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及保乳手术在Ⅱ、Ⅲ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2018-01-18吕宝国
吕宝国
乳腺癌是肿瘤科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疾病, 其具体临床发病机制还尚未明确。乳腺癌患者在发病初期通常不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通常经乳腺癌筛查发现, 随着疾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等临床表现, 乳腺癌的发生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均具有较大程度威胁, 因此临床中及早确诊, 并采取相应治疗方案尤为重要[1]。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同样使得采用保乳手术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成为可能[2]。本次研究作者为探讨新辅助化疗及保乳手术在Ⅱ、Ⅲ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价值, 共选取近期收治的53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现将研究进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53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其中, 年龄最大65岁,最小32岁, 平均年龄(45.15±7.08)岁, 对本组研究对象进行化疗前, 均进行乳腺超声钼靶检查,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单发病灶, 本组患者TNM分期:Ⅱ期37例, Ⅲ期16例。细针穿刺病理活检结果:浸润性导管癌38例, 浸润性小叶癌6例,髓样癌5例, 黏液癌4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选对象均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制定并发布的《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3]中乳腺癌相关诊断标准, 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析确诊。②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②合并机体多器官严重功能障碍;③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④临床病案资料缺失,研究依从性低。
1.3 方法
1.3.1 化疗方法 本次研究化疗方案选用的药物为表阿霉素与紫杉醇, 具体治疗方案为:取60 mg/m2表阿霉素对患者进行常规静脉注射治疗, 后取150 mg/m2紫杉醇对患者进行持续3 h的静脉滴注, 将21 d作为1个治疗周期, 连续用药2~4个周期。
1.3.2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进行2~4个周期化疗后, 采用超声、钼靶及CR等辅助检查对疗效进行评价, 并于化疗完成后10~14 d进行保乳手术, 具体选取手术方案为:肿瘤象限切除术或肿块局部广泛切除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在进行手术前对患者自身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分析, 若患者肿瘤存在于中上象限, 则取平行于乳晕的弧形切口;若患者肿瘤存在于中下象限, 则取放射状切口。腋窝淋巴结清扫选择叶皱襞下方4~6 cm斜向切口, 前方不超过胸大肌外缘, 后方不超过背阔肌前缘。
1.4 随访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1.4.1 随访 对本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术后2年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 2年后每6个月进行1次随访, 共随访3年。随访期间对患者双侧乳腺进行超声、钼靶或CT检查, 同时还需进行肝脏超声、肺部CT检查。
1.4.2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参考《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中相关治疗标准对乳腺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乳房外形进行评估:①优良:乳房外形与对侧并未产生明显差异, 具有正常外观与正常皮肤;②一般:双侧乳房外形基本正常, 但乳房皮肤存在变浅及发亮表现;③差:双乳表现出明显不对称, 外观出现变形, 手感差, 皮肤厚。
2 结果
53例患者中, 15例肿瘤病灶临床症状完全缓解, 38例部分缓解。对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本组所有患者癌细胞均存在不同程度坏死、变性、炎性细胞持续浸润。随访完成后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乳房外形优良14例, 占26.42%;一般32例, 占60.38%;差7例, 占13.21%。4例患者存在远处转移, 占7.55%;5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 占9.43%。
3 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中对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类疾病, 该病的发生可能直接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临床中及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目前, 临床医学一直将改善临床症状、维持乳房外形、减少局部复发作为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主要目的。
本次研究作者为明确针对Ⅱ、Ⅲ期乳腺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及保乳手术的具体价值, 共选取收治的53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 53例患者中, 15例肿瘤病灶临床症状完全缓解, 38例部分缓解。对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本组所有患者癌细胞均存在不同程度坏死、变性、炎性细胞持续浸润。随访完成后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乳房外形优良14例, 占26.42%;一般32例, 占60.38%;差7例, 占13.21%。4例患者存在远处转移, 占7.55%;5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 占9.43%。表明新辅助化疗及保乳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维持乳房外形, 降低远处转移率与局部复发率。上述结果与吕夕东等[4]研究中所述基本一致, 后续研究中作者结合多位学者相关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发现: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可降低患者肿瘤分期,从而使更多的患者均能接受保乳手术治疗, 同时有效增加患者根治机会[5-8]。此外, 新辅助化疗的应用还能有效消灭全身转移病灶, 使肿瘤活性降低, 减少远处传播机会。而保乳手术的应用对乳腺癌患者乳房外观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其可在准确切除乳腺肿瘤的同时保护乳房的完整性, 从而在改善患者病情的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9-12]。本次研究中53例患者在经化疗后均采用保乳手术治疗, 仅7例患者乳房外形较差, 体现了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应用的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 新辅助化疗及保乳手术对Ⅱ、Ⅲ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后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维持乳房外形, 对患者治疗结局及预后均具有较好的影响, 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