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农业面源污染这场硬仗
2018-01-18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
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制度,“四梁八柱”已构建
如何准确判断当前农业环境形势?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说,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有利于全面掌握我国农业污染现状,是督促各地区推进农业污染防治工作的指示器,也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农业农村部在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基础上,构建了全国农田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网络,开展长期监测。
数据显示,农业发展方式更绿了。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农药利用率为38.8%。同时,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有序推进,以农村能源和有机肥为主要方向的资源化利用产业日益壮大,秸秆农用为主、多元发展的利用格局基本形成,农膜回收体系和制约化能力不断加强。
廖西元认为,农业绿色发展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构建起来。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耕地休耕轮作、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制度;构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制度体系,推动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构建多元环保投入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推动中央资金投入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
环境影响更友好
种植业的秸秆和养殖业的粪污处理一直是道难题,如果能合理利用,就会变废为宝。破解秸秆和粪污难题,表面在农业,出路却广泛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需要统筹种养、加工、能源等环节。
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总量近40亿吨,畜禽养殖业排放物化学需氧量达到1268万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俊勋说,自2017年起,国家启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截至目前,已支持了300个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并在4个省份整省推进、5个地级市整市推进。同时,建立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实现畜牧大县、规模养殖场监管全覆盖,对大规模养殖场进行在线监管。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链条长,且终端产品有一定的收益。所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是一种有效模式。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岭北镇建立起了第三方的畜禽废弃物收储运体系,由企业投资运营、政府监管,建设了沼气发电工程和有机肥生产中心,粪污发酵生产沼气和制造有机肥,解决了60万头生猪的粪污处理问题。王俊勋表示,将鼓励支持“第三方治理”,探索完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市场机制,按照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的方式,支持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
“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为8.24亿吨,综合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要处理800万吨秸秆。”廖西元说,随着经济发展,农民使用商品能源的数量逐步增加,导致秸秆炊事采暖用量不断减少。此外,秸秆具有季节性特点,茬口紧,离田、还田、储运成本高,综合利用难度大。下一步,将坚持秸秆利用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提升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水平,采用政府购买服务、PPP等方式,加快培育秸秆收储运社会化组织,提高就地就近利用水平。(节选自《经济日报》,内容有修改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