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谷子新杂交种张杂谷16号

2018-01-18

种子 2018年5期
关键词:杂谷瘟病区域试验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不育系的选育

张杂谷16号的母本A 2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所自育的光温敏不育系“821”与谷子不育系1066 A的杂交后代,经过6代自交选育而成。该不育系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强。该不育系的育性受核单基因控制,隐性表现为不育,显性可育,常规谷子的这一基因性状均为显性,杂交后可使其恢复育性而作为恢复系。母本A 2的特征:幼苗为黄色,拔节后苗色变为浅绿色;茎高为75.5 cm,植株较矮,便于制种田授粉;穗长为20 cm,大头穗型,千粒重2.6 g,生育期春播115 d,夏播85 d。该谷子不育系A 2于2014年3月取得植物新品种权授权,品种权号CNA 2080686.6,公告号CNA 004395G。

1.2 恢复系的选育

张杂谷16号的恢复系“复1×5号父”在2005年选用适应性广的高抗谷瘟病材料“复1”与我所选育成功的抗除草剂恢复系“夏谷5号父”进行杂交,得到“复1×5号父”F1代。2007年在其F3大群体中选育出优质、抗旱、适应性广、抗谷瘟病、抗拿捕净的“复1×5号父”品系。2008—2009年连续自交3代,得到农艺性状稳定的恢复系“复1×5号父”。其特征:幼苗为绿色,茎高122 cm,穗长27 cm,纺锤穗型。单株粒重20 g,千粒重3.20 g。表现抗谷瘟病,抗除草剂拿捕净。

1.3 张杂谷16号杂交种的选育

2009年,利用恢复系“复1×5号父”与不育系A 2进行组合测配,得到抗除草剂杂交组合“A 2×(复1×5号父)”。2010—2011年进行优势观察试验,2012—2013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华北夏谷区杂交谷组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华北夏谷区杂交谷组生产试验。

2 产量表现

2.1 院内试验结果

“A 2×(复1×5号父)”杂交组合于2009年进行组合测配,2010年进行优势观察试验,平均比对照品种“张杂谷8号”增产28.5%。2011年产比试验平均产量480 kg/667 m2,比对照“张杂谷8号”增产25.0%。

2.2 国家谷子区域试验结果

2012—2013年区域试验张杂谷16号平均产量323.75 kg/667 m2,较对照冀谷25增产6.27%,较对照张杂谷8号增产5.42%,居参试品种第2位; 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34.7 kg/667 m2,较对照冀谷25增产4.04%,较对照张杂谷8号增产6.97%,居参试品种第2位。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12.8 kg/667 m2,较对照冀谷25增产8.68%,较对照张杂谷8号增产3.81%,居参试品种第3位;7个试点中5个试点较对照冀谷25增产,5个试点较对照张杂谷8号增产,增产幅度分别为8.78%~15.8%、2.37%~15.93%;2个试点较对照冀谷25减产,2个试点较对照张杂谷8号减产,减产幅度分别为1.14%~15.26%、5.65%~12.77%;变异系数17.66%。2年14点次区域试验中,10点次较对照冀谷25增产,增产幅度为8.78%~36.86%,增产点率为71.43%;11点次较对照张杂谷8增产,增产幅度为0.4%~25.65%,增产点率为78.57%。

2.3 国家谷子生产试验结果

2014年,张杂谷16号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华北夏谷区杂交谷组生产试验,7个试点平均产量410.3 kg/667 m2,较对照冀谷25增产9.6%,较对照张杂谷8号增产10.8%,居参试品种第2位。

3 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征

幼苗绿色,生育期89 d,株高131.98 cm。成穗率95.52%;棒型穗,穗子较松;穗长23.09 cm,穗粗2.62 cm,单穗重17.47 g,穗粒重14.59 g;千粒重2.74 g;出谷率82.05%,出米率77.44%;黄谷黄米。抗除草剂拿捕净。

3.2 抗性评价

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的抗性表现:谷瘟病2级,纹枯病1级,谷锈病、黑穗病、线虫病未发生,红叶病发病率为2%,白发病发病率为3%,蛀茎率为0.58%。抗倒性为3级。从试验结果看,该杂交谷子新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抗病性强,抗旱,结实性较好。

3.3 适宜种植范围

适宜河北省中南部、山西中南部、河南省及山东省等积温≥10 ℃ 3 000 ℃以上的地区夏播。

4 栽培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张杂谷16号主要适宜夏播区种植。栽培技术田间管理要点:整地施基肥以农家肥和磷钾肥为主,农家肥37 500~45 000 kg/hm2,或磷酸二铵750 kg/hm2;播种期6月15—25日;播种量0.25~0.375 kg/667 m2;留苗密度45万~45.75万株/hm2,不宜过密;3~5叶期间及时定苗,勤中耕锄草。定苗时要特别注意:该杂交种幼苗绿苗为真杂交苗,去掉黄苗(假交种苗)要在3叶期喷洒拿捕净除草剂杀死单子叶杂草和黄苗(假交种苗)。追肥,全生育期需施尿素30 kg/667 m2,分为定苗期5 kg/667 m2,拔节期10 kg/667 m2,抽穗期15 kg/667 m2。全生育期要及时防止病虫害,成熟时要注意防鸟害。

参考文献:

[1]奚玉银.国鉴张杂谷品种介绍[J].现代农村科技,2016(18):77.

[2]王晓明,宋国亮,冯小磊,等.谷子光温敏雄性不育系A 2高产繁育技术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6,20(2):5-9.

[3]邱风仓,苏旭,宋国亮,等.光温敏谷子不育系A 2南繁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2(9):70.

猜你喜欢

杂谷瘟病区域试验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姜瘟病有效防治方法
主要气候因子对长江上游生姜种植区姜瘟病发生动态的影响
焉耆垦区谷子引种筛选试验*
科学家开发出麦瘟病田间快速检测新方法
张杂谷发挥旱作优势 打造富民产业
“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营养成分的测定与评价
张杂谷品种在白银市引种试验初报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综合防治应对姜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