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介入治疗术并发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与护理

2018-01-18索景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3期
关键词:心率心脏实验组

索景欢

自从心脏介入治疗实施以来, 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出现较为常见, 和手术操作以及护理有一定关系[1,2]。本研究将2016年11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心脏介入治疗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分析心脏介入治疗术并发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与护理,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心脏介入治疗术患者9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45例。实验组中男30例, 女15例;年龄27~79岁, 平均年龄(46.24±12.14)岁。对照组中男28例, 女17例;年龄28~75岁, 平均年龄(47.11±12.6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普通护理对策。实验组应用防护性护理, 根据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①术前常规禁食时间比较长, 加上术中时间较长, 可引起人体血容量相对不足。因此, 根据病情可适当缩短禁食的时间甚至取消禁食流程, 并尽早给予术后进食, 补充人体必需的水分和碳水化合物。②手术过程中患者出汗较多, 加上长时间进行手术治疗和术中手术床位床垫散热差, 术中出汗多, 也容易导致血量相对不足, 因此在补充液体时也需要注意调整室温, 保持患者舒适。③手术过程中, 导管尖端刺激动脉内膜或心室腔, 且消融治疗中, 迷走神经反射连接处受到刺激, 可导致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和心脏兴奋性增加, 心率下降和窦房结节律减少, 房室传导时间延长, 心肌收缩降低, 血容量不足, 因此, 术中需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心电图, 并备好急救仪器设备。④术中患者紧张、恐惧, 影响体内儿茶酚胺的释放可通过刺激β受体而收缩外周血管。这种代偿机制容易触发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降低舒张压和减慢心率。因此需要注重手术前与患者沟通和谈话, 介绍手术的安全性和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 并注意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⑤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进行动脉鞘保留, 也容易引起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这和移动过程动脉鞘尖端产生的刺激作用有关, 因此术后需注意肢体绝对制动。⑥退出鞘管扩张后给予股动脉压迫, 但压迫力度过大可引起疼痛, 过小无法达到止血作用, 因此需合理掌握压迫力度。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血压、心率水平;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100.00%(45/45)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血压水平比较 护理前, 对照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水平分别为(45.54±0.56)次/min、(80.13±0.25)mm Hg, 与实验组的 (45.45±0.71)次 /min、(80.15±0.21)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水平分别为(73.21±0.51)次/min、(82.21±0.32)mm Hg, 均优于对照组的(68.92±0.25)次/min、(71.29±0.61)mm H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24±1.41)min、(5.56±0.21)d, 均短于对照组的(52.45±2.17)min、(6.42±0.5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4 两组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4.44%(2/45)低于对照组的20.00%(9/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防护性护理是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通过积极预防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有效减少风险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防护性护理方案是医院优质护理的要求, 评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以提出防护性护理措施[3,4]。其实施的目的和意义在于确保患者安全, 避免发生护理纠纷和护理事故, 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 高质量, 整体化最佳护理服务, 以促进其早期康复,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5-7]。

本次研究显示, 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机制相关因素较多, 因此, 需要针对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性护理措施。本研究中, 对照组施行普通护理对策, 实验组应用防护性护理。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100.00%(45/45)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对照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水平分别为(45.54±0.56)次/min、(80.13±0.25)mm Hg, 与实验组的 (45.45±0.71)次 /min、(80.15±0.21)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水平分别为(73.21±0.51)次/min、(82.21±0.32)mm Hg, 均优于对照组的(68.92±0.25)次/min、(71.29±0.61)mm H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24±1.41)min、(5.56±0.21)d, 均短于对照组的(52.45±2.17)min、(6.42±0.5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4.44%(2/45)低于对照组的20.00%(9/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防护性护理在心脏介入治疗术护理中的效果肯定, 可缩短手术和住院留观的时间, 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降低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心率心脏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心率多少才健康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心脏
关于心脏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