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与展望
2018-01-18徐秀军
徐秀军
全球经济治理将继续塑造新的动力,并仍处在危机治理向常态治理过渡的艰难进程之中。
经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近10年的调整与分化,全球经济治理日益呈现出新的结构与特征。过去一年来,国际社会仍在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不懈努力,并取得可圈可点的进展。但一些新的阻碍力量和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未来全球经济治理步伐将更趋艰难。
2017年全球经济治理的三大印迹
2017年,全球经济在“逆全球化”挑战中艰难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估计,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6%,创2012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的最高水平,较2016年提高0.4个百分点。这其中,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以上。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中国同样是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无论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还是中国作为成员的二十国集团(G20)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都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驱动力。
首先,“一带一路”贡献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路径。2017年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加速推进。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一带一路”参与国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不断夯实合作基础,积极应对全人类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推动构建和完善全球发展治理新格局。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参与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企业还在高峰论坛期间及前夕达成270多项的务实成果,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力。
其次,二十国集团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取得新进展。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G20在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完善国际金融监管、打击避税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稳定了全球金融市场,促进了全球经济复苏。2017年7月,以“塑造联动世界”为主题的G20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在德国汉堡举行。在历届峰会特别是2016年G20杭州峰会成果基础上,G20领导人围绕“确保经济稳定性、改善可持续性、负责任地发展”三大支柱性议题展开讨论,显示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推动创新发展的决心,传递了各成员团结合作的积极信号。
最后,金砖国家提供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动力。作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金砖国家长期致力于增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机构中的发言权,积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为世界经济健康、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厦门会晤成果既充分展现了金砖合作的强大动力,也在全球治理和南南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在全球治理领域,金砖国家对当今世界“逆全球化”思潮进行了有力回应,并为应对全球治理困境提供新的思路。与此同时,厦门会晤“金砖+”模式拓展了金砖国家的外部联系,加强了金砖国家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形成了应对全球挑战的合力。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挑战
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围绕应对全球经济挑战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并用务实行动不断推进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危机应对不再是全球经济治理的紧迫议题,全球经济治理的动能日益消退。当前,全球经济治理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各种参与主体的利益分化日益明显,各种问题与挑战不断涌现,深刻影响了全球经济治理的效能。
首先,“逆全球化”政策的负面效应凸显。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保护主义日益盛行。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2017年G20的19个成员国(不包括欧盟)总计出台了636项贸易和投资限制措施,比上年增加30项;出台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措施仅为241项,比上年增加17项。其中,美国成为全球保护主义措施的主要推手。“逆全球化”思潮与行动,深刻反映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动力的不足,并在很大程度上掣肘了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合作难以取得实质成效。
其次,多边和区域治理的掣肘因素增加。在多边层面,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全球贸易谈判进展缓慢。2017年12月,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WTO第十一届部长级会议,由于成员立场分歧难以弥合,未能在具体议题谈判上取得重大突破,也未能发表部长宣言,只就渔业补贴、电子商务、小经济体等议题制订了工作计划。在区域层面,新的自由贸易协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协定(TPP),其余11个成员国为挽救这一协定所作的努力仍前途未卜。与此同时,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遭遇挫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最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进程陷入停滞。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刻暴露出当今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诸多弊端和不足,变革现有全球治理体制、重构全球治理规则体系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为反映国际力量格局的变化,IMF和世界银行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于2010年启动了股权和投票权改革,并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了股权和投票权份额。如今,这些传统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效率仍存在较大问题,但改革进程几近陷入停滞,甚至现有机制的正常运行正经受各种挑战。例如,美方一直阻止WTO上诉机构的法官任命,这使本应有七个成员的机构截至2017年底仍存在三个空缺,大大降低了上诉案件的处理效率,从而限制了WTO发挥贸易争端调停者的作用。
2018年全球经济治理形势展望
2018年,全球经济治理将继续塑造新的动力,并仍处在危机治理向常态治理过渡的艰难进程之中。在此过程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博弈将更加激烈,甚至在部分领域将出现严重的对立,但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下,全球经济治理有望取得新的进展。
首先,全球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难度加大。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延续分化格局。这既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化,也表现在两大国家群体之间的分化。根据IMF预测数据,2018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为4.9%,而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仅为2.0%。经济增长的持续分化使各经济体的政策目标各不相同,共同面临的全球经济挑战在各国政策选项中的排序也难以趋同。由于全球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歧难以弥合,在全球层面形成集体行动的难度将会增大。
其次,全球经济治理力量之间的博弈更趋激烈。这一方面表现在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两大主体力量之间的博弈,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两大思潮力量之间的博弈。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合法性和代表性缺乏的问题日益凸显。但是,由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阻碍,现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进展缓慢,无法满足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与此同时,一些国家“逆全球化”思潮盛行、政策内顾倾向加重,竭力逃避应尽的国际责任,背离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一些国家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构建开放性世界经济。两大主体力量围绕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的竞争以及两种思潮的潜在交锋将会持续,并对未来全球经济治理的发展方向产生深刻影响。
最后,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进展更趋分化。由于国际社会保护主义盛行,在贸易和投资等传统全球经济治理领域难以取得新的进展,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依然乏力。2017年9月WTO预计,2018年全球贸易增长将可能由2017年的3.6%放缓至3.2%左右;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直接投资将小幅增加5%至约1.8万亿美元,2018年增速将降至3%左右。在经济治理领域,随着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可持续发展将取得新的成果,并由此带动相关领域投融资业务的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