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诊断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

2018-01-18涛,杨

吉林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疝的疝囊腹壁

冯 涛,杨 勇

(阳山县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3100)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被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1-2]。其中斜疝发病率较高,占腹股沟疝的95%,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15倍。严重腹股沟疝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但是不同类型的腹股沟疝术式不同,且疝内容物性质也不同,所以对腹股沟疝的超声医学诊断被认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近年来我院使用超声对腹股沟疝进行了诊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7年6月至我院进行腹股沟疝治疗的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确定诊断,其中男80例,女5例,年龄10~82岁,平均(53.24±4.32)岁。

1.2 方法

1.2.1研究方法:所有患者来诊后使用日立HI VISION Preirus(二郎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使用7.5~10 MHz的高频超声探头。患者取仰卧位,将外阴部和腹股沟区域充分暴露,首先将探头扫查腹股沟区,以确定疝的发病部位,并确定疝囊的外形、走向与腹股沟韧带和精索的关系。然后探头向上寻找疝囊和腹腔联通部位,观察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再扫查阴囊,检查疝囊与阴囊的关系。然后嘱患者屏气或者进行站立位的扫查,观察疝囊内容物的滑动情况和回纳情况,并注意与患者健侧腹股沟相对照扫查。

1.2.2分析指标:观察、分析及统计85例腹股沟疝患者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以及相关的超声声像图表现。

2 结果

2.1超声检出情况:85例腹股沟疝患者中超声检查检出83例,检出率为97.65%。其中腹股沟斜疝82例,直疝3例,斜疝右侧62例,左侧15例,双侧5例,9例伴嵌顿,8例合并睾丸鞘膜腔积液,4例为复发疝。直疝中1例伴嵌顿,1例合并睾丸下降不全。2例漏诊病例均为右侧斜疝并隐睾,术前超声检出隐睾,但漏诊斜疝,漏诊率为2.35%。内容物52例为大网膜,32例为肠管,1例为肠管及卵巢。

2.2超声影像学特征:超声总体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于腹股沟区、大腿根部前方以及阴囊上方探查到包块,包块性质有无回声、低回声、囊袋状稍高回声以及混合性回声。

图1 Valsalva动作后斜疝内容物活动变化情况

图2 直疝血流图

图3 斜疝内容物为网膜

图4 斜疝内容物为肠管

斜疝:局部腹壁增厚,疝门直径<3 cm。Valsalva动作后可见疝内容物出现活动变化,见图1,而负压增大时疝囊内侧能够探及腹壁下动脉,其后方可见精索静脉的信号,但疝内肠壁血流信号稀疏甚至消失。

直疝:局部腹壁可无明显变化,疝门直径超过4 cm,疝如的肠壁可随腹压增加而变薄,但是层次清晰可辨,囊内可见少量液性暗区。疝囊外侧可探查到腹壁下动脉,同时肠壁能够检查出少量的血流信号,外前方可探查到精索静脉信号,但是Valsalva动作后疝内容物变化不明显,见图2。

疝内容物为网膜:超声显示为无包膜的稍高团状回声,其形态与疝囊形态基本一致,回声内部和周围无彩色血流信号,见图3。

疝内容物为结肠:疝出的肠壁较厚,超声下显示肠壁模糊,肠袢呈现为可蠕动的迂曲管道状回声,可伴随也行无回声、肠内容物,或者气体样回声,见图4。

3 讨论

腹股沟疝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其中老人发病更高,这是因为导致腹股沟疝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腹壁肌肉强度降低,而腹内压力突然增高,腹腔内容物突破腹壁肌,进入血管、精索、子宫圆韧带等结构组成的通道中[3-4]。而老年人因为肌肉萎缩,而导致腹壁薄弱,因此更容易发生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在青壮年中发病率较高。腹股沟疝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可复性疝、滑动性斜疝、嵌顿性疝以及绞窄性疝[5-6]。如果腹腔内容物进入疝囊发生嵌顿或者绞窄,则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7-8]。

既往腹股沟疝的诊断大多数是依靠医生的经验,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分析以及查体进行确诊,但是部分患者疝气比较小,或者合并其他疾病,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9-10]。本次研究利用高频探头对85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发现85例患者中超声检查检出83例,检出率为97.65%。其中腹股沟斜疝82例,直疝3例,斜疝右侧62例,左侧15例,双侧5例,9例伴嵌顿,8例合并睾丸鞘膜腔积液,4例为复发疝。直疝中1例伴嵌顿,1例合并睾丸下降不全。2例漏诊病例均为右侧斜疝并隐睾,术前超声检出隐睾,但漏诊斜疝,漏诊率为2.35%。内容物52例为大网膜,32例为肠管,1例为肠管及卵巢。说明超神诊断腹股沟疝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这是因为腹股沟疝是由疝门、疝囊、疝内容物和疝被盖所组成,各个部分在超声下所显示的程度不同,而不同的疝内容物也有不同的超声特点,因此直疝和斜疝可以通过组成疝各个部分结构的特点进行区分。而直疝和斜疝的区分,主要包括包块形态、疝内容物、疝囊下降部位、腹壁下动静脉与疝囊位置区分几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本次研究的85例腹股沟疝患者,直疝和斜疝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均为100%,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对腹股沟疝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并能够为确定腹股沟疝类型及其内容物情况提供可靠依据,为普外科手术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超声检查医生必须熟悉并掌握腹股沟部位的生理结构,以及直疝、斜疝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这样才能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1] 高伟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4例无症状腹股沟疝[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73.

[2] 武敬平,郭丹丹,王 瑛,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22例无症状腹股沟疝[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1,25(3):173.

[3] 余婷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腹股沟疝70 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12):1286.

[4] 杨 林,向慧娟,周 佩.超声对腹股沟疝的鉴别分型诊断与其病因学关系的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14):260.

[5] 景文英,樊雪霞,戚秋娟.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包块中的诊断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839.

[6] 许云峰,蒋海燕,胡慧勇,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睾丸附件扭转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3,10(4):322.

[7] 杨 林,向慧娟,周 佩.超声对腹股沟疝的鉴别分型诊断与其病因学关系的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4):260.

[8] 余方芳,林小瑜,周秀萍,等.高频超声在不同类型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2,4(24):371.

[9] 罗玉群,岳文胜,顾 鹏,等.腹壁下动脉与多因素综合分析在超声鉴别诊断腹股沟疝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9):819.

[10] 唐 华,郭瑞君,蒋鹏程,等.腹股沟区不典型包块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价值[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11(4):290.

猜你喜欢

疝的疝囊腹壁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分析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再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150例分析
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