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英语教与学衔接建议及方法之探究
2018-01-18石喜焕
摘要:从事高中英语教学数年来,我发现初高中英语教与学衔接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为此,我想通过本文对初高中英语教与学衔接方面存在的原因加以分析,找出症结,从而找到解决方法。
关键词:初高中学生;英语教与学;方法;衔接
由于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频繁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一种国际交流的语言。因此,在高中,英语和语文、数学一样是三大主科之一,英语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毕业和升学,甚至是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高中英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继续和深入,而高中英语教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学段,在新课程标准和理念的要求下,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等方面都做出了新的不同的要求。这无形中使初中英语教学和高中英语教学之间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跨度。
笔者在从事初、高中英语教学的17年中,发现普通高中的高一学生常提出此类问题。如:“初中英语学得不错,在中考中能取得120分以上的成绩,为什么高一的起始阶段英语学习就很吃力?初中英语基础打不好,在高中能否学好英语?”等问题。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并与同行教师作了交流。通过阅读资料文献笔者了解到“我国外语教学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各阶段教学严重脱节”(束定芳,2004:7),并且在教学中发现到目前初中英语和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不顺畅是普遍存在的,而普通高中更为突出。
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以下尝试性的建议,具体表现在:
一、 适当的给高一新生补补课
许多老师和学者认为初中英语和高中英语是英语学习的两个不同阶段,初中英语对高中英语的影响不大,不必要看重初中英语的学习。本人不太认同这个观点。虽然初高中英语是英语学习的两个不同阶段这不假,但初中英语是基础,是学好高中英语的奠基石。这种奠基石的作用在英语音标、英语听力和英语说的能力方面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所以在高一上新课之前,给高一新生补补课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基础打牢了,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才会比较顺利。
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嘴边经常挂住的一句谚语就是“use is a second nature”——“习惯成自然”。我们这里提倡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英语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下面是提倡的五种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1. 说英语的习惯。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说,把英语说出来,传给听众。我国的英语学习很多都是“哑语”。真正使用全英语的课堂在我国还是很少。在大城市有些学校的英语教学、师生之间是使用全英语的,但在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地区,说英语的还是很少的。这就远离了学习英语的目的,学习英语更多的是成为应付高考的无奈的任务。为此,培养说英语的习惯显得非常重要。
2. 听英语的习惯。
在培养说英语的习惯的同时,也要培养听英语的习惯。听说听说,是连在一起的,有说英语的习惯,也就有听英语的习惯。但我们要寻找更多的听英语的机会和途径。比如听老师同学讲出来的英语、听英语音乐、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影等等。
3. 读英语的习惯。
读英语,在初中、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都比较多,主要体现在英语早读期间。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早读期间读英语。但这些还不够,因为早读时间毕竟有限,另外一般读的都是教材的课文、单词,只是为了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而用的。我们这里提倡除了读英语教材外,还要读英语报纸、杂志,不断拓展阅读的范围,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读英语的良好习惯。
4. 写英语的习惯。
相对于读英语来说,英语教材里安排写的练习还是比较少的。高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除了作业里要写以外,很少有写英语的机会,养成写英语的习惯也就比较难了。所以作为英语老师,应加强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要求学生用英语做笔记、写日记,逐步培养学生写的习惯。
5. 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听、说、读、写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遇到生词、难于理解的词。这就需要通过查找工具书来解决。帮助学生寻找一本合适的工具书,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也是英语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三、 监督的衔接
步入高中的学生,远离父母,缺少父母的监督。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许多父母一心扑在挣钱上,很少过问子女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所以如何监督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做好初高中英语衔接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习和生活的监督衔接,英语老师需要同班主任老师以及其他学科的老师共同完成,或者说协助班主任老师完成。现在的学生也讲究民主、追求個性。作为老师,应该尽量尊重学生的民主要求和个性要求,同时也要严厉治理。争取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
另外从教的方面看,教师要深入学习初高中大纲与教材,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切实抓好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李蓉霞.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英语教学通讯,2004(4).
[2]高颖.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学习:教育学术,2009(6):86-87.
作者简介:
石喜焕,甘肃省平凉市,平凉市庄浪县紫荆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