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黑疫诊治
2018-01-18贾存花
贾存花
(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茫曲镇兽医站813199)
羊黑疫是感染各年龄段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毒血症,其主要特征是肝脏坏死,故又称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患该病的羊只由于羊皮下血管充血以致皮肤发黑,所以本病俗称黑疫。春夏季是本病高发季节,多数病羊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对本病的诊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病原学
本病的病原是B型诺维氏梭菌,又称为水肿芽孢梭菌,与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的病原一样同属梭菌属,革兰染色呈阳性。该菌为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严格厌氧,可形成芽孢,不产生荚膜,组织中常常单个或成双存在,少数3~4个连成短链,周身具有鞭毛,可运动。依据其分泌的外毒素类型可分为A、B、C型。主要分泌的a、g、e、d4种类型的外毒素是A型菌,B型菌则产生a、b、h、x、q5种外毒素,C型菌没有病原学意义,这是由于C型不产生外毒素。本病主要感染2~4岁且营养状况好的绵羊,也可感染山羊。
2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发生于低洼、潮湿地区,且与肝片吸虫流行密切相关,春夏两季多发。本病山羊和绵羊均可感染,但以2~4岁且营养状况好的绵羊多发。羊群换地放牧时一般由于误食被污染的草料或饮水感染本病。本病原菌广泛存在土壤中,且可以存活较长时间。健康的羊一旦误食被病原菌污染的水和草料后可导致本病梭菌的芽孢经由胃肠壁进入肝脏。若健康的羊只未感染肝片吸虫,肝功能一切正常,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芽孢不能转变为繁殖体,因此,芽孢在肝脏内潜伏下来。若肝片吸虫感染正常羊,引起肝脏坏死,氧化还原电位降低,肝脏内芽孢由潜伏状态立即转变为繁殖体,分泌毒素,毒素经由血液循环扩散,造成组织器官和神经细胞损伤,引起羊休克死亡。肝片吸虫与本病的暴发有直接关联,是本病预防的关键。
3 临床症状
羊感染本病表现为发病急促,病程较短,大多数羊突然发病死亡,部分病程稍缓的羊可拖延1~2d,临床症状不明显。该病可在各个年龄的羊只之间传播,死亡率高达90%以上。患本病的羊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至40℃以上,不喜饮食,反刍减少,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离群,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卧地不起,一般拖延1~2d就呈俯卧姿势死亡。有的羊口流泡沫,腹痛,昏睡,死前没有任何挣扎。有的患病羊凌晨发现已经僵死在圈中,而前一天晚上并无明显症状。
4 病理变化
患病羊只皮下静脉可见显著充血,皮肤呈暗黑色。本病典型的病变为肝脏充血肿胀变大,肝表面和肝实质内有圆形或不整圆形、数量不等的坏死病灶,坏死灶界线清晰,大小如鸡蛋,直径可达2~3cm,呈灰黄色,界限明显,质地脆,切面呈半圆形,该病理变化是十分重要的诊断依据。左心室心内膜下出血;胸部皮下组织水肿,胸腔内出现粉红色积液;浆膜腔渗出黄色液体,空气中易凝固,腹腔液略微发红;小肠黏膜和真胃幽门充血出血;脾脏上分布出血点,并出现轻微肿胀;胆汁稀薄,胆囊肿胀;羊胃和小肠有出血性炎症,大网膜出血,浆膜潮红色。
5 疾病诊断
依据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断,但如需确诊还要通过实验室诊断。
5.1 病料镜检
本病镜检的病料为肝脏坏死边缘与健康组织相邻的肝组织,此外病料也可以用病羊心血或脾脏等材料。收集病料后对其进行染色,镜检,观察到两端钝圆,粗大的病原菌,显微镜下可见单个或两两排列,偶见3~4个菌体形成短链。
5.2 分离培养
B型诺维氏梭菌为厌氧菌,因而进行分离培养较困难。实验室分离培养该菌要求在羊病死后及时采集新鲜病料,划线接种,严格厌氧环境下进行分离培养,同时保证无污染。由于该菌芽孢可能在正常脾脏和肝脏等组织中潜伏下来,因此,本病要确诊必须结合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综合分析和判断。
5.3 动物接种
将病料悬液按一定剂量肌肉注射豚鼠,24h内豚鼠相继死亡,剖检死亡的豚鼠可见接种部位有明显水肿,腹部皮下组织呈玫瑰色胶样水肿,厚度约为 1~2cm。
6 疾病防治
由于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本病主要采用预防为主,采取以下措施: (1)由于肝片吸虫与本病暴发相关,因此,要每年两次定期进行驱虫,一次于冬末春初由舍饲改为放牧,另一次于秋末冬初由放牧转为舍饲; (2)在经常暴发该病的地区定期接种五联疫苗(羊肠毒血症、羊黑疫、羔羊痢疾、猝击和羊快疫),按每只羊5ml的剂量肌肉或皮下注射,一般免疫接种两周后即具有对本病免疫力,可持续半年之久; (3)在羊黑疫高发季节,羊群如果要放牧饲喂一定要避开潮湿低洼地区,同时注射羊黑疫血清-羊疫清,搭配头孢,连用1~2d,提前进行预防;(4)针对病死羊尸体进行深度填埋或烧毁,其接触的场地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此外,对于病程稍缓的病羊治疗可以采用80~160万单位的青霉素进行肌肉注射,每天两次。也可用50~80ml的抗诺维梭菌血清,肌肉或皮下静脉注射,连用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