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流行病学与防治措施
2018-01-18梁华业
梁华业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畜牧兽医站519110)
1 流行病学
鸡球虫病的致病病原为艾美耳球虫,具有极强的感染能力,各品种的鸡均是该病的易感群体。其中尤其以30日龄前的雏鸡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鸡染病后即成为该病的传染源,凡是病鸡接触过的饲料、水及器具等都可能沾染艾美耳虫卵。球虫孢子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抵抗力,正常条件下最长可存活10个月。温度达到50℃以上球虫孢子会大量死亡,另外在干燥环境下球虫失去会繁殖能力。在夏季连续性阴雨天气、鸡舍湿度较大,鸡球虫病发病率较高。
2 临床症状
根据鸡球虫病病程长短可将该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球虫病的病程一般在5d左右,病鸡患病初期表现为精神颓废、饮食减少,观察其粪便可见血丝;鸡冠逐渐褪色,显示成淡红色,后期变为苍白色,皮肤因脱水呈现出严重的皱缩。蛋鸡产蛋率明显减少,最后因为饮食废绝、严重脱水而死亡。慢性球虫病的病程较长,病鸡粪便多为稀薄或水样状,但便中无血。病鸡毛发粗乱,饮食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3 剖检变化
对因鸡球虫病致死的病鸡尸体进行剖检可以发现,盲肠为该病主要侵害器官。盲肠明显肿大,体积为同龄健康鸡的4倍左右。由于盲肠肿大,肠壁变薄并呈半透明状。透过肠壁可以看到肠腔内血液变为暗红色。慢性球虫病的病鸡盲肠有不同程度的糜烂现象,且糜烂面积与病程呈正比关系。盲肠外表上有不同密度的白色或粉红色半点,剖开盲肠内部有胶冻状内容物,并伴有臭味。
4 防治措施
4.1 鸡球虫病的预防措施
考虑到鸡球虫病的致死率较高,而且成年鸡即便不发病,也会导致增重速度减缓、产蛋量降低,因此,为维护养鸡场经济效益,做好提前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4.1.1 加强饲养管理
养殖场要将成年鸡和雏鸡分栏喂养,这样可以避免带虫的成年鸡散播病原感染雏鸡。另外,养殖场管理人员也要加强日常管理,例如保持鸡舍内部空气流通,保证空气干燥。养鸡场内的粪便要求做到每天清理,并且进行无害化处理。鸡舍内的笼具、槽具也要定期消毒,夏季做到每周一次消毒,冬季可以适当延长清理时间。采用高温熏蒸或是60℃以上热碱水浸泡等方式可以有效杀灭球虫病虫体。另外,在夏秋两季可以适当在鸡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增强鸡的抗病能力。
4.1.2 免疫预防
规模化养鸡场应配合本地兽医站,定期做好鸡群免疫接种工作。疫苗可以选用鸡胚传代致弱的虫株或早熟选育的致弱虫株给鸡免疫接种,接种后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也有一些地方的养鸡场使用灭活强毒株球虫注射健康鸡,虽然可以帮助鸡获得较强的免疫力,但容易导致鸡球虫病的病原抵抗性增强,因此,不建议推广使用。此外,球虫疫苗对保存环境和使用时机也有一定的要求,为了保证疫苗防疫效果最大化,应在当地兽医指导下进行防疫工作。
4.2 药物治疗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鸡球虫病的防治主要是依靠药物。使用的药物有化学合成的和抗生素两大类。
4.2.1 氨丙啉
可混饲或饮水给药。混饲预防浓度为 100~125mg/kg, 连用 2~4周; 治疗浓度为 250mg/kg,连用1~2周,然后减半,连用2~4周。应用本药期间应控制每千克饲料中VB1的含量以不超过10mg为宜,以免降低药效。
4.2.2 氯苯胍
预防按30~33mg/kg浓度混饲,连用1~2个月,治疗按60~66mg/kg混饲3~7d,后改预防量预以控制。
5 结语
鸡球虫病严重危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考虑到该病的致死率较高,因此,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养殖户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进行药物治疗,降低经济损失。
[1]陈汉忠,潘存荣,李桂庆,等.几种常用抗球虫药对鸡球虫病疗效的评价[J].中国兽医学报,2012,22(6):60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