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2018-01-18蒋文敏王丽华
蒋文敏,王丽华
(1.公主岭市南崴子农业技术推广站;2.公主岭市苇子沟农业站,吉林公主岭136100)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本文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分析了如何进行玉米高产种植,旨在提高认识,从而实现玉米种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 玉米高产种植的基本原理
经研究表明,玉米产量高效优质,有效利用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玉米进行光合作用时可形成能量的产出,同时伴随着有机物的形成,从而提高玉米生长质量,实现高产。但要注意的是,玉米在光合作用下将能量释放,如果释放能量过多,则会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种植人员需尽量降低能量的释放量,从而提高玉米生产效率。此外,玉米种植人员还要尽量选择日照条件好的种植区域,尽量增加玉米叶的受光面积,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温度与湿度环境,使玉米得以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获取必要的养分,最终提高产量。
2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
当前,我国玉米产业发展还未进入理想状态,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呈现出品种品质低下、种植技术与经验不足、硬件设施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对此,需进一步提高种植技术人员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能力,与时俱进,接受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和实用的种植方法,同时根据实际种植情况进行问题的总结和归纳,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实现提高玉米总产量的目标。
2.1 掌握恰当的种植时间,合理选择玉米种植地
玉米种植对环境的要求不高,但如果事先能够为玉米选择良好的种植环境,也会促进玉米的生长,提高产量。因此所选择的玉米种植区应具备良好的光照等气候条件,土壤松弛,水分充足,并且土壤中蕴含一定的营养成分,能够为玉米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条件。此外,玉米种植人员还要对玉米种植区周围的工业污染等进行排查,确保玉米种植过程中不受污染影响。
2.2 对玉米种子进行精细、严格的筛选
良好的玉米种植成果始于对种子的选取。玉米品种要适合当地的生长环境,种植人员需针对土壤、气候等因素,同时考虑玉米种子的成活率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从而在玉米种植的初始阶段打下良好的种植基础。此外,不同玉米种类自身具备的抗病虫害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筛选种子时,也要考虑到其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以便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对成熟玉米的侵害,从而实现玉米的高产。
2.3 保证合理施肥,科学的玉米种植密度
玉米种植人员需根据玉米不同的生长周期调整玉米种植密度。总体来说,玉米的生长周期与种植的密度成反比,同时种植密度也与株型的紧凑程度与叶子的规整程度有关,种植人员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调整种植密度。此外,种植人员需把握土壤肥料的含量,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适时提供适当的养分,让玉米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科学合理的玉米种植密度可使生长中的玉米吸收最适宜的营养,并在合理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通过产出有机物促进玉米生长。
2.4 水分
水分作为农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自然对玉米产量形成重要影响。玉米生长所需的水分一方面来自自然条件,如降雨等,另一方面需人为进行平衡和控制,根据玉米实际获取的水分进行必要的补充,实现水分充足、均衡补给。种植人员需根据当地种植的自然条件灵活掌握水分的补给程度,及时在玉米生长的各个环节为其补充相应的水分,以满足玉米在水分蒸发后的能量补充。种植人员还需确认周围水源的污染情况,确保为玉米提供纯净可靠的水源,避免由于水源不洁净对玉米产量造成影响。
2.5 除草
杂草会吸收土壤中的肥料和水分等,使玉米无法得到充足的养分,影响正常生长。同时由于杂草增加了玉米种植区的密度,导致玉米无法得到足够的日照,自身的光合作用未发挥最佳效果,也会影响玉米的生长。此外,杂草过多会为玉米种植区引来不同程度的病虫害,因此除草工作也是玉米种植的重要一环。杂草的清除要及时,以免杂草过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但要注意的是,药物除草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玉米造成影响,因此用于除草的药物不宜过多,要尽量控制好用量,以免在除草的同时对玉米生长造成影响。
2.6 有效的田间管理
实现玉米高产、优产的因素不仅包括种植前期的品种及生长环境的选择,还要人为进行定期管理,降低杂草的干扰,并对生长状况不佳的幼苗进行整理补充,让玉米种植区域得到足够的自然条件支持。对于肥料的使用,也要增加有机肥的使用率,通过增强玉米自身的防御能力提高产量。此外,玉米种植人员还要熟练掌握玉米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病虫害,灵活运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方式解决病虫害,为玉米生长创造更为适宜的自然环境,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3 结语
玉米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进一步提高玉米高产技术水平,需要不断结合实际,深入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以保证玉米种植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