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疗效观察
2018-01-18王志坚
王志坚
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宝山医院儿科,内蒙古赤峰 024076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手足口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传染病,爆发性流行[1]。肠道病毒71型以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是引起患儿手足口病最常见的两种病原体。手足口病常见的发病人均为小于3岁低龄儿童,在患儿的手足部会出现呈红色的斑丘疹,口腔黏膜以及舌部等部位均会出现不同大小的小泡,造成患儿发生溃疡。为研究分析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疗效观察,选取该院3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为研究对象(2012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3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为研究对象 (2012年1月—2017年2月收治),所有患儿均符合我国卫生部制定的《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中关于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均合并头痛、嗜睡、呼吸循环衰竭、急性肺水肿等情况。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该次入选的30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儿各为15例。对照组患儿中男8例、女7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2.98±1.20)岁,病程 2~7 d、平均(3.90±1.03)d,临床分期:II期9例、III期6例;实验组患儿中男7例、女 8 例,年龄 5 个月~6 岁,平均(2.90±1.18)岁,病程2~6 d、平均(3.88±1.10)d,临床分期:II期 10 例、III期5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即甘露醇每间隔6 h给药1次、每次给药0.5~1.0 g/kg,利巴韦林给药 1 次/d、每次剂量 10~15 mg/kg、连续使用5 d,根据患儿实际情况给予其他对症治疗,如合并循环衰竭者提供酚妥拉明、多巴胺、米力农等血管活性药物,合并呼吸衰竭、肺水肿患儿给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等[2]。对照组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其中II期患儿给药 1 次/d、每次剂量 3~5 mg/kg、连续使用 3~5 d,III期患儿给药 1次/d、每剂量 15~25 mg/次、连续给药3 d。实验组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其中甲泼尼龙给药方法同对照组,丙种球蛋白给药1次/d、每次剂量1.0 kg/d、连续给药2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神经系统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等相关临床指标。应用NIHSS表对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害程度进行评价。
1.4 疗效判断
无效:治疗后,患儿相关临床症状并无改善,诊治加重,影像学检查结果并无好转。好转: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但影像学检查显示有不同程度后遗症。治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结果正常[3]。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予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儿中,1例无效,8例好转,6例患儿痊愈。对照组患儿中,4例无效。可得,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显著低于实验组有效率(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患儿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经过对应的治疗后,实验组神经系统恢复时间为(2.10±1.28)d 显著少于对照组恢复时间(3.02±1.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分别为(6.67±1.60)分与(6.35±1.6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NIHSS评分为(5.20±1.52)分显著高于实验组评分为(4.20±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度较高的疾病。肠道病毒71型以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是引起患儿手足口病最常见的两种病原体。在临床治疗中,手足口病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春秋季节是手足口病最易发病的时期,每年7月左右是手足口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手足口病常见的发病人均为小于3岁低龄儿童,在患儿的手足部会出现呈红色的斑丘疹,口腔黏膜以及舌部等部位均会出现不同大小的小泡,造成患儿发生溃疡。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并无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药物,一般均采用保守的抗病毒治疗。手足口病症状可分为普通型和重症,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可能引起患儿出现肺出血以及神经性肺水肿,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4]。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主要由于肠道病毒71型引起,具体治病机制尚未明确。丙种球蛋白主要应用于预防麻疹或传染性肝炎等,治疗病毒性疾病疗效显著,能够中和病毒,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甲泼尼龙为一种糖皮质激素,能够启动转录过程,合成酶蛋白[5]。大剂量甲泼尼龙能够在神经系统产生免疫抑制作用,保护神经中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保护细胞膜。在该次研究中,实验组神经系统恢复时间为 (2.10±1.28)d显著少于对照组恢复时间 (3.02±1.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显著低于实验组有效率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疗效较为理想,能够显著减少患儿神经症状恢复时间,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