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并联系统分布预测控制

2018-01-18张舒展赵东亚朱全民

自动化仪表 2018年1期
关键词:回水温度燃气锅炉控制算法

张舒展,赵东亚,朱全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0 引言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DMPC)是为了避免控制器计算负担过重而提出的一类新型预测控制方式[1-3]。过程网络按照结构分解后,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的连接形式[4-6]。并联系统,例如全混流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ing tank reactor,CSTR)乙醇生产过程控制系统[7-9]。其特点是各个子系统之间都存在信息和能量的耦合,在工艺和结构上存在干扰与竞争,其状态矩阵为全系数矩阵,优化问题需要考虑竞争关系。目前,关于并联系统分布式预测控制问题的研究鲜有报道。

本文结合并联系统物理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并联系统生产过程的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考虑了并联系统的竞争性耦合,保证了优化问题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以燃气锅炉供暖系统为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 问题描述

并联系统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包含N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有一个DMPC,并具有对应的子系统控制律uN。每个子控制器之间通过控制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系统的控制目标是使每个子系统输出跟踪设定值,并实现系统整体最优控制。

图1 并联系统物理模型图

并联过程的特点是每个子系统与其他各子系统的输入存在耦合。

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为:

定义1 若子系统i与子系统j在整个系统中并联于同一条总线,在满足常规约束的同时,由于总线资源一定,则||ui||+||uj||≤||u||称为竞争性耦合的线性约束。

对于传递函数矩阵,可以采用传统的集中式预测控制。当子系统较多时,会导致控制器计算负担过重。分布式预测控制通过多个控制器协调工作,可较大程度地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考虑Na个子系统及参考目标的动态方程如下:

xi(k+1)=Aixi(k)+Biui(k)i∈Na

(1)

式中:xi∈Rn和ui∈Rm分别为子系统i(参考目标)的可测状态和控制输入;Na为指标集。

在k时刻,各子系统i的成本函数为:

(2)

式中:zij为第i个子系统与第j个子系统的状态预测偏差;zir为第i个子系统与第r个子系统的状态预测偏差;uir为第i个子系统与第r个子系统的输入预测偏差;Pi(k)为终端权重矩阵;Qi(k)和Ri为相应的局部权重矩阵。

(3)

全局权重矩阵R=diag{R1,R2, …,RNa}∈RmNa,Q(k)=GW(k)GT∈R(Na×Na),其中,G=[G1,G2,…,GNa]∈Rn(Na×M)为指定的全局通信耦合关系矩阵,G′=[gpqIn]∈Rn(Na×Mi),W(k)=diag{W1(k),W2(k),…,WNa(k)}∈Rn(M×M)为k时刻的全局权值矩阵。

(4)

(5)

第i个子系统的状态方程可表示为:

(6)

整个过程可以由状态方程(7)和输出方程(8)描述:

(7)

(8)

式(2)、式(7)和式(8)表明了并联结构中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

2 分布式预测控制设计

在分布式预测控制中,采用以下条件(即终端约束条件)来保证系统稳定性:

(9)

式中:εi(k)和Pi(k)分别为待定的标量和终端控制律;Si为满足diag{S1,…,SN}≥G的任意正定矩阵;xi和uir分别为子系统i的状态和输入约束集。

令Ωi(N|k)={xi(N|k)}表示子系统i在k时刻的终端约束集。

(10)

(11)

由于各子系统通过求解优化问题来计算当前时刻的控制输入,因此,设计预测控制器需要保证优化问题在任意时刻都有可行解[10-19],即递归可行性。

定理1 针对并联系统(1),在式(9)的约束下,设计式(11)的控制率。如果式(10)在k=0时刻可解的条件下,对给定有限时域T>0,基于并联系统的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在任意k>0时刻收敛。

上述定理保证了优化问题的递归可行性和多子系统的闭环稳定性,即保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基于以上结论,为各个子系统设计如下分布式预测控制应用算法。

3 并联燃气锅炉供暖系统仿真

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本文选择了燃气锅炉供暖系统这一并联过程进行仿真。系统简化物理模型如图2所示[19-21]。

图2 系统简化物理模型图

动态特性分析如下。

单独考虑用户1时,有:

c(uik)ΔT=cQ1(Tin1-Tout1)

(12)

Rn1c(u1k)ΔT=Tin1-Tout1

(13)

经过拉式变换,得到:

Tin1(s)=csΔTRnu(s)+Tout1(s)

(14)

设Kn=ckΔTRn,得到:

Tin1(s)=Knu(s)+Tout1(s)

(15)

整体考虑用户室内散热,可以得到二次网供水、回水的热量损失等于室内空气及墙体热量获取和窗口热量散失。

(16)

(17)

(18)

本文以二次网回水温度为被控量,传递函数为:

(19)

以上公式中:Q1为二次网流量;Tin1、Tout1分别为用户1二次网进水与回水温度,Tout1=T1;ΔT为一次网供水温度与回水温度之差;M为室内物质总体加权质量;c′为室内物质总体加权比热;r1为窗口传热系数;S1为窗口散热面积;T′为室外温度。

根据供暖系统二次网回水温度,进行模型参数识别试验,测量得到回水温度数据。多次采集温度数据并取平均。

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将温升曲线离散化,求出阶跃响应曲线,建立预测模型。系统以二次网回水温度为被控量,以双通阀开度为控制量,采样周期Ts=500 s,采样长度N=100,预测长度P=25,控制时域M=1。如果采用分布式预测控制,对20组子系统进行仿真,前两组子系统的分布式预测控制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分布式预测控制仿真结果图

从图3可以看出,两个并联用户都可以较快地达到需要的温度,两者区别仅仅在于控制作用不同,控制效果几乎相同。由此可见,该分布式预测控制对于这类并联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算法计算时间为1.35 s。如果采用PID控制同样的系统,前两组子系统的PID控制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PID控制仿真结果图

并联过程的分布式预测控制采用PID控制算法,算法计算时间为2.04 s。如果采用集中式预测控制同样系统,前两组子系统的集中式预测控制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集中式预测控制仿真结果图

分布式预测控制与集中式预测控制性能相当,但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的计算时间为1.86 s,比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的计算时间长。

4 结束语

并联系统是过程连接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本文针对并联系统的全系数耦合与线性约束问题,研究了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根据并联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输出与各子系统输入竞争性的特点,采用迭代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解决了并联系统的全系数耦合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并联系统分布式预测控制器算法。根据其迭代计算条件,得出各子系统竞争性的平衡关系。在优化问题中考虑了线性约束,保证了优化问题的递归可行性和整个系统的闭环稳定性。通过对燃气锅炉供暖系统的仿真[20-22],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CHIN S J,BADGWELL T A.A survey of industrial model predictive:Live control technology[J].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2003,11(7):733-764.

[2] CAMPONOGARA E,JIA D,KROGB B H,et al.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J].IEEE Control Systems,2002,22(1):44-52.

[3] 王柏萍,李少远,邹涛.预测控制中的稳态目标优化策略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31(6):1429-1431.

[4] DONG J,BRUCE H K.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C]//Proceedings of the 2001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USA:IEEE,2001.

[5] 张少是.预测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9.

[6] 席裕庚,李德伟.预测控制定性综合理论的基本思路和研究现状[[J].自动化学报,2008,34(10):1225-1233.

[7] 邹健.智能预测控制及其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3.

[8] 王伟.广义预测控制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9] 席裕庚.预测控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1.

[10]陈虹,刘志远,解小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现状与问题[J].控制与决策,2001(16):385~391.

[11]杜晓宁,席裕庚,李少远,等.分布式预测控制优化算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2,19(5):793-796.

[12]THOTLA S,MAHAJANI S.Selectivity engineering with reactive distillation[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9(87):71-82.

[13]XU F,LUO X L,WANG R.Design margin and contro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unit regenerator unde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J].Control Engineering,2014,7(11):79-81.

[14]李平,任朋辉.工业串联系统的多约束广义预测控制[J].化工学报,2010,61(8):2159-2164.

[15]席裕庚,李德伟,林姝.模型预测控制—现状与挑战[J].自动化学报,2013,39(3):222-236.

[16]BALDEA M,DAOUTIDIS P,& NAGY Z K.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of integrated process systems[C]//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2010.

[17]MA Y,KELMAN A,DALY A,et al.Predictive control for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s with thermal storage[J].IEEE Control System Magazine,2012,32(1):44-64.

[18]JIA Y B,LIU X J.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of wind and solar generation system [C] //Proceedings of the 33rd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2014.

[19]沈坤.连续反应搅拌釜及其并联系统预测控制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10):89-91.

[20]王月.浅析燃气锅炉作为采暖热源的优劣[J].煤炭工程,2007(10):89-91.

[21]王峥.燃气锅炉供热系统节能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4.

[22]刘兰斌,付林,李京美.一种燃气锅炉运行调节方式的探讨[[J].暖通空调,2009,39(2):148-152.

猜你喜欢

回水温度燃气锅炉控制算法
吸收式换热系统的设计模拟与分析
柴油机回水温度对燃烧过程影响试验研究
试探讨燃气锅炉余热回收工程技术
燃气锅炉检验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药厂蒸汽凝结水池中的余热回收利用
基于ARM+FPGA的模块化同步控制算法研究
一级管网回水温度对集中供热系统的影响
浅谈燃气锅炉的节能运行管理
高精度位置跟踪自适应增益调度滑模控制算法
门头沟区医院燃煤锅炉改燃气锅炉安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