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整体推进职业学校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实践和思考

2018-01-18朱士玉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33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质量管理

朱士玉

摘要:提升区域职业教育管理水平,要围绕质量管理要求,加强管理顶层设计,厘清管理角色定位,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体系,优化育人队伍素质能力,逐步推进规范、精细、特色管理。

关键词:职业学校;质量管理;整体推进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1C-0048-03

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职业教育必然更加注重内质提升,职业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加强管理,提质增效。近年来,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的目标和路径引领下,我们对整体推进区域职业学校管理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一、立足一个“质”字,加强区域职教管理顶层设计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从逻辑关系上看,质量是目标,管理是手段。职业教育与经济行为密切相关,引鉴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模式,推进区域职教质量管理的顶层设计。

(一)注重目标性

管理决策首要遵循的就是目标性原则。目标是组织在未来特定时限内完成任务程度的标志。从区域职业教育质量状况和未来需要出发,紧紧围绕服务学生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制定区域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核心目标,即构建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管理文化,同时制定围绕核心目标的四个维度指标,包括政校管理职能的厘清和协调度,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健全和落实的有效性,职业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和岗位胜任力,教育教学质量自我诊断和改进力,学生发展指标的实现度。

(二)注重标准性

推进职业教育标准化办学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家层面上已制定了包括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等在内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师专业标准、校长专业标准等共同组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江苏省也制定了现代化示范校、专业群、实训基地、智慧校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等一系列标准。这些标准是我们规范办学“不逾矩”的指南、依据和标尺,我们切实加以梳理并贯彻到指导职业学校加强质量管理的行为中去。

(三)注重系统性

将淮安市职教作为一个既开放又闭合的系统,重视输入(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设备、信息等)、输出(就业、社会满意度等)、转化过程(质量管理)、反馈(质量评价)的相互衔接。在全市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蓝图中,制定了“十三五”职教现代化规划,在全市现代职教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程的总领下,明确了现代化示范特色校、专业群、实训基地和智慧校园建设的进度表和路线图,为系统“输入”优质资源。同时,建立市、县(区)、校联动管理机制和创建督导机制,推动输入资源向优质输出的转化。

二、立足一个“协”字,厘清区域职教管理角色定位

区域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显证是:政校管理职能的互通和界定,管、办、评的分离。关键是要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在区域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建立上下联动、协调运行的机制。

(一)明确政校责任清单

长期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之间在管理上出现交叉、越位等现象,教育行政部门管了很多不该管或管不了的事情,一定程度上削弱和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的行使。因此,有必要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管理的理念,对政、校管理职能和管理范围进行梳理和界定,以责任清单的形式予以明确和公布,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企业等社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作用。

(二)发挥行政主导作用

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区域职教质量管理中,要当好“指挥员”,强化调查研究,明确重点管理领域,加大区域质量统筹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质量预警机制,编制区域职教质量年报;要做好“督查员”,健全区域职业学校质量管理督查考核机制,完善内涵建设督导机制,围绕突出問题,组织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要做好“领航员”,贯彻实施国标和省标,健全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对招生考试、专业建设、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整体设计,加强对各职业学校章程的指导、审核和检查,组织开展职业学校管理指导手册、管理规范的研制工作。

(三)发挥学校主体作用

学校是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质量管理的主体。在以人为本的区域职教管理理念指引下,推动学校主动更新管理理念,变管理为治理,职教现代化进程更加注重人的现代化;在区域职教管理规范化总章程下,推动学校主动梳理、细化、完善相关制度,建立适应现代职教发展需要、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在区域职教质量保障体系下,推动学校积极参与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内控机制,强化人才培养全程质量监控;在区域职教信息化总体进程中,推动学校主动加快信息化技术系统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立足一个“实”字,构建区域职教管理制度体系

加快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是构建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使命。要立足于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要求,着力推进区域管理制度标准建设行动,务实构建完善的区域职教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区域职教管理应该有个“总章程”,作为所属职业学校制度建设的“大纲”。比如,出台了“职业学校管理规定三十条”,为全市职业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提供了框架和准绳。学校章程是学校制度建设的基石和“母法”。在推动区域职业学校制度体系建设上,要“健全”,涵盖所有工作领域和工作环节;要“适用”,切合职业学校管理的实际需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显特”,体现职业学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特色;要“重行”,建立执行制度的机制,确保制度的执行力。

四、立足一个“能”字,提升区域职教队伍建设水平

职业学校治理能力的提升,关键取决于育人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打造这样一支过硬的队伍,要从“领队”“梯队”“团队”三个维度上加大培养和建设力度endprint

(一)“领队”培养

主要是培养“名校长”和“名教师”,培养一批管理和教學的领头羊、领头雁,引领和推动学校走出困境、实现赶超。我们也看到,我市职业学校那些经过技能大赛磨砺、专业实践锤炼的教师成为“业内名师”后,影响和带动了整个专业的建设。在校长这一“灵魂”的培养上,我们着手实施中职校长培育工程。主要面向全市中职学校校长、副校长和部分中层骨干,培育周期为两年。主要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职业学校发展对校长的要求,强化对校长学习能力、办学理念、专业能力、开拓精神的培养,培养一批善于学习、专业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富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引领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职校名校长”和后备力量。在育人和管理“中坚”的培养上力推名师培育工程。培养定位要高,要在省内有位置,成为省级学会、中心教研组的核心成员,要有在省级技能、教学、教研等方面的显著成果;培养路径要宽,要组织培养对象参加国内外高层次的培训进修,要完善省市名师工作室培养机制;考核评价要严,要制定名师培养考核方案,促进名师队伍快速成长。

(二)“梯队”培养

教师的成长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需要自省、自励、自觉,也需要外力的助推。要注重从整体上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帮助每一位职教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在区域范围内建立职业学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专业)骨干、市级学科(专业)带头人、职教名师五级培养体系,每一个层次的培养都要设定标准,进行考核认定,并且与绩效考核、职称评聘、岗位聘任等挂钩,形成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层层推进、不断提升的格局,让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有目标、有方向、有路径、有保障。

(三)“团队”培养

职业学校学科、专业多,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等改革都需要凝聚和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并且团队所创造的协作、交流、互动的环境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推动各职业学校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和特长,依托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创新工作室、创业基地等平台,组建由专业骨干领衔的技能、教研、创新、创业、课程开发等优秀教师团队,团队的建设有标准、有计划、有考核、有激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优秀教师团队标准,定期评选认定并发文公布,更重要的是要发挥优秀教师团队的作用。

五、立足一个“行”字,推动区域职教管理逐步优化

在贯彻教育部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和省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行动推进的原则、人文关怀的原则、优化手段的原则。

(一)分阶段推进

制定全市职教管理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三年的主题分别是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特色化管理。既层层递进、又相互衔接,每年推动学校围绕管理主题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管理,年终举行全市职业学校管理工作现场会,总结经验、展示亮点。

(二)借他山之石

组织职业学校校长到江浙沪管理先进职业学校考察取经,组织中职学校管理骨干到省内高职院校参观学习,借助宁淮职教合作平台推动跨区域管理工作交流。

(三)重文化育人

文化是学校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源泉,是学校精神家园所在,是一个学校传承发展的血脉。重视系统设计校园文化,凝炼学校核心文化,精选优秀文化进校园,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加强信息化管理

率先出台区域中职学校信息化标准,开展省级重点课题《地级市整体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将职业学校管理信息化列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和研究的重点,以信息化带动职业学校现代化,全面优化职业学校的管理。

责任编辑:章跃一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regional management leve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managemen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of management, clarify the role orientation of management, build a modern school system, optimize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education team, and gradually promote standardized, fine and characteristic management.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quality management; overall promotion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质量管理
档案管理在职业学校评估中的作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让管理更有效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