了学生的平时成绩考核方式。对原先的平时成绩组成比例由30%调整为50%。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在讨论中踊跃提问、发言、辩论以及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纳入到平时成绩考核中。作为期末考试的题型也由考试试卷转变为案例分析论文或者观点分析论文的形式,能够保证把理论知识消化后,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聂玉霞,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94 - 95.

[2]周华,张海玲,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案例教学研究——以行政案例分析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17(12):142 - 145.

[3]刘仁春,基于案例教学的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以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科教學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9):86 - 87.

[4]张晓峰,行政管理案例教学中“冷场”局面的应对[J].黑龙江教育,2010(4):53 - 54.

[5]陈辉,张磊.案例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定位[J].中国轻工教育,2010(1):84 - 86.

猜你喜欢

模式优化行政管理案例教学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普通本科高校奖助模式优化研究
高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