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柳州市油茶产业建设成效对策研究
2018-01-18梁灵华
梁灵华
(柳州市柳江区林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柳州 545100)
前言
油茶树是世界4大木本油料之一,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广西5省。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持续增长,需求缺口不断扩大,对外依存度明显上升,食用植物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进一步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大力增加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供给,切实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国家对油茶等木本油料发展非常重视,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号)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推动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在此形势下,柳州市油茶产业建设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找到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如何采取得力措施,来进一步加强油茶产业建设成效,需要相关人员有针对性这开展对策研究,这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1 柳州市油茶产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建设资金有限,产业建设力度不足
油茶产业是个收益期比较长的产业,一般情况下油茶种植3a可试果,但要到7~8a才进入稳产期,从种植到稳产期(1~7a),目前投资额为5000元/667m2左右,油茶低产林改造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近10a来,政府的扶持经费仅够支付种苗投入或低改第1年有发限的肥料费,政府当前的扶持力度对油茶建设的总投入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而要满足油茶建设理论上的资金投入,对于油茶种植的农户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除了头一年有限的投入,他们没有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油茶后期的建设,他们主要还是依赖于政府的政策扶持,但是,就目前而言,各级政府的资金扶持还是非常有限的,后期抚育管护资金没能持续投入,因此造成油茶种植重造轻管的局面,最后导致油茶新造林保存率低,达产林结果率低的现象,油茶产业的效益没能充分体现,使得油茶产业建设的成效打了很大的折扣。
1.2 政策扶持不够,产业发展滞后
在目前,政府的政策扶持主要集中在种苗供应等有限的环节,对油茶生产技术的培训指导上、对油茶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几乎为零。因此,在油茶种植方面,广大林农不管是在科学经营的意识上,还是在具体的生产技术方面,都还十分落后,没有切实掌握先进的生产经营技术;在油茶加工方面,我市的油茶加工企业数量不多,既没有上规模的龙头企业,也没有形成大的产业集群。由于加工业落后,无法进一步推动种植业的发展。一些基地交通不便,给大户能人连片种植带来巨大的成本负担;支持力度不够,没有高效的知名销售平台,使企业规模发展延缓,难以形成较大产业格局。
1.3 油茶品种良种推广不够
在油茶产业的建设中,品种是基础是关健,是否优良品种,对农户今后的收入影响极大。尽管近年来,广西、湖南、江西等科研单位均在优良品种繁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培育出了岑软、湘林、长林、赣无等优良无性系品系,但是对优良油茶品种的推广进度缓慢,目前大部分的油茶林依然是传统的老品种,产量很低,经济效益不显著。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严重影响了油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1.4 经营模式不合理,经济效益比较低
在油茶产业的发展中,油茶产业的经营模式至关重要,它是实现油茶高质高效生产的保障,油茶产业的经营也需要统一的有效的模式来进行,才能达到油茶产业的持续性发展。但是,基于我国的国情,目前柳州市的油茶产业经营模式主要还是农户零星分散经营的传统模式。生产比较分散,同时也没有系统的管理模式,油茶林的生长仍然是“望天望地”的粗放式经营,没有专业抚育和管护。面对油茶产业的这种情况,也是有一部分企业深入到柳州市油茶产业地区,与农户进行产销合作,另外,还有一些企业来租用农户的土地进行油茶林的新建和改造进行生产,但是,在柳州地区,油茶林的土地租用和新建也是具有很高的分散度,这也导致了推广新型的科学经营管理模式的难度比较大,进而影响经济效益[2]。
2 加强柳州市油茶产业建设成效对策
2.1 转变传统观念,促进油茶产业化发展
传统的油茶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地区农户分散的生产管理模式来进行的,这种经营模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使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其规模一般比较小,同时其商品化发展方向也不明显,这都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来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进而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进油茶产业化发展。比如,相关部门可以将油茶生产的农户和相关企业组织起来,让他们形成一定的产销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进而来将他们的生产和销售的流程进行规划,促进油茶产业朝规范化方向发展,另外,对于一些弱势地位地区,就要加大管理的力度,进行扶持、组织以及积极的引导,从而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油茶产业观念和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2.2 政府要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做好发展服务工作
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扶持力度对于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油茶农户的意识和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政府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来促进油茶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政府部门要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对油茶产业的发展做好规划,发挥各个部门之间的作用,根据其地区具体的情况,来对油茶产业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形成合理有效的油茶产业发展计划,最好能将油茶产业建设纳入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内容,加强在油茶产业建设过程中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从而加快油茶产业的建设的进度,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加大油茶产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将油茶产业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为油茶产业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才能实现后期的产业化发展[3]。
2.3 完善多元投入机制
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统筹各类造林投资,加大对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和良种繁育的扶持力度,带动地方投资和各类社会投资积极参与。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油茶产业扶持力度。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针对油茶产业周期长、投入大等特点,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加大信贷投入。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发展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试点。利用好中央财政对油茶产业贷款项目贴息的政策。
2.4 积极引进先进的科技技术,提高生产力
目前,油茶生产的科研水平已经得到很大发展,在良种繁育和生产技术等方面,均达到了先进水平,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才能促进油茶产业的建设成效。对于油茶的良种筛选工作,油茶品种的质量直接就决定着油茶后期的效益,因此,这就需要做好油茶品种的筛选工作,可以对其他地区的油茶良种进行引进,再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培育出适合本地生长的油茶良种。作为油茶的主产区之一,还应建立自己的油茶良种采穗圃,建立油茶优良品种基因库,抓好良种选育及品种审(认)定,建立健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良种生产供应体系,积极推进良种基地、定点苗木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典型示范,全面推行优良品种,积极推广先进适用造林技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新建一批高产、稳产木本油料生产基地,对现有低产林进行抚育、更新和改造,逐步淘汰传统的低产林,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促进油茶产业建设成效。
2.5 引进和扶持油茶深加工企业,推动油茶产业化经营
柳州市油茶加工市场目前还不是很成熟,需要政府来进一步扶持并加以规范,可以通过引进和扶持油茶深加工企业,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的方式方法,积极培育跨地区经营、产供销一体化的油茶产业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和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支持企业在主产区建立原料林基地和建设仓储物流设施,发展“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引导农民开展标准化和专业化种植。鼓励开展油茶林立体种植和综合开发,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油茶综合生产能力。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展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实现循环发展和综合利用。通过油茶加工企业扩展市场,带动本地区油茶种植,提高油茶产业发展成效。
3 结语
柳州市油茶产业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一些问题,通过政府发挥其职能作用,充分利用国家的相关对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多元化投资机制等措施,加强柳州市油茶产业建设成效,促进柳州市油茶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孔建新,吴林才.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 ,2011,40(3):237-239.
[2]李业猛.对柳州市良种油茶种植高效发展的思考[J].农家之友 : 理论版 ,2011(3):125-126.
[3]陈永忠,彭邵锋.探索新模式、以科技促进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C].中国林业学术大会,2009:103.
[4]陈国臣,黄开顺.广西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 ,2010,39(3):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