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羊梭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策略
2018-01-18柳发寿青海省湟中县多巴镇畜牧兽医工作站811601
柳发寿(青海省湟中县多巴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811601)
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使自然界中的羊群越来越多,羊梭菌性疾病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大,而且这种传染不同于传统感冒、发绕,其严重的病毒性可致羊群死亡。这不仅威胁羊群生命,还会对养羊业经济发展造成损失。因此,了解羊梭菌性疾病的基本情况,把握好病症的防治措施对养羊户来说十分重要。本文先对羊梭菌性疾病的种类进行具体分析,再对这些具体情况提出防治措施。
1 羊梭菌疾病的情况分析
羊梭菌疾病属于急性传染病,羊群感染到这种疾病一般会出现突然死亡的情况,偶尔情况会出现运动功能失调,腹部膨胀肿大等,病羊最后极度衰竭、昏迷数小时后死亡,很少有痊愈情况。该病包括羊快疫、羊猝狙、羊黑疫症、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1]。
1.1 羊快疫
羊快疫疾病是从幼小绵羊食用了被芽孢污染的饲料,消化道感染病毒,免疫力下降。感染该病毒的病羊不喜群居、爱好独处、看起来精神不佳,该病发病突然,病程较短,真胃呈出血性、炎性损害。
1.2 羊猝狙
羊猝狙是以急性死亡为特征、伴有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羊猝狙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多发生在1~2岁绵羊身上,感染此病的小羊会突然死亡,偶尔出现病羊掉队、卧立不安、痉挛情况。该病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又称软肾病、类快疫。
1.3 羊黑疫症
羊黑疫症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又被称为传染性坏死性肝炎。主要发生在肝片吸虫流行的低洼潮湿地区。感染该病的病羊会突然死亡,多为突然发生。偶尔会有厌食、呼吸困难、行动不稳、眼黏膜充血、肛门流血等症状。
1.4 羊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是魏氏梭菌产生毒素引起的绵羊急性传染病,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消化道、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感染该病的绵羊会以抽搐的方式死去和在昏迷中死去两种方式。感染该病的绵羊出现小肠出血、肺脏出血、水肿、松软等情况。
1.5 羔羊痢疾
羔羊痢疾就是刚出生的小羊仔剧烈腹泻、小肠发生溃疡,这是羔羊的肠毒血症。感染此病的羔羊会出现呼吸加快、严重下痢、四肢瘫痪,体温严重下降情况,最后脱水而死。
2 预防与治疗措施
该病经消化道传染,多发生年龄为2岁,且多发生在绵羊身上,多于夏秋季节发生,此时气候变化大,昼夜温差大,阴雨连绵致使环境潮湿,健康的羊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变化。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防治[2]。
2.1 注射疫苗
群居动物感染疾病的概率较大,每年都必须定期给羊群注射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苗或羊快疫、羊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菌苗,注射疫苗的羊不论大小、品种,在其皮下或肌肉注射5ml即可。
2.2 场内清洁和隔离
在圈养要加强对羊的养护管理,羊圈内最好保持通风干燥,注意环境变化,控制好场内温度、湿度,保持羊圈内通风、干燥,羊皮肤容易受到金属、石头等坚硬物的伤害,因此,可使用木质栅栏,避免羊受伤造成皮肤感染病毒。羊群养殖应与其他牲畜分开饲养,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染,对羊圈定期消毒,较少微生物的繁殖。
2.3 隔离和紧急接种
该病传染范围扩大时需将健康的羊转移场地喂养,转移到地势高、环境干燥的地方,可防止更多的羊被感染。有时健康的羊和病羊居住在一起可对未传染上疾病的羊进行紧急预防接种,给每只羊喂养2%的硫酸铜,每只羊100ml,10%石灰乳50~100ml口服,连用1~2次。对被污染的圈舍和场地、用具,用3%的烧碱溶液或2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病羊尸体及排泄物埋藏在地下深处,严禁剥皮使用[3]。
2.4 选择食物饲养
在牧区夏初发病时应减少抢青,避免羊吃到谷物;秋末发病时应尽量到草黄较迟的地方放牧,秋天寒冷时避免让羊群吃到霜冻食物。农区应针对诱因,减少或暂停抢茬,该病传播途径是消化道,需要减少多汁饲料的喂养[4]。
此外,羊快疫、养猝狙、羊黑疫病病程较长,可用抗生素类,羔羊痢疾时可及时治疗。该病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健康羊被感染几率大,由于此病发病死亡快,在一个羊圈内,生前难以区分健康羊和生病羊,加大诊断难度,病程短往往还未及时治疗,即使能检查出病羊情况,病羊已无生存希望,因此,在平时喂养、管理过程中要加强防疫措施。
羊梭菌性疾病的发病与羊饮食健康、生存环境、饲养管理等条件息息相关,在对该病菌进行防治时,要摈除守旧理念,改善和优化管理方式,运用科学的预防、治理措施,提高羊群免疫力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羊群健康,有效减少羊群感染上羊梭菌性疾病,确保羊群养殖的长足发展。
[1]冯大军.春防羊梭菌性疾病[J].农村科学实验,2013(4):29.
[2]王天坤,姚学军,赵长光,等.羊梭菌性疾病的防治[J].当代畜牧,2013(36):136.
[3]刘惠芳,连亮亮,杜娟.绵羊梭菌性疾病的诊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3(11):122,124.
[4]文艺.羊梭菌性疾病防治试验报告[J].畜牧兽医杂志,200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