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2018-01-18郝田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14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价值体系思想道德

郝田田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指引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向。本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性、现状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其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14- 0060-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8.14.02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理论知识体系为引领,引导道德、思想、文化、素养等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党的思想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代表着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主体意识形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断变化,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开放状态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价值观念相互交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意识形式日益呈现出新的特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产生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其主流的思想价值观念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但是,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个人日常行为表现倾向趋利化,缺乏主体意识,注重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感不强和艰苦奋斗精神减弱。因此,应该着力培育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思想意识,增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价值体系的创建,有利于培养和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利于提倡和奉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它的提出为当代大学生指引道路和未来选择目标,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状态,更符合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有自身的价值体系,这样这个国家才会形成团结统一的力量,健康稳定的发展。科技的日益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作为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应当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发扬先进文化,用前卫的教育理念和思维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坚持主流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的思想观点活跃,容易接受挑战新鲜事物。但是也存在着甄别对象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政治信念模糊,趋利意识严重。加强主流思想价值体系建设,逐渐变换为人民的基本规范和自觉行动。坚定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鼓励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把个人理想和国家理想结合起来,使其成为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社会进步的优秀大学生。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现状问题分析

(一)理想信念意识淡薄

21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金融的发展推动全球化深入发展,各个国家互相交流合作,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我国大学生思想价值认知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大部分大学生坚定崇高理想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然而,也有部分大学生盲目的推崇和接纳外来文化。首先,对我国未来社会发展意识不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较弱,多元化态势下的社会思潮使得他们理想信念意识迷失。其次,受市场经济趋利性影响显著,部分大学生公共意识薄弱,强调个人理想,吃穿讲究名牌,攀比现象明显。最后,人才供求的多元化,带来了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新生劳动力不断增多,大大超过经济增长需要。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大多数人会感到很迷茫,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意识淡薄。

(二)价值追求多元化

我国现代化事业繁荣发展,青年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展现出多样化的特点。21世纪是我国焕发生机与活力的时代,对于当下的大学生来说应该把握住时代发展的态势,坚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明辨是非,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能够迎难而上,顺势而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是未来振兴祖国和社会的希望。他们思想活跃,敏感性强,参与意识强烈。但是部分大学生也出现自我意识、贪图享受、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匮乏的现象,价值追求和自主行为存在严重误差。思想上虽然弘扬爱国主义、集体意识,但是落实到个人行动中,却出现个人趋利化严重、推崇享乐主义、以自我为中心。自力更生、奉献精神不强,在价值观念上容易出现误区。

(三)道德认知存在偏差

当今社会,我国正处于全面转型期,社会经济体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道德认知逐渐成为一个人成长的关键因素。大学生想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最为重要的就是必须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道德素养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基本标准,随着经济体制结构的变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培育四有公民,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代大学生整体道德认知素养呈现严于律己、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的趋势。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道德认知不够完善,学习风气不正、文化底蕴不强、法制纪律观念淡薄、文明素质较低、盲目攀比现象严重,道德认知与自身行为存在严重分歧,忽视自身道德修养的学习,缺乏应有的道德品质,以此造成道德素养不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向导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史上进步、严谨的思想理论学说,使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又是具有发展着的真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内容,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始终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联系起来,才取得了现在的伟大进步。所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向导,不断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风向标。其一,通过开展“两课”教学活动,加强“两课”教学活动的效果。在培养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课程内容时,高校也要注重授课特点和教学模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题统领高校思政课”。其二,开展校园文化传播活动,开通宣传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正面观点的微博、公众号,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讨论会、知识讲座等,以此为当代大学生渲染一种优越的思想道德环境。

(二)坚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支柱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最本質、最核心的展现。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久远而绚烂的文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是每个时代人民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先进思想,是展现民族品行、顺应时代发展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行为活动、社会风气的总和,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是增强时代发展的巨大动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学生的参与,需要大学生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从小事,从我们身边的事情做起。坚决反对台独和分裂分子,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祖国的统一。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实际情况,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增进敢为人先的勇气,抓住机会锻炼自己,锐意创新、积极进取。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准则

在整体社会生活中,荣辱观是社会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看法和立场。不仅体现着社会的风气,而且也标志着社会的道德文明。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价值观点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给其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一些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但要人脑人心,更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准则,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思想上,自觉向中国共产党靠拢,积极进取。在学习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收听新闻资讯,关注时事热点。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行动上,组织道德实践活动,积极塑造优异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行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詹丽萍,孙堂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1):24 - 27.

[2]李毓萍,张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257 -259.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价值体系思想道德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