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动态

2018-01-18

中国果业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富川脐橙柑桔

广西:八项举措打造千亿元水果产业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3月22—23日,广西农业厅在来宾市召开水果春季管理暨水果产业扶贫培训会,会议明确表示,广西将以特色果业提升行动为抓手,打造千亿元水果产业。为了加快实现千亿元水果产业的目标,广西将着力提升果品价位,强化水果流通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积极鼓励和扶持产地预冷贮藏库建设,大力发展观光果园。

本次会议还提出了八项促进措施:一是抓好良种苗木繁育,实现柑桔、百香果、葡萄等水果苗木良种化和无毒化;二是抓好品质提升,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植保、设施农业等措施,推进质量安全年活动;三是强化采后处理,实现分选、包装、冷链一条龙;四是抓好重大病虫防控,确保产业安全;五是抓好产业宣传、品牌宣传,扩大产业、产品和企业品牌影响;六是抓好龙头带动,引进社会资本投入水果行业;七是抓好产业扶贫,通过政府扶持和企业带动等方式促进贫困地区特色果业发展;八是抓好水果大数据库建设,为产业提供发展规模、经营主体、主推品种与技术等全方位的服务。据悉,2017年,广西水果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水果总产值达570亿元,优质果品率达到71.6%,实现流通增值近240亿元,实现加工业和观光增值100亿元左右,水果总产量有望在全国排列提升至第3位。

甘肃:静宁果业助推乡村振兴新变化

本刊讯静宁县立足当地实际,在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及十九大精神中,认真念好产业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果产业发展中,发生了以下可喜的新变化。

一是满足需求,调优结构。静宁县目前以苹果为主的果产业发展面积超过百万亩,为全国县级单位苹果种植面积最大,近年来由于全国苹果种植面积快速扩张,产能过剩现象十分突出,卖难现象此起彼伏,果价下跌,种植效益下滑已成大势所趋;加之静宁西北部由于气候冷凉,土地面积大,部分群众种植苹果积极性不高,苹果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种植结构单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而近年来,核桃、花椒市场行情好,售价高,管理简便,群众有一定的发展积极性,目前群众自发种植核桃面积超过333.33 hm2,基于这样的实际,近年来静宁县在果业发展中,积极调整果业发展思路,优化种植结构,在继续抓好苹果产业的同时,加快早酥梨、核桃、花椒等经济林建设,多轮驱动,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17年在灵芝乡、四河镇、甘沟镇等乡镇完成核桃栽植86.67 hm2多,2018年调入核桃苗木48万株,在灵芝、古城、四河、八里等乡镇栽植666.67 hm2多,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1 800 hm2多。在界石、三合、原安等乡镇依托早酥梨基地,2018年调入早酥梨24万株,新增种植面积400 hm2多,2017年在贾河乡建成花椒示范园66.67 hm2,2018年全县群众自发购苗建成花椒园33.33 hm2多,花椒种植面积超过100 hm2,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果业种植结构大大优化。

二是发挥优势,打造精品。多年来,静宁县所产的红富士苹果在全国销售市场上独占鳌头,已连续多年保持了产地销价最高纪录,静宁苹果誉满天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静宁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优化苹果产业布局,加快中南部优生区全覆盖,限制海拔1 800 m以上冷凉非适生区的种植,大力普及有机、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全面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措施,推广疏花疏果、果实套袋、肥水一体化、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提质增效措施,进行精品化生产,以提高中高端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保证苹果主导产业高效持续发展。

三是开拓创新,注入活力。近年来静宁县加快了苹果品种淘汰更新的步伐,在余湾乡王坪村、仁大镇南门村、李店镇王沟村、郭柴村、治平乡雷沟村、城川乡吴庙村采取挖除、换土,重新建园的方法已更新666.67 hm2多,在老果园挖除重建时,积极采用宽行窄株新的建园模式,既利用现在流行的矮化密植格网式,也立足当地实际,创造性地采用“乔砧+短枝型”密植模式,大幅度地降低建园成本,有效地克服密植园易早衰的不足之处,成为静宁县新时代苹果建园的最重要模式,在当地大力普及。

三是因势利导,规模发展。通过政府推动,合理区划,无论是早酥梨产业、还是核桃、花椒产业,在开发中均提倡“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整流域集中连片栽植,分户管理,进行基地化生产,以有效地实现与产品销售大都市相对接,为商品化生产打好基础。

四是唱响品牌,促销增收。“静宁苹果”商标成功注册,静宁县充分利用静宁苹果在国内市场的良好声誉,放大“静宁苹果”品牌效应,一方面在平凉全市仍至相邻地区,只要所产苹果质量达到静宁苹果标准,都准予使用“静宁苹果”品牌,提升静宁苹果的市场影响力;另一方面全力做好“静宁苹果”品牌保护工作,对违规使用静宁包装销售的侵权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全力打假,以维护静宁苹果良好的形象。全力加强静宁苹果品牌宣传推介和保护的同时,紧盯消费结构升级,持之以恒发展壮大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建成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推进乡镇果品交易市场标准化建设,不断健全完善产地市场体系,为苹果顺利流通保驾护航。

五是攻城掠地,促进销售。近年来,静宁县加大果品推介活动,聘请了著名经济评论专家马光远作为静宁苹果的代言人,在上海、北京、长沙等地开展了大型果品推介活动,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使静宁苹果销售范围进一步拓展。

(王田利)

广西:富川脐橙产业成为脱贫助推器

本刊讯富川瑶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富川县县委、政府和县工商局、水果等部门按照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的发展路子,一届领导班子接着一届领导班子干,使“富川脐橙”品牌越叫越响,越走越远。目前,富川脐橙种植面积突破2万hm2,覆盖全县70%的耕地和80%以上的农户,建成了广西最大的脐橙生产基地,全县脐橙产量30万t,产值达6亿多元,仅此一项果农人均可增收5 000多元,带动了10万多果农增收致富,富川脐橙已成为瑶乡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富川县按照规模化发展脐橙产业的思路,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同时,还增加脐橙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近年来,富川县每年给予脐橙苗木补贴80多万株,金额达100多万元;整合农业开发项目资金上亿元,实施果园道路、灌溉等配套设施建设。如今脐橙园里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并基本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富川县县委、政府和县工商局等部门通过鼓励农民调整归并承包荒山荒坡地,采取土地置换、转包、转让、互换、标包、租赁等模式,流转用于脐橙产业开发用地达6 666.67 hm2,解决了连片规模开发种植脐橙的瓶颈问题;采取土地优惠政策和信贷贴息政策鼓励外地客商到富川投资开办水果加工企业达15家,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发展模式。一系列的扶持、优惠政策,使该县脐橙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已发展3.33 hm2以上规模果场1 000多个,其中6.67 hm2以上果场350个,33.33 hm2以上果场125个,66.67 hm2以上果场29个,建成以主要公路干线为纽带的莲山、古城、富阳、石家、葛坡、城北、柳家、福利等8个万亩脐橙生产基地。富川脐橙正以每年扩种1 333.33 hm2左右的速度增长,达到2万hm2的种植规模。富川通过大力实施科技示范项目,推进脐橙标准化生产,大力抓好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多方筹资100多万元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优质脐橙苗木繁育基地,种下砧木250万株,繁育苗木200万株。积极争取自治区科技厅、农业厅的项目和资金扶持,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同时该县工商部门与相关单位广泛开展农民培训,争取课堂传授与实地讲解相结合、系统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每年都利用“农家课堂”“空中课堂”“项目课堂”3个课堂为果农讲授水果种植技术近百场次,向农民推广“猪+沼+果”“猪+沼+果+灯+鱼”等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大大提升了脐橙的风味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富川县充分发挥352户种养大户、110家家庭农场、29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农业龙头企业等在产业发展、规模生产、科学管理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捆绑带动贫困户实施特色产业发展,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如今,该县脐橙产业覆盖了所有贫困村。依托“能人大户+贫困户”“公司 (龙头企业)+贫困户”“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协会+基地+贫困”“电商+贫困户”等模式,为农民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等快捷的帮助和服务,带动近8 000户贫困户发展脐橙、蜜柑等优质水果种植。该县投资3亿多元,建成占地面积66.67 hm2多的集水果、蔬菜贮藏、保鲜、加工、运输为一体化的富川农副产品物流加工中心,从根本上解决了县域水果贮藏、保鲜、加工、运输等难题。目前,富川农副产品物流加工中心已有8家区内外企业落户,其中广东杨氏公司、中弘润公司、富隆公司、宝林果筐厂、绿庄园公司等5家企业建好厂房并投入生产。目前,富川县水果收购、运销能力达35万t,初步形成了种植、加工、贮藏、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自2004年以来,该县年出口脐橙等水果4万多t,出口检验指标合格率达100%。2011年10月,该县获得了“全国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富川脐橙从此获得了稳步走向世界市场的可靠“身份证”。

为了做大做强脐橙产业,富川县工商部门通过抓龙头、创品牌、拓市场,积极引导和支持县内外客商组建柑桔加工和营销企业,大力开拓市场,打响“富川脐橙”品牌。富川县工商部门坚持以“政府组织、企业运作”的形式,打好“绿色牌”,唱好“品牌戏”,主动走出去找市场、找销路,不断拓展脐橙营销渠道。目前,富川县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脐橙节,为打响“富川脐橙”品牌创造了良好环境。如今,富川脐橙不仅颇受国内市场青睐,其名气还远播到了海外。从2004年起,富川脐橙以色泽鲜艳、肉质脆嫩、无核、多汁、化渣等特点,被中国—东盟博览会指定为专用产品。2008年以来,为扩大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该县进一步强化政府“搭台”,种植、经销企业“唱戏”的措施,借助国家工商总局审批的“富川脐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启用之机,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南宁等城市举办富川脐橙展示、展销推介活动,富川脐橙以品质优良、口感良好、安全和耐贮等优势,销售到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陈献吉,白 灵)

山西:临汾制订三年果业发展规划

本刊讯 近期,临汾市经过深入调查、多方论证,提出今后三年果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市水果面积计划发展到15.4万hm2,产量达到200万t,产值达80亿元;在吉县、隰县、襄汾、曲沃、翼城、尧都等水果主产县(区)大力建设果品恒温冷藏库,果品恒温库贮藏能力争取达到50万t;在各水果主产县(区)配备水果清洗、涂蜡、分级、包装生产线,提升临汾市水果果品质量。具体内容:一是深化品种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在东西两山和丘陵区重点发展以红富士优系、红将军为主的中晚熟苹果品种和以酥梨、玉露香梨为主的中晚熟梨品种,建设苹果以吉县为中心,玉露香梨以隰县为中心,带动周边七县的西山地区百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在平川地区重点发展以藤牧一号、美国八号、嘎拉、红将军为主的中早熟苹果品种和葡萄、桃、大樱桃等水果,适当发展建设以矮化密植栽培模式为核心技术的高效果业示范园区,推广集约化管理模式,为果业机械化发展开通道路。二是病虫害防治坚持“综合防治”原则,建设果园病虫害无害化综合防控技术示范园区。以制定发布的全市水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为基础,推广科学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案,结合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无害化果园病虫害防控措施,减少化学防治的用药和频率。推进中低产果园改造工作,开展密闭果园间伐减密、树形改造,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强健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病性。三是实施果园沃土示范工程,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提高果园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生产能力。建设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复合肥的果园沃土示范工程,转变以施化肥为主的不良模式,实现全市果园施用化肥零增长,逐年降低化肥在水果生产中的施用量;建设生物覆盖的果园沃土示范工程,改良传统清耕制的果园土壤管理模式,改善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和蓄肥保水能力。四是大力推进果园“三品提升”项目建设和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提高果品质量,实现果园提质增效。市县两级果业部门要通过集中讲座、实地指导、以会代训、外出参观、知识竞赛、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同时邀请国内知名果药专家为果农药农传经送宝,提高果农药农认知能力和管理水平。要加大果园集成配套技术的推广力度,重点推广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技术,生物覆盖、果园生草技术,人工授粉、铺反光膜、摘叶转果等花果精细管理技术,果园间伐减密技术,旱地果园覆膜节水灌溉技术等,依托科技创新,推动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王秋萍)

广西:2项水果地方标准通过审定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据广西农业科学院网站有关消息,3月23日,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起草的《香蕉催熟技术规程》《香蕉二级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2项广西地方标准通过专家审定。据悉,广西是我国香蕉主产地,自2005年逐步规模化种植以后,种植面积已达到12万hm2,占全国香蕉种植的 “半壁江山”。专家组认为以上2项标准是在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整理相关技术资料并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制订,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规范香蕉催熟技术,提高香蕉种苗质量、防止香蕉枯萎病等病害的传播,促进香蕉产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安徽:砀山“全国酥梨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项目获批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葛德光)日前,砀山县人民政府收到国家质检总局来函,批准该县筹建 “全国酥梨产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项目。近年来,该县以建设“皖北酥梨标准化种植、加工基地”为重点,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开发,积极推进砀山酥梨示范区建设。结合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家旅游等特色产业,发挥联动作用,打造砀山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带。据悉,下一步,该县将紧紧抓住此次机遇,以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础,将砀山酥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实施绿色发展工程,扶持绿色示范企业,培养绿色主导产业,将砀山酥梨示范区建成独具魅力的产业区、生态区和旅游区。

广西:“三板斧”模式防控柑桔黄龙病成效好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钱开胜)3月15日,广西全区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在永福县召开。会议肯定了近年来广西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特别是广泛应用的 “三板斧”(种无病苗、防木虱、砍病树)综合防控技术模式成效显著,“三板斧”举措促使了果农防控意识不断增强,柑桔木虱统防统治能力快速提升,项目示范辐射效果显著,保障了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据悉,柑桔黄龙病是柑桔产业的巨大威胁。

近两年,农业部下发近3 000万元黄龙病防治补助金落地广西各柑桔产区。“三板斧”综合防控技术,明确了柑桔木虱的防治策略和防治的关键时期,这套方法在多地实践证明,控制黄龙病为害的效果明显,推进了柑桔产业稳步发展。广西柑桔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16.2万hm2,发展到2016年的37.7万hm2,产值达191.5亿元。2017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农业科学院院长白先进提交的《出台柑桔黄龙病防控标准及柑桔种苗管理办法的建议》指出,当前国家出台黄龙病防控标准已刻不容缓。他同时指出,柑桔主产区地方政府要设立柑桔黄龙病防控指挥长制,由一把手兼任,并尽快起草颁布柑桔种苗管理条例,增加柑桔无病苗繁育基地财政扶持力度,为确保柑桔产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山西:中南部部分果树受冻严重

本刊讯近期,山西省出现了大范围雨雪、大风、降温和霜冻天气,14个县市降暴雪。4月7日,一场大风夹杂寒流侵袭山西中南部,造成晋中、吕梁、临汾、运城等市多个县区农作物受冻,尤其是果树受灾严重。当天凌晨3:00~5:00时,气温骤降至零下,最低时降至-7℃,给长出幼果的果树林带来“灭顶之灾”。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大部分乡村栽种红香酥梨,受灾最重的东辛庄,全村67 hm2红香酥梨树全部受冻绝收,每公顷损失15万元多,总计2 000多万元。在该镇的南庙、杜甫、冯庄头、赵村等村庄,无论是梨还是核桃、葡萄,均被殃及。和盐湖区相邻的临猗和万荣两县是山西最大的果业生产基地,受大风寒流影响,临猗县嵋阳、临晋、角杯、北辛等乡镇受灾严重,面积数万亩。苹果、桃、樱桃、鲜枣等果树叶片发蔫,幼果发黑,嵋阳镇上朝村的百亩樱桃和桃全部受冻,樱桃绝收,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万荣县和稷山县栽种的苹果和葡萄在此次寒流来袭中受害严重,有的苹果树挂上冰凌,稷山县靠近万荣高坡地带的葡萄全部萎蔫。临汾市13个县区果园均有不同程度受冻,初步统计受冻总面积达7.4万hm2,其中苹果5.3万 hm2、梨 0.5 万 hm2、葡萄 0.57 万 hm2、桃 0.5万 hm2、其他 0.53 万 hm2。

果树受冻严重的主要原因,一是入春以来山西省天气反常,变温频繁,运城、临汾、晋中各地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的花期普遍提前7~10天,出现了花期与晚霜活动期相互交错的局面,对果树造成不小影响。二是今年气候变化异常,降温前一直处于20℃,甚至高达30℃,温差大,使果园防冻管理措手不及。各地果业部门均及时指导防冻抗冻工作,4月5—7日,省果业站分别派出由三名站领导带队的调研指导组深入全省各市果树受灾区查灾情、查病虫情,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病虫害防治,恢复果园树势,督导广大农民群众因地制宜做好灾害防范工作。各组重点走访了苹果、梨、杏等水果生产基地,协助基层技术人员制定了防灾、减灾技术方案,并建议通过果园熏烟、摘除残花、人工授粉、加强肥水管理等技术手段开展自救,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晋中市果树中心在冻害发生前,提醒广大果农要高度重视果树花期晚霜冻害的预防,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时关注天气变化,提早做好果树霜冻危害防控工作。

浙江:龙游开展柑桔黑点病普查及专项防治工作

本刊讯柑桔黑点病是柑桔果实主要病害,引起果面黑点,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和经济效益。目前龙游县柑桔黑点病呈加重趋势,发病率达60%~70%,严重发生园达80%左右。

目前柑桔果实黑点病在我县发生普遍,已成为柑桔最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鲜销果实的外观品质、销售价格和柑桔出口,严重者失去商品性。为了摸清柑桔黑点病的发生情况,龙游县1月开始开展了大规模的柑桔黑点病调查及防治技术培训工作。经龙游县10个重点柑桔乡镇调查,调查面积共2 388.4 hm2,种植户14 928个,各种程度黑点病发病桔园共1 711.53 hm2,占调查桔园面积的71.66%。其中枯枝率20%以下的桔园9 94.1 hm2,占58.09%;枯枝率20%~30%的桔园434 hm2,占25.36%;枯枝率30%~40%的桔园 159.87 hm2,占 9.34%;枯枝率 40%的桔园76.4 hm2,占4.46%;整株枯死的89.4 hm2,占5.22%。截至3月15日落实柑桔黑点病防控示范园12个,示范面积221.7 hm2。1月11日以来县农业局共举办柑桔黑点病技术培训班11期,参训人数450人。印发柑桔黑点病防治病虫情报11期,柑桔黑点病防治技术资料1 000多份;2月下旬至3月上旬重点柑桔乡镇进行修剪枯枝树和清园为主的工作全面展开,为全年柑桔黑点病防治打好基础。县政府今年把柑桔黑点病防控工作列入乡(镇、街道)的考核指标,在广泛培训宣传的基础上,今后根据黑点病发生情况,抓住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

(曹炎成)

山西:隰县举办梨产业专场培训

本刊讯近日,隰县在午城镇习礼村举办“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玉露香梨优质生产技术培训”及 “县院共建玉露香梨优质生产技术培训”,邀请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主任,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张玉星授课。隰县县政府副县长史高川,县长助理、果业局局长段兰虎,科技局局长吉小田等出席培训会。习礼村果农踊跃参加培训,不少周边村的果农从几十里外赶来参加培训。张玉星教授从玉露香梨管理理念、树形修剪、品质提升、肥料使用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回答了果农提出的问题,并现场示范,培训活动收到预期效果。

隰县是农业部划定的黄土高原梨果优势产业区,隰县80%的土地种植果树,80%的农民从事果树生产,80%的农业收入来源于果树,是山西省中南部无公害果蔬高效产业区。1999年被农业部命名为 “中国金梨之乡”,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 “中国酥梨之乡”,2010年被山西省确定为“一县一业”玉露香梨生产基地县。截至目前全县梨果总面积达到2.33万hm2,产值4.5亿元,其中玉露香梨面积达到1.06万hm2,果品贮藏能力4万t,是目前全国玉露香梨发展面积、产量最大的地区。为了进一步推动梨产业的发展,特此举办这场培训会。

(赵玉山)

山西:运城苹果授权14家网上运营商

本刊讯日前,运城市苹果网上行启动仪式隆重举行,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崔元斌,山西省农业厅果业总站副站长廉国武出席启动仪式,活动由运城市果业发展中心主任靳国全主持。“运城苹果”授权运营商京东、天猫、亚马逊、贝贝网等14家生鲜电商,果品加工企业、合作社负责人,果农代表,全市果业系统部分工作人员参加启动仪式。

据悉,此次活动目的是为全面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做优果品做强果业的指示精神,按照运城市委、市政府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检验检疫和贸易营销“三大体系”的战略部署,加快省级农产品出口平台建设,打造永不落幕的山西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

启动仪式上,运城苹果授权运营商代表和电商代表先后发言,随后,与会领导共同启动运城苹果网上行。经过30年发展,目前运城干鲜果品面积达到34万hm2,占到耕地总面积的55%以上。其中,运城苹果种植面积13.7万hm2,年产量400万t,占到中国的1/10,为了解决苹果产量高和销售渠道窄的问题,启动了这次网上行活动。“运城苹果网上行”不仅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向消费者展示运城市果品的优良品质,提升运城苹果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更是让消费者享受到运城苹果的 “好吃”“实惠”“方便”,有效推动果品销售,达到激活市场的目的。

(赵玉山)

福建:顺昌组织专家验收观摩柑桔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

本刊讯4月3日,福建省土壤肥料技术总站农业推广研究员黄功标等专家一行到顺昌县验收观摩顺昌柑桔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实施情况,召开“顺昌县柑桔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紫云英示范片观摩与验收现场会”。参加现场会的有福建省土壤肥料技术总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南平市土壤肥料技术站、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专家,南平市各县市土肥站站长及 “柑桔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县平和县农业局、福建闽紫种业相关人员和顺昌县部分柑桔合作社种植大户共50多人。

验收组专家一行来到顺昌柑桔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项目示范点明晶果园,现场听取了果农对“绿肥(紫云英)+自然生草”“有机肥+配方肥”“果—沼(粪)—畜”、山地施肥微型机械等技术模式的有关试验介绍,验收并观摩了在果园中开展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片、柑桔水肥一体化滴灌、果林下种植紫云英和自然生草等项目的实施情况。通过听取汇报和现场验收,专家组对顺昌县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2017年以来,顺昌县持续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推进柑桔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组织实施柑桔有机肥替代化肥,减轻果农劳动强度,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促进科学施肥,提高柑桔品质,促进柑桔产业提质升级。专家组认为项目提岀的柑桔果园套种绿肥(紫云英)技术模式切实可行,建议在福建省柑桔果园加大该模式的推广力度。

(陈国仁)

福建:顺昌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

本刊讯4月10日,顺昌县农业局农业执法大队联合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等单位到各乡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咨询活动。目前正值春耕备耕期间,为营造春季农资打假良好的社会氛围,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业局通过开设咨询台,提供农业法律和技术咨询,印发宣传材料,悬挂宣传标语等方式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

活动现场,执法人员现场讲解农资识假常识、依法维权等知识,发放《农药管理条例》、“禁限用农药目录”等多种宣传材料500多份。走访检查当地农资经营企业,达到了检查与宣传并举的目的。

(陈国仁)

福建:顺昌开展柑桔苗木市场检疫执法检查

本刊讯为规范柑桔苗木市场,严防柑桔黄龙病的传播蔓延,2月23日开始,顺昌县农业局执法小组分赴高阳乡、仁寿镇、洋墩乡等地,在圩日市场上进行春季柑桔苗木市场检验检疫执法检查。当日,检查出多家销售的柑桔苗木全部无检验检疫证,柑桔苗木数量5 000多株。工作人员现场发放整改通知书,责令摊主即时停止销售,办理检疫证,否则进行没收处理。在检查中,各地商贩销售的柑桔苗木多为无检验检疫的苗木。希望引起果农的高度重视,切莫盲目购买,以免把病害引入,为害成年成片的柑桔。

目前正是柑桔苗木销售旺季,果农年后抢抓春季种植,通过检查,成功抑制了商贩无检验检疫证销售柑桔苗木的势头,有效地规范了柑桔苗木市场秩序,为果农购买合格、优质、放心的无病毒柑桔苗木提供切实保障。

(陈国仁)

全国苹果“减肥减药”及矮砧栽培生产技术培训班在千阳举办

本刊讯4月17—18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陕西省千阳县组织举办了全国苹果 “减肥减药”及矮砧栽培生产技术现场培训班,来自山东、陕西、甘肃、辽宁、河北、河南、天津、内蒙古等16个省(市)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培训。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戈、经作处处长李莉出席培训班开班仪式并讲话。培训班组织参会代表观摩了陕西华圣集团的苹果矮砧自根苗木生产基地,陕西省海升集团苹果矮砧自根苗木生产基地及工厂化育苗车间、苹果机械化分级初加工生产线、清谷田园果汁加工生产线,千阳县苹果矮化栽培示范基地。

培训班上,山东农业大学、全国苹果生产减肥减药首席专家姜远茂教授作了 “苹果生产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的报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国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赵政阳教授作了“苹果产业形势、问题及关键技术”的报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国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李丙智教授作了 “苹果矮化自根砧在我国应用现状及前景”的报告。山西、山东、甘肃、辽宁、陕西等5省参会代表就苹果“减肥减药”集成技术示范情况进行了典型发言和经验交流。

(王秋萍)

猜你喜欢

富川脐橙柑桔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杨万里撰并行楷书《故富川居士罗子高行状》
“慢”城富川,脐橙与丰年
不再靠农药 一只小螨化身柑桔守护神
富川诗社年会得句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砂皮病研究进展
奉节脐橙
患癌老妻生前“未雨绸缪” 退休老汉被扫地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