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玉米青贮饲料推广价值

2018-01-18张学会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678206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青贮饲料乳酸菌压实

张学会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78206)

青贮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非常常见,一般饲养牛、羊、马、驴等动物的养殖场都有自己的青贮配套设施,目前青贮技术在我国比较成熟,推广范围也很广。为更好地让大家认识这项技术,下面就此为话题和大家交流。

1 青贮饲料简介

青贮饲料是通过青贮发酵而得的饲料,其发酵原料通常为禾本科植物,由于我国盛产玉米,故大部分地区的青贮原料都是玉米秸秆或全株玉米。我国常用的青贮技术就是把新鲜的玉米秸秆存储在密封缺氧、空气不流通的密闭空间中,青贮可有多种形式,常见的为青贮袋、青贮池和青贮塔3种,生产过程中可根据养殖场规模、实际硬件设施和饲养量灵活选择。小型养殖场以青贮袋为主,中大型养殖场通常选择青贮池和青贮塔。密封条件下微生物可进行厌氧发酵,代谢产物使饲料口味变得酸甜,粗纤维得到初步分解,适口性改善,同时还能保持玉米秸秆的青绿多汁特征,营养损失小,对农作物秸秆也是一种废物利用,起到了环境保护的效果。

2 青贮技术

青贮技术主要依靠微生物发酵,要想达到好的发酵效果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有发酵菌种; (2)环境缺氧;(3)底料有足够养分供微生物繁殖。人们经过不断尝试,探索出了适合民间生产,又经济环保的玉米青贮技术。第一个条件是发酵菌种,很多人认为发酵菌种必须通过购买才能得到,这个想法是片面的,以玉米为代表的禾本科植物天然表面都携带。第二个条件是环境缺氧,将秸秆打碎后再经过充分挤压,排出空气,从而可得到厌氧环境。第三个条件是发酵底料有足够养分,这个大多数植物都能满足,而从生产持续转化角度考虑还需要原料来源充足。因此,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就可以对青绿饲料进行青贮。

3 玉米青贮的优势

首先,玉米属于禾本科植物,其表面有一定数量的乳酸菌,在外界条件下处于抑制状态,但仍然存在;其次,玉米在切段后只要压实,空气很难进入,有利于形成厌氧发酵环境;再次,玉米中糖分含量和其他植物相比明显要高得多,同时还具有其他碳源、氮源成分,可为发酵提供充足养分。另外,玉米在收获季节其秸秆部位原料易得,而收获季为秋季,青贮的目的是为在青绿饲料缺乏的冬季保证动物仍能采食到相对新鲜的饲料,故人们将玉米作为青贮原料的首选。

4 青贮过程

无论是选择青贮袋、青贮池还是青贮塔,青贮前都需要对玉米质量进行把关,特别是水分,一般要求水分在60~70%,过高影响乳酸菌繁殖,过低不容易压实,空隙间空气排不净,难形成缺氧环境。水分满足要求后基本就成功一半了,将玉米秸秆用粉碎机粉碎切段备用,长短以3~6cm为宜。

4.1 青贮袋青贮过程

青贮袋通常为直径1~3m,高不超过2m的薄膜塑料袋,要求材质结实,耐腐蚀和耐机械性划伤。青贮前将袋子一头扎紧,将粉碎的玉米切段填入,为了将其中的空气排净,一般都是袋子里边站人,边装边踩踏,通过人的体重和踩踏作用将秸秆压实,空气排净,装满后将袋口扎紧,防止空气进入。这里要求的扎紧很多养殖场做不到,主要原因是只进行了一次扎口,由于青贮袋材质的原因,袋口即使系得再紧最终也是透气的,这里有个小技巧,就是将袋口先螺旋数圈后一次扎口,再将多出的袋口反弓与第一次扎口处一起进行二次扎口,这样就保证空气完全不能进入了。密封后需要对整个袋子进行检查,因玉米秸秆切后较为锐利,装袋踩踏过程中容易划破袋壁造成密封不严,遇到时可用透明胶带贴补,确保袋子完全密封。青贮袋适合小型养殖场使用,青贮发酵过程至少需要一个月,期间禁止开袋。

4.2 青贮池青贮过程

青贮池和青贮袋最大的不同是容积装量要比青贮袋大得多,池子可以是全地面式,也可以是半地面式,设计池子时一定要注意底面留排水道,防止水过度在底部沉积。与青贮袋法不同,青贮池因容积较大,需要用机械压实,一般使用农用拖拉机在上面滚压,为确保压实,通常每铺8~10cm需扎扎实实压数遍,在此过程中,玉米秸秆中的水分会被挤出,通过渗漏作用到达底部,此时排水道的作用就发挥了,待到达池子顶部后,最后一次压实并用专用薄膜密封,防止空气进入。薄膜上面最好再铺1~2层保护层,一是防止第一层薄膜出现破损。二是为了避免风吹日晒对青贮过程造成影响。

4.3 青贮塔青贮过程

青贮塔也是容积很大,适合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和青贮池相比具有不占太多的场地面积的优点,只是占了空间,适用于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的养殖场。青贮塔高度较高,粉碎的玉米秸秆需用专用设备运输,压实过程也是采用机械,其原理和青贮过程跟青贮池方式大同小异,不再详述。

5 青贮原理

青贮过程需用厌氧,玉米被粉碎压实后空气几乎不会进入,以乳酸菌为代表的厌氧型细菌开始大量繁殖,利用玉米秆中的碳水化合物、氮源、矿物质等进行发酵,发酵产物以乳酸的形成向外排出,使青贮饲料闻起来有一股酸香味,牛羊马等草食动物很爱这种味道,适口性良好,利于提高采食量。乳酸不断向外排出,造成环境中pH不断下降,同时绝大多数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当下降到4.0左右时,乳酸菌自身活动也会被抑制,乳酸分泌较少,从而达到一个平衡。外界不干扰时,这个平衡能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期间其他微生物不会对饲料造成破坏,这个过程就是青贮过程。

6 注意事项

青贮完成后,开封时需要对饲料的色泽、气味、有无污染等指标进行评价,合格后方可饲喂。如果不合格,饲料中充满霉菌菌丝或压根闻不到酸香味,反而是发臭的味道,则代表青贮失败有杂菌污染,千万不要饲喂。每次取完料后需要将取料口封严,防止杂菌污染,青贮池和青贮塔取料时需要有计划一层一层取料,避免破坏整个料堆,防止散料。青贮饲料的主要成分为粗纤维,比较适合草食动物饲喂,最适合的是牛、羊、骆驼等反刍动物,其次是马、驴、骡子等盲肠发达的单胃动物。有些人在青贮饲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尿素共发酵来增加饲料的营养,值得一提的是加入尿素的青贮饲料只适合反刍动物饲喂,因为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能利用尿素中的氮重新合成蛋白供动物利用,而单胃的草食性动物而言,进入消化道中的尿素被吸收后是体内垃圾,增加肾脏负担。

7 青贮技术的价值

7.1 利于环保

农村很多玉米秸秆被当作垃圾焚烧,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还对大气形成污染,有些监管不严格的地区甚至还可能引发火灾。青贮饲料技术使玉米秸秆变废为宝,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7.2 提高采食量

乳酸酸香味提高了饲料适口性,动物采食量和新鲜秸秆相比不但没有减少,还会增加,青贮发酵过程会产生多种多肽产物,有助于提高采食量。另外,发酵还使秸秆的粗纤维初步分解变软,更利于饲料消化吸收。

7.3 预防疾病

青贮饲料中的乳酸菌是益生菌的一种,动物采食后利于瘤胃微生态的平衡,对其中的致病菌和杂菌也会产生抑制作用,对消化道疾病的防治效果理想。

7.4 保证动物过冬

青贮饲料可保持玉米秸秆的新鲜性,而冬季正是青绿饲料缺乏的季节,大多数动物都会出现暂时性掉膘,玉米秸秆被青贮后可保证动物平稳度过寒冷的冬季。

猜你喜欢

青贮饲料乳酸菌压实
两种不同青贮剂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禽用乳酸菌SR1的分离鉴定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鄂尔多斯长8储层的影响
青贮饲料在猪日粮中的的应用研究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