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检疫优化措施探讨
2018-01-18陆刚
陆 刚
(遂平县畜禽改良站,河南 遂平 463100)
在畜牧领域中,畜牧检疫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检疫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平常所食用的肉类产品是否足够的安全,因此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所以说必须要对宰前检疫以及宰后检疫项目保持高度的重视,对于具体问题要及时出具检疫证明,确保控制措施以及管理机制能够得到全面的升级。除此之外,只有在确保检疫合格的基础上,才能有效的防治动物性疾病的传播,保证肉品的质量,这对于维持人们饮食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畜牧检疫的重要性
畜牧检疫项目主要是通过产地检疫以及消毒措施来落实的,只有将处理机制以及控制措施进行系统化的升级,才能为优化管理体系提供更多、更实用的支持。
在畜牧检疫项目中,产地检疫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想方设法取得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其中,在动物的产地进行检疫是预防动物疾病的首要途径,同时也是升级管理结构和管理效果的重要方式。畜牧疾病大都具有流行性的特点,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非常广泛的传播,因此必须要在其扩散之前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只有准确落实以预防为主的检疫机制,减少畜牧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才能有效减少畜牧疾病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有传染性畜牧疾病发生时,要及时结合畜牧检疫措施进行产地检疫,将动物疾病限制在比较容易解决的范围之内,减少动物疾病所引起的危害以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在检疫机制升级完成之后,通过采用合理的检疫措施能够有效的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加快动物防疫工作质量的全面优化和升级。
畜牧检疫机制的发展对预防动物性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畜牧业养殖中,动物的感染病可达120多种,其中能够通过肉用动物以及肉用产品进行传播的疾病也有数十种。在这些传播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有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囊虫病以及旋毛虫病等。只有确保检疫免疫机制得到更加深入的落实,才能有效的提高畜牧养殖水平和养殖质量。因此,地方政府要加强对畜牧检疫的重视程度,强化管理机制,为公共性环境卫生的全面升级打下坚持的基础保障。
畜牧检疫对于确保动物产品安全也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因为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再加上西方一些国家动物传染性疾病的肆虐,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所关注的话题。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食品的质量,就必须要将规范化生产经营秩序落实到实处,切实有效的维护质量管理项目的应用价值,构建并不断完善检疫机制以及管控措施,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控制力度。也可以说,要以战略角度为基础,有效的提升管理效果,确保畜牧检疫措施得到准确的落实。同时还需要在实际管理框架范围内,建立起真正能满足我国需要的畜牧产品应用市场的控制体系,该体系的建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的肉质食品的管理效果以及实际应用水平。
2 畜牧检疫强化措施
2.1 强化思想认知
在建立畜牧检疫机制以及后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视,确保养殖工作者能够对畜牧检疫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按照相关政策的要求,有序的进行管理工作。在开展地区工作的过程中,要督促当地管理部门加强对畜牧检疫工作的重视,更加深入的落实科学化的管控机制以及检疫策略。除此之外,在动物或者肉质产品发往外地之前,要对其采用科学的系统化检疫机制进行检查和控制,坚持严格执行相关管理理念以及相关要求,建立起更加完善、更加系统的管控措施。为了能够进一步确保动物检疫过程能够顺利的完成,还需要填写《动物或动物产品申报检疫证明》等文字证明,并凭借着该类证明进行产地检疫工作,从而达到对各个不同检疫环节的监督工作和管理效率的强化目的,为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持的基础。
2.2 优化宣传教育
为了能够切实提升畜牧检疫机制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加强对畜牧检疫管理项目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相关管理工作者以及养殖人员的职业素质。将兽医站设立成为宣传工作的咨询地点,免费为养殖专业户提供咨询服务,并且确保养殖人员能够真正的认识到畜牧检疫机制的重要性,促使当地养殖人员自发的加强对畜牧检疫工作的重视。在进行宣传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理论分析以及实践意义这2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阐释,这样有助于确保养殖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畜牧检疫机制的实用性价值。除此之外,在宣传工作中,要将已经开展畜牧检疫的养殖人员组织起来,通过采取实践的方式来提高宣传所能取得的效果,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养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起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管理措施和管控机制,并在后续工作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地完善,确保其实际应用的高效性。
2.3 加强对素质的培养
在开展检验工作的过程中,还少不了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以及综合性的素质培养。要展开针对检疫人员的素质培养,增强产地检疫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以及工作水平,积极开展更加先进的专业项目培训。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相关动物检疫标准明确规定要到场到户,所需要落实的内容也是指定区域的检疫机制,这样就对检疫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必须要身体健康,还要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及使命感,在真心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还要具有自我提升的意向及动力;还要开展针对养殖人员的素质培养,可以通过采用专家讲座和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养殖人员的职业素质,以便其能更好的开展畜牧检疫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以要求当地政府在常规化管理结构中适当的引入奖惩机制以及绩效考核模式,从而确保畜牧检疫工作的规范性。
2.4 升级行政监管
畜牧检疫机制可以称为是一项技术行政措施,因此可以将动物检疫工作者的工作归属于行政执法行为中,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安全标准的规定,可以将管控和监督机制升级,确保技术行政的稳定性符合相关要求的标准。在建立管理机制以及后续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检疫监督过程的控制,将病畜集中起来进行处理,从而确保从根本上杜绝动物病疫的传播,这种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传染源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改善管理机制,强化应用模型的使用效果,实现控制效果以及整体管理机制的全面升级。
3 结束语
在开展畜牧检疫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养殖状况,针对性的建立起科学并且实用的管理机制,从而有效的提高管理效果,同时还能够借助其他方面的管理手段,切实有效的对项目的应用性以及控制的时效性进行优化,而且还能为产业的升级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畜牧检疫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确保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其中最为彻底、也是最为有效的处理方式就是从源头上阻断动物疾病的传染途径,提高畜牧检疫标准的实用性,真正从人民的身体健康、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民族稳定的角度出发,为畜牧行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1]谢富城,郑淑标.畜牧检疫防疫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湖南畜牧兽医,2016(12):112-113.
[2]陈祖德,詹艺馨.当前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畜禽业 ,2015(5):75-76.
[3]邵巧燕,廖燕萍.浅谈基层防疫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6(1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