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区大学生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
2018-01-18潘水凡孙新杰
潘水凡 孙新杰
摘要:本文运用定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作为研究工具,随机抽取某师范院校89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贵州地区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现状加以调查研究,以求为英语教学研究提供实证参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自主学习;现状
一、 研究背景
2007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认为高等教育应依托信息通信技术,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要求颁布以来,许多教师和研究者致力于研究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但通过文献查找发现,对于师资力量较弱的贵州地区大学生研究甚少,鉴于此,本文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对贵州地区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现状加以调查研究,以求为英语教学研究提供实证参考。
二、 文献综述
1. 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性”这个术语最初源于哲学和道德哲学,具有多方面的概念意义。20世纪70年代,Holec首次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并把其定义为“学习者自主掌握语言学习的能力”,强调了能力的重要性。然而有研究者从个体特征出发,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一种心理——具有批判反思,独立行为和意义决策的能力。还有研究者从学习环境出发,认为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习者能够完全对学习做出决策并实施。综上,自主学习就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者能独立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决策、有计划地实施和反思能力。
2. 国内外研究回顾
在国内,根据CNKI检索发现,对于自主学习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理论上探讨和分析自主学习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如王雪梅,2008等);(2)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些研究认为通过教学模式或者课程设置的改变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欧阳建平&张建佳,2009等)。另外大部分的研究关注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刘金侠,2009等);(3)研究内部因素诸如观念、动机、意识对自主学习的影响(如张庆云,2012a等);教师自主能力或教师角色对自主学习的影响(如曹群英,2009等)。
在國外,进入21世纪之后,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就研究方法而言,实证研究占绝大多数比例,以定性和定量的三维验证的方法越来越受学者关注。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自主学习的社会文化内涵、教师自主、课堂自主学习及新兴科技环境下的语言自主学习。
综合国内外研究发现,研究内容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但是对于国内的研究,大部分的研究对象集中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中东部和沿海地区,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地区的研究甚少。
三、 实验研究
1. 研究问题
本研究回答:(1)贵州地区大学生对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态度是什么?
(2)贵州地区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现状是怎样?
2. 研究方法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某师范院校非英语专业两个班级共8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为研究工具,此问卷是参考王宏磊(2012),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系数(分别为0.94和大于0.7)。并运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3. 研究结果和讨论
(1)对网络下自主学习的态度
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网络下英语自主学习持积极态度,特别是“电脑和网络能够使我获取丰富及最新的英语学习材料,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英语知识”,有73%的学生认为利用网络可以获取到更多的信息资源,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学习模式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对于“电脑和网络使我学习英语的兴趣得以提高”和“电脑和网络能够使我方便地找到适合自身英语水平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利用网络来提高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持不确定的态度,这说明有一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比较依赖老师的督促和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
虽然统计发现大部分的学生肯定了网络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于利用网络来提高听、说、读、写技能这些具体方面的技能(如电脑和网络帮助拓宽我课外英语阅读面,如我浏览英文网页来提高阅读能力,提高阅读速度等;电脑和网络帮助我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如我通过博客,网络空间等方式练习写作),大部分学生持消极的态度。这与其他学者对于利用网络来提高语言技能的研究有所差异。由于贵州地区大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不高,因此对主动利用网络来培养自身语言能力的动机也相对欠缺。
(2)贵州地区网络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计划、监控、调节、评估和反思的这种自主掌控语言学习的能力相对薄弱,并且对于自主学习缺乏动机。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因此自主学习的动机较差。另外,又长期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引导,对于如何主动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强化自己的语言知识,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灌输。
四、 结论
研究结果发现:(1)贵州地区大部分大学生肯定了网络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于利用网络来提高听、说、读、写这些具体方面的技能,大部分学生持消极的态度。(2)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计划、监控、调节、评估和反思的这种自主掌控语言学习的能力相对薄弱,并且对于自主学习缺乏动机。
未来研究建议:除了了解贵州地区大学生网络下自主学习薄弱的现状,还应该探析是何原因导致此现状,这个原因应从内部(动机,兴趣,自我期望,个体差异等)和外部(如家庭环境,地区差异、师资力量、通信技术的发展程度等)来寻求答案。
参考文献:
[1]曹群英.教师在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中的角色定位[J].外语学刊,2009(6):174-176.
[2]刘金侠.网络教学环境中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J].外语学刊,2009(4):119-122.
[3]欧阳建平,张建佳.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综合培养模式框架探索[J].外语学刊,2009(4):116-118.
[4]张庆云.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观念调查与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12(1):51-58.
[5]王宏磊.一项对英语专业学生在计算机辅助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研究[D].山东大学,2012.
[6]王雪梅.自主学习理论与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J].外语界,2008(3):15-20.
作者简介:潘水凡,孙新杰,讲师,贵州省六盘水市,六盘水师范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