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2018-01-18王爱红
王爱红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濮阳 457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能够有效缩短城乡的发展差距,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优势,全面提升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因此,探究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营模式
1.1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是指将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体,通过构建龙头企业——农户——生产基地——市场的组合方式,实现对农业经济的带动和引导,形成围绕一种农产品的生产——供应——销售的生产模式,因此,这种模式也被称为“订单农业”,即企业与农户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签订合作的合同或契约,实现对双方行为的有效约束,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提升经济效益的发展目标。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具有资源上的优势。龙头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大,大多拥有雄厚的资本,具备自己的生产基地,能够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条龙,有利于加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第二,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拥有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入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农机设备,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率。第三,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具备管理经验上的优势。龙头企业通过将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农民,使其应用到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壮大[1]。
1.2 合作社经营模式
合作社经营模式属于较为先进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形势,农户可以自主成立合作社,且不需要签订任何合同和契约,构建独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从购买原料、生产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都能够实现独立经营,突破了组织形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限制,能够有效减少利益损耗,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合作社经营模式对合作社的投资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实现农业合作社的一体化经营,加入合作社的农户需要具备一致的经营和发展目标,农户既是生产者,又是社员和股东,能够有效激发农户的生产动力,有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实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2]。
1.3 中介组织联合带动模式
中介组织联合带动模式是指将中介组织作为连接农民和企业的纽带,实现规模化效应,将分散经营的土地进行集中管理,为农业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提供优质的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标。实际上,中介组织联合带动模式是对龙头带动模式的改进,通过签订三方契约(龙头企业、中介、农民),提升契约的完整性,降低单方面毁约事件的发生概率,实现降低农业产业化内部交易成本的目的。中介组织作为中介联合带动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通过加强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实现降低交易损耗的目标[3]。
2 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2.1 农业基础薄弱
基于新农村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依旧严峻。其原因由以下2点:第一,我国政府长期重视工业和商业发展,忽视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的财政支出不足,使得农业的发展处于相对滞后阶段。第二,我国农业科技的推广效率较低,由于不能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使得农产品的转化率较为低下,农产品的产销不对等,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限制了农民经济收入的进一步提升[4]。
2.2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是限制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受城乡分割二元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部分农民为了提升收入水平,选择进城务工,但仍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弊端,农民工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益,同时也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2.3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受小农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具有单一性的特点,大多数农民将种植业作为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较为落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对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由于城市的下岗人数不断增加,为了缓解再就业的压力,对农民工进城务工进行了限制,减少了农村的劳动力输出,限制了农民经济收入的进一步提升。
3 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对策
3.1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第一,政府应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鼓励实力较强的企业加入到农业产业化的建设过程中来,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壮大。第二,政府应加大财政的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通过减免税收和补贴的方式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对农村合作社等组织的农资购买予以一定的财政补贴。第三,政府应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宣传力度,加强政府对农业发展的引导,在农民和企业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提升农民的合作经营意识,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前提条件。
例如,湖南省衡阳市为了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模,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出台了《2017年农业产业化项目扶持实施方案》,设立专项资金13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基于对本市龙头企业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确定本次重点扶持的领军型龙头企业10个、成长型加工龙头企业15个,且规定所扶持企业主营业务为粮食、畜禽、油料、蔬菜和茶叶五大主导产业及特色水果和水产等特色产业。通过这种方式,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发展资金,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对本市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同时,该市在各县申报、考察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考查组进行实地考查,依据企业的申报材料对企业的发展等级进行打分,择优确定项目和扶持金额,上报市政府审批,审批通过后,由市政局发放扶持资金。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确保了扶持资金的应用效率,在促进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拓展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模。
3.2 推广农业科技
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推广农业科技,引进农业科技人才,能够对农民的产业化经营提供科学的指导,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第一,应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力度,由政府聘请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进行面对面交流,形成农业产业化链条,为农业产业化规模的扩大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二,应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通过加强农民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获得农业生产技术的支持,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保驾护航。第三,应着力提升农民的文化程度,完善农业科技队伍建设,组织农业科技相关内容的培训,提升农民的知识素养和劳动技能,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良好前提。
例如,湖北省某市建立了集水稻种植、生猪养殖、丘岗地油茶、花卉种植、乡村旅游、农产品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链条,有效提升了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该市投资210多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标准厂房区32万m2,有效提升了该农业科技园的产业承载力。此外,该市实施绿色高产高效模式,年绿色和有机优质稻总产量50万t以上,新造油茶林近3333hm2,成立8hm2以上的油茶公司企业和36家合作社,建立蚕桑种植基地33.3hm2,无公害蔬菜面积2.28万hm2,培育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3A级景区1家,年营业收入3.08亿元。通过对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建立完善的农业科学园,有效推动了该市的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3.3 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
我国的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和气候自西向东呈现不同的特征。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资源的影响较大,因此,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建立在对我国各区域的水土资源、气候条件、地势特点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域的优势,因地制宜的规划农业生产结构,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形成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引领,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与当地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的协调,加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实现增加人民经济收入的目的。如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具有资本、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政府应因势利导,引导东部地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例如,贵州市为了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因地制宜的对本市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调整为2∶3,将蔬菜种植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由于贵州没有高温酷暑,病虫害较少,蔬菜无需喷洒农药,蔬菜安全品质好,属于绿色无公害食品。2017年春季,贵州市的蔬菜种植面积达87.16万hm2,既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绿色无公害产品,又促进了农民的收入增加,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的。同时,贵州水资源丰富洁净,通过开发利用从地下水自流出的天然冷水资源进行冷水养鱼,引进和培育冷水鱼养殖开发经营主体,鲟鱼、三文鱼、娃娃鱼等特种养殖增长迅速,创造了巨额经济利益,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4 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过程中,通过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能够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推广农业科技,有利于促进农业资源的有机整合。此外,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生产机构,也能够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上述方法。
(收稿:2017-12-07)
参考文献:
[1]黄加云.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7,(04):240.
[2]李佳璐.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22):141.
[3]李博.河南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增收策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1):151-157.
[4]闫磊,朱文.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J].农村经济,2016,(02):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