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地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8-01-18苏京平孙林静王胜军

吉林农业 2018年21期
关键词:立枯病温度控制秧苗

孙,苏京平,孙林静,王胜军

(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天津300384)

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是水稻作物的主要种植地之一,具有土壤肥沃、水质良好无污染的先天优势。但省内各地区的水稻种植条件存在差异,因此,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发展趋利避害的水稻高产种植技术。水稻种植过程主要包括水稻种植前期的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播种以及水稻种植中后期的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1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1.1 选择水稻品种并处理种子

结合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稻品种,通常适合寒冷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应具备株高在90~110cm之间、分孽率高、抗倒伏能力强、在有效生育期内不贪青的水稻等特点。如龙粳19、垦稻18等品种。在确定水稻品种后应该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首先是利用阳光曝晒种子,持续2天,以促进种子后熟和酶的活性、提高发芽率,杀死病菌、害虫。然后是浸种。先用1∶1.1的盐水漂种,筛除不饱满的种子,使用清水冲洗掉盐分,将种子浸在晾晒好的清水和专用化学试剂混合溶液中3~4天,待种子的吸水量达到自身重量的25%时催芽。接着是催芽。在开始催芽之前要先清洗掉种子上的化学溶液,用温水给种子升温,当种子平均温度达到25℃~28℃时装入袋中,置于温室催芽,温室温度控制在25℃~28℃,催芽时间持续30~48小时,待种子90%破胸,芽长0.8mm时晾种,最后是将种子平铺晾晒,晾好的种子盖好以保持种子的湿度,在低温环境下炼芽。

1.2 准备苗床

苗床选址应该尽量选择便于管理、有水源、方便给水排水、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地方。按照水稻计划种植面积的2%计算,1公顷的土地需要准备200平米的苗床,用腐熟农家肥、当地优质土壤、草炭土按照1∶6∶3的比例搅匀成营养土备用,1平米苗床使用10公斤营养土。平整苗床床面,松翻苗床表面15~20cm厚的土层,确保苗床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增温性、通气性。在大棚四周设置排水沟渠,当苗床表面覆盖积雪时,在扣大棚之前去除苗床表面的积雪,以增加棚内苗床表面的化冻深度,提升棚内温度。

1.3 培育壮苗

育苗时用将含有水稻壮秧剂的营养液撒布在育苗秧盘中,刮平刮匀,去除多余细土,适量播种后覆盖一层厚度为0.5~0.7cm的营养土,用灭草剂封闭灭草。秧苗一叶期温度控制在25℃~32℃,二叶期温度控制在25℃~28℃,三叶期温度控制在20℃~25℃,进行通风炼苗,注意观察培育棚内的温度和苗床湿度,注意避免秧苗出现立枯病、青枯病,及时发现病情,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病虫害。移栽秧苗之前先露天通风炼苗,喷洒一次氧化乐果,减少秧苗潜叶蝇的出现。

1.4 插秧

移栽秧苗时,起苗前每平米加入100g磷酸二铵作为送嫁肥,但要掌握施肥时机,太早会出现肥害。机械插秧规格为30cm×l0cm,26cm×13cm,秧株行距保持一致,为水稻高产奠定基础。整地前施入水田基肥,经过旋耕搅拌达到深层全程施肥的效果。

1.5 施肥与灌溉管理

大田期应该早施分孽肥,重施底肥。通常秧苗移栽后5~10天追施分孽肥,土壤肥率较好的田块,适当减少氮肥施用。不能偏氮迟氮。移栽后12~15天施加复合肥、碳氨,促进秧苗成穗率的提升,实现壮苗。移栽秧苗后,针对秧苗的各个生长发育期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灌溉管理,灌溉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浅水分孽,深水返青,实施壮籽。水稻返青后控制水深在3~5cm,以提高地温、水温,促进秧苗快分孽,出现新根,快速返青,增加有效穗数。当茎孽数达到预期数量的80%时撤水晒田,之后开始浅水管理,干湿交替,收割前10天撤水晾田。

2 寒地水稻病虫害防治

2.1 病害防治

2.1.1 立枯病该病会导致秧苗成片枯死,育苗期间如遇到长期低温、光照不足,水稻出苗推迟,生长速度慢,病害更加严重。同时苗床施用太多氮肥,土质偏碱,播种过早、播种量太多,覆土过厚,水分太多、通风不畅都会诱发立枯病。防治措施:用育苗青取代敌克松,每100m2的苗床使用150毫升增产菌浓缩液兑水300L的喷雾,可以有效提高水稻对立枯病的防御能力,提高秧苗抗寒、抗药能力。

2.1.2 稻瘟病 根据发病部位可以划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茎瘟、谷粒瘟。苗瘟发生于秧苗叶期;叶瘟发生于三叶期至穗期。防治措施:在破口期使用富士1号乳油每亩、三环哩可湿性粉剂、加收热中的任意一种兑水45kg制成喷雾,每隔一周喷一次,连喷3次。

2.2 虫害防治

2.2.1 螟虫 水稻螟虫如果出现于苗期、分集期,会导致秧苗枯心;如果出现于孕穗期的导致孕穗枯死;如果出现于破口抽穗期则会造成白穗。防治措施:每亩施用5%锐劲特悬浮剂约40毫升(有效成分约 1.5克);50克氟虫睛 + 敌百虫(1∶49);40克乐斯本;30克三唑磷乳油。在螟卵孵化盛期喷雾施药。

2.2.2 潜叶蝇潜叶蝇是水稻常见害虫。幼虫孵化后钻入叶片里面潜食危害,使受害叶形成白色条斑,从而影响水稻生长,甚至造成水稻死苗。防治措施:出棚前苗床用氧化乐果乳油兑水喷雾。本田用氧化乐果乳油兑水进行叶面喷雾。

2.2.3 粘虫 粘虫主要在幼虫使其咬食水稻叶子,防治措施:用敌杀死乳油、二嗪农乳油兑水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立枯病温度控制秧苗
船舶主机温度控制方法优化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农民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锻造温度控制
基于模糊控制的PLC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水稻立枯病防治技术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三菱PLC在电加热与温度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