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写衣,述衣诉情

2018-01-18戴靖师王平凡徐立东王楠赵笠

消费导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

戴靖师 王平凡 徐立东 王楠 赵笠

摘要:本校是以纺织和服装设计为龙头专业的西安工程大学,为服装产业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年轻的服装设计人才。然而。我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同学在找寻对口工作时还存在较大阻力。本项目以本校服装设計专业同学的就业问题为切入点,为各位求职同学的作品依其设计理念、感情色彩等附上带有故事情节的漫画、文字等,从而提升其作品吸引力。以期改变传统就业方式,先以作品论高下,再以简历拼人品。

关键词:服装设计 文学故事 就业对口 作品大众

一、概论

(一)研究背景

1.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势

(1)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并且呈现出持续严峻的态势,对此,如何将这么多毕业生的安排在一个合适的专业岗位上势必成为一项重要举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5月6日召开的就业工作座谈会时强调:“今年高校毕业生有756万人,创历史新高,加上中职毕业生,仅这两项新增就业人数达1200多万。”(《2016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布》新浪教育2016.05.18)

虽然在当今社会各项政策的实施下,大学生就业状况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缓解。日前,在东北师范大学正式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5-2016)》中指出,2016届全国高校毕业净就业率为90.58%,净签约率为68.64%。但东方财富网也曾说过,创业成功率只在5%。并且已就业人员中还不排除有离职现象的存在。其中在所有离职的90后中近九成离职者是主动辞职。

(2)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中国大学生就业困难首先离不开中国人口数量的激增,社会供给职位数量跟不上每年毕业生源的需求数量。尽管中国政府也相继出台各项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是创业存在的高风险性使社会总趋势还是倾向于传统就业。

其次,对于大多数毕业生而言,存在着求职渠道狭窄和无安全保障的问题。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就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招聘会等。当然,近些年网络上也兴起了各种就业网站,如:前途无忧、中华英才网等。但这些招聘网站大都存在安全隐患。因而在各处求职无果之后,部分求职人员会选择专业不对口或并不喜欢的职业。

2.服装行业发展概况

(1)我国服装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服装业具有四大特征:规模大、产量大、水平低、结构差。服装企业的结构一直停留在传统设计管理的模式上:设计周期长,试制成本高,造成新产品严重模仿创新能力弱,消费者购买力低下,新品开发周期长的结果。这样不容易发掘适销对路的产品,容易导致库存积压,影响资金周转;推销方式的传统化、单一化使得服装的销售很难达到预计效果,囤积现象更加严重。

然而,对于国内的众多服装企业来说,转变传统的设计管理模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选择我校服装专业原因

西安工程大学是以服装设计与纺织材料两大龙头专业并称于全国的“皇家纺院”,每年从本校毕业的服装设计类学生数量众多,但他们的就业前景在这样一个紧缺设计师的时代却也不能被称之为光明。许多优秀的设计师湮没在庞大的群体当中,只是缺少一个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千里马苦无出头之地,而伯乐却苦无良才可用,岂不令人叹惋。

(二)研究意义

1.促进各学科相结合

本项目是以学科与学科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有利于推动服装设计专业、文学系专业、金融专业等多种专业共同交流发展;推动本校服装设计专业向外发展,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学习更多实践类知识;推动本校文学专业发展,并在一定基础上发扬中华文化,推动全校学生对于文学艺术的喜爱与追求、研究;推进各院学术交流、促进各院和谐发展。

2.解决部分学生就业问题

本项目旨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交流媒体形式,为同学们开辟新的求职路线,并能够一定程度上保障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将本校服装设计专业等进一步推广出去,使得更多学校、更多企业认识到本校各学科的专业素养,促成企业跟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之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为更多文学系同学带来新的发展空间,营造本校对于文学艺术学习的火热学习氛围。

解决部分学生就业问题。对部分毕业生来说,刚开始进入社会,自己的能力与社会行业需求之间还是有极大差距的。并且,部分学生对于企业、公司等的人才需求要求方面也存在的很多的困惑。甚至存在毕业以前与企业、公司完全零接触的现象。

并且,传统求职流程为求职者拿着各自简历四处投递。但同时,各招聘公司、企业都有着各自的风格、个性需求。建立的盲目投递,不但浪费了传统求职者时间,也耽搁了各招聘单位的工作进度。

二、现状调查与研究

(一)对本校服装设计类学生的调查

1.问卷调查学生对就业的态度

问卷见附表。

由问卷调查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其就业前景还是存在忧虑态度的。并且对本项目持看好态度。

2.采访调查部分同学对就业以及本项目发展的态度

我们采访了多名同学发现,很多低年级同学对就业发展问题还处于不太关心的状态,他们认为就业问题并非迫在眉睫。但部分同学还是对就业问题有一定的认识,虽不至于完全茫然,却也没有清晰的了解。主要原因还是就业问题对低年级同学而言目前关系并不密切。

而对于稍高年级的部分同学来说,就业就成了目前的最大难题。12级服装设计张学姐表示,很多同学在大三大四都还会在纠结,到底是考研还是就业。部分同学在两难的境地下,会选择两者都要,即边考研边准备就业,以求两者之间至少能达成一个目标。但是张学姐又表示,往往两者都选的同时,两者又都得不到。考研因为频频的面试问题而没有时间,就业因为堆满的学习任务而不能尽心,所以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此外,同学在选择就业公司的时候处于迷茫状态。张学姐打比方说,比如我们在高考过后选择高校的时候,突然发现,我们知道的大学就那么几个,甚至还并不怎么了解。而这些知名大学,我们又不一定能考上。这在于同学对于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环境没有充分了解。endprint

另一位已经就业的学长说,我们缺的不是实力,我们缺的是资源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信息。因为并不知道很多公司,也并不知道人家的风格等等,选择公司并不是谁家看上去不错就进哪家,更重要的是要自己与公司的风格相契合,尤其是咱们学设计专业的。

很多的同学都表示,虽然有一些求职的中介公司,但还是对其表示怀疑态度。他们更希望的是能够有目共睹的,更加透明化的求职过程。

一些毕业生同学表示,他们对本项目十分感兴趣,不仅因为本项目立足于学校更加安全,还因为这样能够以自己能力为第一位的设计更得他们的心。还有同学表示,希望后期能够做成APP形式,也可以让同学自己进行创意简历的设计。

3.采访调查部分公司方面负责人对本科设计师的录取态度

我们了解到,还有部分的学生在学校里并不喜欢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社团活动,但是在某些设计方面却能表现出比较出色的成绩。但是因为缺乏比赛一类的活动承认,很少有公司能够录取他们,这就造成资源大大浪费。

某公司服装设计方面负责人称,现在我国的服装设计似乎只是出自一些大师之手,总共在设计服装的并没有多少人。不是因为没有设计师,也不是因为不需要这些设计师,而更是因为想要设计师的地方根本找不到设计师。就他们公司而言,他们已经在网络上发布了很多就业资料,但是慕名而来的只有寥寥几人,因为没有人看见。而且作为企业而言,他们也只能够在一些所谓的设计比赛中,看见一些比较亮点的设计师。但每次比赛出色的一共就那几个,需要设计师的服装公司太多,根本抢不过来。

也有一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很多拿着服装设计师本科毕业证的不一定就是好的设计师。你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否有实力拿到这个毕业证,所以你只能看他们的简历。但有的简历简单的不一定实力就差,然而在大公司大企业的海选第一轮,这些人是肯定要被刷掉的。可惜,但也无可奈何。

(二)针对调查结果进行的项目改进

1.个人应用

已有优秀成品,而并未找到岗位的优秀服装设计师。可将其设计图纸、设计理念等转交由本团队帮助其附上漫画、视频等带有故事性的广告。本团队致力于包装设计师的成品,以期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风格、特色等,更加直接地传达给公司、大众。为此,本团队将在微信平台、微博等处推出已成型广告,吸引大众及企业注意。并且通过打动大众从而打动企业,能够进一步为设计师带来实力保障。

已成产品的推出相对于一纸简历来说对企业、公司来说更具有可采纳度。而相对于关注新鲜感的大众来说,企业更关注实质性的作品。所以针对于给企业展示的可用故事型PPT等简便故事类型。既能吸引企业注意力,同时又能展示设计师设计能力。即使有些作品不足以成熟到可以立即投入市场,企业也可以从中看到设计师的闪光点。

后期本团队可开设APP服务,设计师本人可自行设计自己的作品广告。也可转交本设计团队设计,通过双方的更多交流从而打造出更优秀的作品。

本团队所在学校为以服装设计专业、纺织专业并称于全国的“皇家纺院”。优秀设计师、设计作品众多。同时,本团队源于学校,对于众多学子来说更拥有可信度。产品开发初期,将不收取费用,在开发完成,并度过一定试用期后将逐渐打开市场。

2.团体应用

配合一些服装展览等大型活动,转换传统枯燥T台氛围,转而将整场活动以故事的整体框架展现。能够更加吸引服装公司、企业以及大众的目光。

针對文学系乃至学校或者全国开展征文活动,采纳其中精彩创意。并予以采纳者一定奖励,低价收购创意,同时,推广本团队、学校以及贵公司知名度。

并且本项目实施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有效利用市场资源,实现共赢。推广文化市场,促进文化市场结合以求更好的传播服饰艺术与文化。

三、相关案例借鉴

(一)相似应用

1.应用优势分析

现在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求职软件比如说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等。很多的同学或失业者都能够在上面寻找到较多的招聘资源。有很多的招商处也可以在这些软件上发布招聘广告以求吸引更多的人才。并且这些APP基本在求职者方面处于O收费状态,针对招聘方虽有少部分收费但还尚能接受。并且很多的在校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软件在闲暇时间找到一些兼职来供给自己的零花等等。

2.应用缺陷以及本项目针对其的完善

类似于前程无忧等一系列招聘APP大都都以企业为主,很大程度上忽略应聘者的需求,并且也并没有详细地针对某一个职业进行细致的工作连接。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产品并不能够提供一系列的安全保障,给很多不法分子提供了漏洞。而我们的产品以应聘者为主,更针对性、直观性的对于应聘者的作品进行展示介绍,并为其以文字、漫画等方式附上很多更为有趣、直观地形式进行介绍。将应聘者作品进行归纳、整理以供招聘方选择,可以极大幅度展现创作作品价值,并将其直观表现出来。同时,我们将对招聘方进行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在确保招聘方信息安全、可靠的同时,也为企业更具针对性的推荐符合企业设计风格、运作风格等的应聘人员信息。并且也为求职者提供不同风格、类型企业、公司分类,以求有针对性应聘。我们的产品知识暂时将以服装设计类为主打目标,立足在服装设计为龙头专业的西安工程大学,优势更为明显。并且,目标精确,可深挖力度强,开拓空间大。本产品的文学设计可面向本校乃至本省学生进行征文等的募集。并对于被采纳者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在扩大了被采纳者自身知名度的同时,还可低价收购创意。并且能扩大本团队、学校以及贵公司的知名度。同时,本项目在运行运行过程中预期极大程度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打造新式传播。在令各使用者耳目一新的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感知中国文化魅力。

四、市场预估

(一)针对分析结果确定项目用户

1.目标用户endprint

目标用户:服装设计毕业生求职者;文学创意写手、导言等文学创作方面求职者;服装制造企业及公司。本团队先以此三类用户为切入口进行项目研究,后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开设其他专业求职栏目。以本校作为项目始发站,向各大高校呼吁建立本课题社团或创新团队。本团队着手于此,有利点更在于本校是以服装设计为龙头学科的西安工程大学。

2.用戶肖像

李某,22岁,父亲是某工厂工程师,母亲是某单位文秘。父母均在自身工作行业发展顺利,但对于服装设计等其他工作无甚了解。姑姑是公务员,其他家人均有一定稳定工作。2000-3000月薪。在某清新风平面设计公司做助理。专业是服装设计。求职心理:原本想出了校门就进入一家心仪的个性突出的服装企业当服装设计师。但苦于除了各国内排列前茅的几家大型服装公司外,对其他公司风格、类型等并不了解。也不懂得如何投递简历,寻求工作。而那几家大型公司,却感觉自己并不太够格。无奈间,经人事公司介绍进入一家清新风平面设计公司,进行广告海报等的设计。

(二)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市场估算

1.市场容量

(前期预估):3000名西安工程大学服装设计类学生;

300名西安工程大学纺织学院学生;

500名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学生;

1500名西安工程大学艺工学院学生。

2.计算依据

本项目立足点在西安工程大学,所以先以本校作为项目开展地。本校服装学院共有5000余人。大一对服装设计行业并没有明确的专业学习,所以排除大一1000余人,剩余4000余人。同时,学科内存在少部分学生本身希望变更学科、专业的(包含最后找工作希望不对口的学生)。通过调查基本处于全院学生的20%,按1000名估算,剩余3000名本校服装设计类学生。本校被称为“皇家纺院”。龙头学科除去服装设计还有纺织材料。纺织学科与服装设计学科关联性较大。跨学科难度较低。本校也存在部分纺院学生对服装设计较感兴趣。通过调查基本处在全院学生的10%,按200名估算。同时本校其他各学院均存在对服装设计感兴趣但后期被调寄至其他学科的。这类学生在全校按100名计,算在纺院学生内,总计300人。本项目还将对人文学科同学进行创意征集、文章收集等。对象为500名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同时,本项目创意收集、创意制作等,还将面对艺工学院编导、设计等专业。我校还在艺工学院为服装设计专业专设了服装表演专业。艺工学院专业都可与本项目对口,总计2000人。

综上所述,本项目市场容量约在6000人次。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
《线迹》系列服装设计
《黑白空境》系列创意服装设计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沉淀”系列服装设计作品
《南牖纳新》系列创意服装设计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电影中的服装设计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