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尔哈德与希琳》中爱的写照与它的艺术特点
2018-01-18木娜瓦古丽帕尔哈提
木娜瓦古丽?帕尔哈提
摘要: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悠长的文学历史长河中还是留下了许多凄恻哀婉的爱情故事。文中我要阐述的是十五世纪帖木儿帝国诗人、学者、思想家、社会家,是一位著述宏富的多产作家艾里希尔·纳瓦依与他的爱情创作上的巅峰之作《法尔哈德与希琳》唯美凄凉的爱情。《法尔哈德与希琳》是艾里希尔·纳瓦依著名的爱情悲剧之一。纳瓦依通过法尔哈德与希琳的爱情悲剧,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批判了封建道德观念,表现了人文主义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的理念。
关键词:纳瓦依;爱情;法尔哈德
《法尔哈德与希琳》是公元十五世纪帖木儿王朝伟大诗人艾里希尔·纳瓦依所著,以法尔哈德和希琳的爱情为主线,描述了主人公为追随心中的理想,克服艰难险阻,守护圣洁爱情的故事。文中所流露出的作者的价值观与爱情观值得深思。
这部通过继承传统和创新相结合而创作长诗作为一部叙事长诗,也作为纳瓦依最杰出的爱情悲剧之一,它的艺术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通过优美的诗句流露出对母语的爱
诗人纳瓦依在当时的环境下创作《五诗集》并非偶然,他为自己挑选了最伟大的东方诗人之一尼查米来挑战,他仿佛想强调指出,他不怕同尼查米较量,用自己的本族语也能够达到尼查米用波斯语达到的那些成果。而在这方面,长诗《法尔哈德与希琳》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这部长诗同尼查米的《库思老与希琳》长诗相互较量,结构和内容上改变了很大的程度,若不是主要人物的名字相同,根本不知道这两个作品有这么大的联系。
而纳瓦依的这部长诗,其结构,其内容又完全是另辟蹊径,独具一格。在纳瓦依长诗中的“序诗”与“对长诗的一点说明”中他谦恭有礼,称尼查米为“真正的大象”,印度波斯语诗人库思老是“印度斯坦的象”,此外,还有他的导师贾米是“巨象”,不言而喻,他们全是高不可攀的诗歌大师。他在诗歌中这样写道:
“尽管诗人们至今只承认
仅有这样一种叙述模式,
但每一位诗人都给诗歌这根银线
精巧地镶嵌了那么多的稀世奇珍,
我阅读时心情无不异常激动,
对他们的每行诗都热泪盈眶。
我岂敢同他们较量争胜——
我只是让故事改弦易辙。”
纳瓦依写的多好!“改弦易辙”四个字,实际上就成了他要在长诗中进行大胆创新的纲领。通常中世纪东方诗人将优美的话语或诗句比喻为“珍珠”、“宝石”、“玛瑙”等等。但纳瓦依就反其道而行之,就这么写道:他的长诗里面“既不是珍珠,也不是宝石,而是燧石!它粗糙,但更加坚实。尽管红宝石看起来像团伙,可人们还得敲燧石来取火。”纳瓦依要求自己写的长诗字字像燧石,实际上就是火种,诗人一边要用它去点燃纯真之爱爱情之火,一边也要用它去焚烧一切暴政,邪恶,使之化成灰烬。纳瓦依还要求“故事引人入胜”,说明他非常懂得叙事诗在艺术上的魅力。事实上,他写的长诗不像前辈们那样枝蔓繁多,结构松散,恰好相反,倒是主题突出,人物鲜明,以法尔哈德与希琳爱恋为主线,情节跌岩起伏,但又环环相扣,仿佛一气呵成似的。最后,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最能体现诗人创新与赶超意识的四行掷地有声的诗句:
“跟在别人马后赶马,
既无快乐,又无光荣。
在那不是头一个赶到的草地上,
你怎么能采集到最最美丽的鲜花?”
是啊,诗苑里“最最美丽的鲜花”,不消说,就是“头一个赶到的”大诗人纳瓦依“采到”的。他不仅在序诗中写下了这样的豪言壮语,而且有鸿篇巨制佐证,他手捧着“最最美丽的鲜花”——他的不朽之作“法尔哈德与希琳”——献给了祖国人民,献给了全世界人民。
二、对种种艺术、技艺、知识的热爱和尊重
长诗中这方面的描绘可谓比比皆是,与对爱情的描绘歌颂不相上下。须知,这种对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热爱尊重,对知识个种种技艺的孜孜以求的探索发现,是文艺复兴时代欧洲人道主义代表人物突出的特点之一。此外,读者从长诗中还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和诗中主人公对贫穷人民的关注和热爱,对人间的真挚友情的热烈赞颂。对此,诗人往往是情不自禁而溢于言表。他曾经说过,文学是“把被压迫者从受压迫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手段”。可以说长诗很好的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假如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具有宏伟庄严的气魄,常常把崇高的理想,和谐协调的布局同概括深刻、生动鲜明的形象结合在一起这样一些特点的话,那么,这些特点在东方诗人纳瓦依这部长诗中是体现的十分充分的。而且是和自己的民族特点结合在一起的。正由于这样,《法尔哈德和希琳》是纳瓦依长诗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最令读者心醉神迷的不朽之作。
法尔哈德是劳动的化身,仿佛是一个表现人民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的巨大雕像。他技艺高超,英勇无畏,独立自主,政治高尚,光明磊落。例如在第二十四章法尔哈德出席米欣巴努的酒宴時希琳对法尔哈德说:
“哦,亲爱的客人,你给我们的宴会增添了光彩,
你的技艺高超非凡无与伦比,你征服了世界。
但你岂止擅长这些技艺?
你天生具有勇士的威武。
你掌握了完美无缺的知识,
何处才是你的学问的极限?
这些人尽皆知……把你比作什么
才不至于贬低你优良人品?”
这里流露出希琳对法尔哈德的爱不是自私的淫欲的爱,而是爱他的高尚的人格魅力,而且还钦佩他的技艺和掌握的知识。
三、对各族人民的热爱
可以说整部长诗是一首宏伟的爱的颂歌。首先它是各族人民是兄弟的爱的颂歌——长诗的三个主要人物法尔哈德、希琳、夏布尔属于三个不同的民族,他们,即使都是穆斯林。但要知道,在中世纪个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使在穆斯林各族那里,对于他们的统一信仰者,如果他是外来人,是另一个民族、另一个部落的人,也是深怀敌意的,充满了不信任和藐视的。可在纳瓦依的长诗中,对外来人的敌意和藐视不见了,而是充满了各族人民兄弟般的爱,我们从这部长诗可以看出,法尔哈德和他的父王到过许多国家,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长诗最后一章更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民族轻易与国家友好和平繁荣发展的珍惜和热烈向往。
四、对纯真的神圣爱情的赞美
自然,它是一首神圣爱情的颂歌。法尔哈德和希琳的爱情,正如诗中希琳所言:
“这样的爱情之所以十分强烈,
并非一时淫欲,而因为心心相印。”
这是一种充满弃绝私利,充满自我牺牲精神的神圣之爱。因为如此,才能如长诗中圣哲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
“世界将遗忘所有勇士,
遗忘凯撒,大汗和帝王,
但各族人民在颂歌爱情时,
对法尔哈德将会一再颂唱!”
综上所述,在纳瓦依这部长诗最主要的人物是法尔哈德,在尼扎米的长诗中法尔哈德只不过是插曲性的陪衬人物,因此,有关他的身世教养在诗歌中都是空白。纳瓦依则吸取民间口头创作的情节,创作了整整一部传奇小说。不同于尼查米的的长诗,这里的法尔哈德不是普通的石匠,而是一位大汗的儿子,王位继承人。除了有童话王子所具有的那些高尚性格外,纳瓦依还赋予他这样一些特点:对人类的各种本领的热爱,对亲自了解所有技艺的奥秘的渴望;对人民的热爱,对减轻人民痛苦,不使人民遭受暴力的追求。在长诗中爱情的情节以另一种样子描述的。这已经不是一种普通的人类的激情,而是一种占据整个身心的情感,使得法尔哈德同纳瓦依另一个作品中的人物梅季侬相似。如果说尼查米的“库思老与希琳”是鼓舞人去建立功勋的妇女的爱情的颂歌,那么《法尔哈德与希琳》移动了重心,把法尔哈德无私的充满自我牺牲精神的爱情人格化提到了首位。纳瓦依成功的塑造了法尔哈德这个崇尚爱情、人格自由、人的无限才能和热爱人民的叛逆型王子人物典型。
参考文献:
[1]阿里舍尔·纳沃伊著.吴国章译.法尔哈德和希琳[M].广州 花城出版社,2015.9.
[2]新疆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维吾尔文学史[M].民族出版社,2006.
[3]艾则孜·克尤莫夫,艾莉希爾.纳瓦依.非凡的人生[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4]瓦依提江·吾普尔,艾斯凯尔·玉赛音.维吾尔古典文学刚要[M].新疆大学,1999.
[5]买买提依明.试论纳瓦依长诗中的爱情悲剧[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2).
[6]吾斯曼·居买,阿里希尔·纳瓦依.《法尔哈德与希琳》文献学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2011.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