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嬉皮士服装风格的设计特点

2018-01-18刘晶

消费导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活方式

刘晶

摘要:嬉皮士文化作为美国20世纪60年代反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战后美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嬉皮士风格的服装作为外在的表现形式,在这场反主流文化的运动中被寄予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它颠覆以往的服装式样,模糊了性别趋向。嬉皮士的服装风格开始上升为一种街头流行文化,并对服装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张扬个性”的理念为后来出现的朋克文化、嘻哈文化、波西米亚文化等注入了不同时代的,前卫而又另类的时尚元素。

关键词:嬉皮士精神 生活方式 服饰风格

一、服装款式特点

(一)自由个性

在年轻的嬉皮士看来,自由个性的张扬离不开牛仔和T恤,他们利用两者的组合搭配来宣称独立,炫耀青春,表达颓废而潇洒的自我。

标准的嬉皮士穿着得把牛仔衣、裤、裙撕得破烂,抽出凌乱不堪的须边,将个性化的标语口号制成布贴缝制在上面,再任意搭配从跳蚤市场上买来的二手服饰,包括印第安流苏皮衣、民俗风味的大披肩等。那些与世俗的对抗,对传统的藐视都借由这些装扮得以传递。延续着嬉皮士服装风格发展至70年代的朋克风格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铆钉、细铁链等金属元素,涂鸦图案和文字也成了装饰之一。但相较之下朋克风格的服装更显反叛的激进、颓废和破坏性。

当嬉皮士崇尚自然的精神投射在服装时,则演变成了对纯棉T恤的喜爱。18世纪和19世纪,T恤一直扮演着默默无闻的普通角色,直至20世纪才被人们用作表示对传统社会的藐视而变得具有反叛性。嬉皮士的服装中T恤的造型多为圆领,在具备穿着透气、舒适的功能之外,又易于扎染上色,成为体现个性的绝佳服饰。整洁完好的T恤并不符合反叛者的口味,不少嬉皮士将T恤裁减掉原来的模样,将领口裁剪成其他的造型,去掉袖子或在衣身上挖洞等。

这种休闲自由的服饰,无论走到哪里都使人感到轻松自如、任意随便、不必拘泥礼节和生怕把衣服弄皱弄脏,因而除却一种洒脱快活的自我感觉,这种服饰还具备了最广义上的实用性。这些裁剪新颖、宽松自在的服装款式正符合了战后新一代年轻人追求新颖、别致、自由和反主流的时代特征。他们借由穿牛仔裤、T恤以及与驳斥传统相结合所展现的姿态,向自己和他们周遭的环境证明自我有着一份“真实性”和“个体性”,以此来达到“我就是我,我要做回我自己”的目的。①

(二)夸张性感

夸张性感是嬉皮士服装风格中的另一特点。他们不满于虚伪压抑的现实世界,并试图借由自身的力量来打破传统社会的条条框框。当面临自身能力不足以对当前社会造成转变的局面时,这种超出现实的理想主义往往需要通过其他的突破口得到发泄。此时恰值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主流服装市场上开始流行太空主义、迷你主义等,为服装界带来了繁复的造型与绚丽多变的色彩。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夸张性感的服装样式应运而生。

嬉皮士崇尚质地粗糙的自然面料,厌恶机器化生产,排斥精工细作,善于通过手作对服装进行改造。他们把新买的衣服剪破,长裤剪成短裤,长袖剪作短袖,红红绿绿披挂一身。他们喜爱自然朴素的破旧牛仔服装。擅长旧物利用,重新加工,拼凑制成新的服装,服装上留下大量未完成痕迹,如针脚外露、无边、破洞等。②把牛仔服袖口、口袋、裤脚拆散成纤维状,在胸前背后装饰流苏须边。面料用扎染、蜡染和手绘花朵图案以及手工绣花来装饰。不同于传统服饰的装饰手法,嬉皮士乐于通过夸大服装上的某个部位或采用不同材质、手法的拼接来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

最明显的变化表现在他们开始追求不分男女的服装风格。此时女性服饰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日趋男性化。款式上,宽松服装遮盖住明显的性别特征,造型随意率性的T恤、牛仔受到嬉皮女孩的喜爱。铆钉、男式军服上的肩章、双排扣、胸前的贴袋作为装饰运用在女性的连衣裙、衬衫上。而整体造型中不可或缺的发型在这个时期也有了新变化,男男女女都蓄起了长发,有时候要分辨男女都十分困难,因为头发都是长的,而衣服也都穿得男女不分。所谓不男不女的打扮,很是这个时代的写照。其二,性感裸露。嬉皮士提倡性自由,号召人们都应抛弃保守老旧的传统思想。到了60年代,出现了以标榜不用胸罩、不要内衣的潮流,裸露成为了时髦的事情。1968年的《时尚》杂志推崇穿透明的T恤,以暴露没有胸罩包裹的乳房,不少女孩子也就跟风而穿,招摇过市,十分显眼。③

(三)多民族服装款式混搭

在热衷对服装形式的表现之前,嬉皮士们更着重于对生活方式的追求。他们时常驾车出游,游荡于乡村和不同的国家之间。这一路上,除了追求无拘无束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外,不同民族的服饰风格也在不经意间渗透入嬉皮士的日常穿搭。

在他们的随心搭配下,各种民族服饰任意组合,反而形成了专属于嬉皮士的独有款式。其中包括了布满层叠褶皱的波西米亚长裙、五颜六色的土耳其长袍、阿富汗外套、印花图案及和平象征物,这些服饰再混搭上反潮流的打扮:如喇叭型的藍色牛仔裤、洗旧发白的牛仔上衣、留着毛边的扎染T恤、色彩缤纷的串珠、必不可少的飘逸长发、军用剩余装备,以及自己在家里“拼凑修补”做成的东西:如百衲衣等。这样的服装造型大都非常繁复,一套服装汇集多种工艺,包括刺绣、拼贴、洗水等,同时结合多种材质的使用,例如蕾丝、珠串、流苏、印花。颜色搭配上常选用明度和纯度较高的鲜艳色彩,注重色彩的对比搭配。多民族服装风格的碰撞,繁复的造型细节、浓烈的色彩表现,演绎着嬉皮士特有的热情浪漫、自在洒脱。

二、服装图案特点

(一)实体图案

嬉皮士提倡手工、原始,向往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这点也从他们的服饰图案中表现出来。实体装饰图案大都取材于大自然中象征积极美好的事物,包括花、笑脸、和平鸽、太阳等图案,除了运用于服装装饰之外,他们同样是配饰上不可或缺的元素。

实体图案部分都有一个相似点,共同传达着乐观、积极、友善的精神状态,因而成为标志性的装饰图案。除了被印在服装上,这些图案还被用于招贴画,或与带有相似象征意味的和平标志等被涂鸦在嬉皮士出行游荡的“爱的巴士”上。endprint

(二)抽象图案

抽象图案主要由民族图案、迷幻图案与波普图案三部分组成。这些图案的灵感来源与嬉皮士的生活方式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嬉皮士热衷乘着巴士进行漫长的旅居生活,他们中的极大部分人沉溺于毒品,加之受到當时波普艺术的影响,这些被嬉皮士们接收到的种种信息则直接地反映在服装的装饰图案上。

嬉皮士钟爱于对各地民族服饰语言的信手拈来,因而五花八门的民族图案在嬉皮士服装中屡见不鲜。其中以佩斯利纹样最具代表性,流线型的繁复花纹似乎能和大麻相互作用,产生迷幻效果。

迷幻图案相似于细胞、水、蝴蝶翅膀纹理等自然物的肌理,表现的是嬉皮士们在吸食毒品过后见到的虚幻图像。其常由扎染的方式产生,颜色丰富多彩,图案呈现不规则及随意性,令人眼花缭乱。

此外,嬉皮士风格的服装图案在波普艺术的影响下,出现许多颜色对比鲜明的几何纹样,借由几何图形的排列组合,再对图案进行大量的重新复制,从而呈现出炫目斑斓的效果,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三、服装色彩特点

在嬉皮士风格的服装中,色彩风格多种多样,其中明亮鲜艳的色彩是最大的特点之一,集中表达在了广受嬉皮士们喜爱的“彩虹色叮恤。嬉皮士精神中提倡和平与爱,他们喜于穿着颜色丰富的扎染T恤,头上配戴色彩明丽的发带等其他装饰品来表达他们理想中的对于自然与美好、甜蜜与爱的追求。

除了亮丽的色彩以外,闪亮的金属色也是嬉皮士服装色彩上的一大特点。这种颜色最初在摇滚歌星中用得较多,后来在模仿追随偶像的风潮下,金属色的使用开始出现在嬉皮士的日常装扮中。

由于嬉皮士在服装搭配上更多地追求一种随意洒脱,因而服装色彩充满强烈的个性,呈现出随性、自由的色彩风格。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感性思想来选择适合的颜色,不拘泥于常规上的色彩搭配。

四、结论

嬉皮士服装风格围绕其文化而展开,具有独特鲜明的风格特征。金属装饰、花朵图案、宽大款式等,这些在嬉皮士精神下产生的服装特点在后来出现的朋克文化、波西米亚文化、嘻哈文化中大放光彩。即便当中的文化思想早已有所区别,由嬉皮士开始流行的服装元素却受到了非主流文化的欢迎。不仅如此,时至今日,嬉皮士风格开始受到主流市场的青睐,被不少设计师加以演绎并创造出许许多多充满创意的设计作品,实现了由下至上的流行导向。褪去了当中的反叛与极端,在时尚舞台的推动下,嬉皮士风格已成为时尚潮流的一部分,受到一批批时尚青年的追捧。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方式
百年建筑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和
基于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手机APP设计构想
基于“蚁族”群体生活方式的家具设计
结合自身经历浅谈考研经验
我国奢侈品市场营销策略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
渔灯节与渔民节庆闲暇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