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说之空间美
2018-01-18吕隆敬
吕隆敬
摘要:本文以《到灯塔去》一文为例,浅要分析小说的空间之美。小说空间之美首先体现在小说故事所依存的地理空间,通过地理空间的转变,拓展小说空间,推动情节发展,构建人物活动场景;其次,体现在小说艺术手法创造的文本空间,通过多条线索、丰富的意象、多角度叙述等,带给读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关键词:小说;空间;美
小说被公认为是时间的艺术,然而我们潜心于小说,不然发现小说也具有空间之美,通过多样化艺术手法,将小说的文字符号变得流动起来,成为可知可感的空间符号,引发读者无限遐想,带给读者多样化感受,构建起立体化图景,使读者感受到小说多元化空间之美。下面以《到灯塔去》一文为例,简要分析小说空间之美。
一、小说故事依存的地理空间
2000多年前,西方诗人早就提出文学作品具有空间美,我国诗人王维也提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小说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小说的故事展开往往以空间转变为顺序,这就使得小说具有地理空间之美。《到灯塔去》一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则是在空间转换中得以推进,同时也为人物搭建了活动的场景,成为时间变迁的见证。
(一)地理空间之一:海滨别墅
《到灯塔去》一文故事开展主要集中在两大地理空间,首先是从海滨别墅开始。对于这座海滨别墅作者直接加以描写的笔墨不多,主要从客人交流中间接地进行描写。这座海滨别墅远离城市,可以听见海浪的声音,里面藏书很多,并且以孩子们从海边捡来的贝壳为装饰,别墅外面有绿绿的草地,五彩纷呈的花儿,起初的海滨别墅带给读者的印象是充满生机,别墅内的人物生活是充实的,成果硕然,生活秩序井然。尽管别墅中的人们偶有矛盾冲突,但是人们总体上还是能够分享快乐。海滨别墅的地理空间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海滨别墅这一地理空间作者以对比的手法加以呈现,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海滨别墅里人去楼空,逐渐地变得荒芜,毫无生气,野草蔓延,墻纸脱落,书籍以及器物霉变,别墅从生机勃勃到毫无生机,在地理空间的比较中带给读者以震撼与强烈的反差,从而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已逝美好岁月的迷恋,世事变化。
(二)地理空间之二:灯塔
灯塔是《到灯塔去》一文中第二个重要的地理空间,这一空间转变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构建一个全新的人物活动舞台。灯塔这一地理空间的构建带给读者新的阅读期待,激发读者对小说的好奇心。作者又赋予灯塔这一地理空间以深厚的内涵,主人公在最初认识灯塔时,感觉到一种失落感,与主人公的预期存在较大的落差,僵硬,线条单调。
随着对灯塔了解的深入,灯塔摆脱了最初的地理空间概念,融入了主观的感受,通过灯塔,人们能够看到自己想要的,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灯塔这一地理空间激发了读者无限遐想,激励读者重新审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世界的本源,进而看到真理的曙光。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小说都具有地理空间之美,小说的空间之美因文而异。
二、小说文本创造的文本空间
小说除了地理空间之美外,还因作者的艺术创造而产生文本空间,通过意象赋予小说广袤的空间之美,多条线索以及多角度的叙述也使小说的空间变得无限广大起来,激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让人回味无穷。
(一)多线索构建的文本空间
小说注重线索的运用,通过多线索将曲折生动的情节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表达小说的主题。《到灯塔去》这篇小说主要围绕两条线索,一条是到灯塔去,另一条是莉丽的绘画。在这两条线索中,到灯塔去是中心线索,贯穿小说始终,内化为人物的重要信念,人物在这一信念激励下,对未来充满期望,进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领悟,拓展了小说文本空间;这一线索又使得小说的开头与结尾形成呼应,使小说的情节紧扣主题,服务于主题的表达。第二条线索则将小说中的人物密切联系起来,构建人物群谱,透视人物的心理历程,又统一于主线索,在到灯塔去的期待与亲历中展示小说人物鲜明的个性,多样化的线索既扩展了小说的文本空间,又一明一暗,相得益彰。
(二)意象构建的文本空间
意象是文学作品传情达意的一种重要方式,意象的构建使小说的内涵变得丰富起来,从而给予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构建起小说的文本空间。《到灯塔去》这篇小说,大海是塑造的意象之一,大海既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自然的象征,小说中的大海变化多端,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同一意象的反复出现给予读者无限遐想空间,使小说的主题丰富而深厚。
(三)多角度叙述构建的文本空间
小说的叙述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认知,《到灯塔去》这篇小说叙事改变传统单一化叙述方式,从多个角度进行叙述,从而构建起立体化的文本空间。叙事的角度不是静态化的,而是在不断的转变,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更加自然畅达,较好地展示出不同人物思想动态与情感世界,使读者感受到人物内心世界的多样性,从而营造出阔大的文本空间,体悟到人物的意识形态,获得多样化认识,进而透视一个群体、一个时代,意蕴深远。
三、结语
总之,小说是一种魅力无穷的文学形式,小说之美也是丰富多元的。这需要我们基于小说以及文本特点,不断探寻小说之美,打破惯性思维,以新的、独特的视角创造性地解读小说,感受小说空间之美,在小说地理空间之美、文本空间之美中触摸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领悟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邹建军.梦幻之境:谭恩美长篇小说的空间属性及其美学意义[J].世界文学评论,2016(3):60-67.
[2]颜敏.“第三种空间”的美学建构——试论张翎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定位[J].当代文坛,2010(2):82-85.
(作者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