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鳖 的 养殖技术

2018-01-18王建华吴庆华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2期
关键词:甲鱼规格水体

王建华 吴庆华 江 山

日本鳖,又名中华鳖日本品系,与本地所养的中华鳖、台湾鳖、杂交鳖比较,其特点为生长快、病害少、体形好、裙边宽厚、味道鲜美、肉质结实、胶质多等。日本鳖在外塘生产实践中和其他原有品种相比,具有绝对的生产优势。一是消费者喜欢,日本鳖外表漂亮,裙边较宽,胶原蛋白含量高,口感鲜美、无腥味;二是养殖户喜欢,日本鳖抗病力比其他中华鳖强,生长快速,由于品种优良,僵鳖较少,起塘平均规格大,次品少,售价自然相对较高,养殖户效益自然也高;三是经销商喜欢,由于日本鳖生命力强,耐存放,卖期长,比其它中华鳖长1倍时间。特别是一到最寒冷的春节,很多鳖放一天底板就发红,裙边塌陷,严重影响卖相,而日本鳖放一个月依然裙边坚挺,因此深受经销商喜欢,愿意出更好的价格收购。为推广具有明显种质优势的日本鳖养殖,提高养殖生产效益,阜宁县水产站从2014年开始在本县推广封闭式温控大棚培育大规格鳖种、室外土池生态养成优质商品鳖的日本鳖健康高效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并从中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日本鳖健康高效养殖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温室养殖:温室内养殖池大小不超过10m2。池高0.5m左右,水深为20~30cm,底部铺有10~15cm细沙。池边水下1cm左右放有波浪状水泥食台。每个池角上方设置一个进水阀门,并与注水管道及热水炉相连。配备1台气泵,采用空气管道连接气泡石向养殖池水充气增氧。甲鱼苗入池前,一般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进行全池消毒。入池密度约为30~50只/m2。水温28~32℃为宜。亚硝酸盐含量要求低于0.2mg/L即可。每天充氧2~3小时。当地稚鳖饲料主要以冠源稚鳖料(粉状)为主,用水调和成软团投喂,每天2~3次,喂食量约为总体重的5%左右。入池后1~2个月主要添加白油、多糖健壮素、VC(或VC+VE)及消化道保健品。之后以加得好(主要作用为诱食、保肝)为主,前期不加保肝产品情况下3~4g,之后1~2g即可;蓝绿藻、蓝碱藻过剩或是营养不全或饲料过剩等原因造成烂脖子、烂脚等时,添加鳖安宁(抗早熟,增强抗应激能力)2~3g和复合维生素Bl~1.5g。定期使用碘制剂(天碘2~3g/m3水)进行消毒,泼洒EM原液调整水质。

二、外池养殖:一般次年6月将温室甲鱼转至外池,具体时间视气温而定,外池大小视养殖户而定,池深2m,水深1.5m,池底平坦,有淤泥。

1.池塘清整消毒:池塘在冬季放干池水任其冰冻曝晒,到放养前20~30天进行清整和消毒,采用生石灰清塘,用量为100~200kg/亩,既能杀菌又能改善底质。到放养前10~15天,注满池水用二氧化氯或强氯精等进行水体消毒,并适当施用生物肥水素和发酵后的有机肥,对甲鱼来说肥水下塘十分有利,能为甲鱼创造较好的隐蔽环境,减少相互撕咬和病害发生。同时每亩放养螺蛳200~300kg。

2.培肥水质。每亩水体施用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料200~300kg或无机复合肥10~15kg进行肥水,为甲鱼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光照条件下,由于肥水水体有大量进行光合作用增氧的浮游藻类,便于我们对水中溶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控制。肥水水体中有一定的浮游动物,能使甲鱼苗很顺利地捕食到营养丰富的活性词料。水体有一定的肥度,还能控制真菌对甲角的浸染,减少甲鱼水霉病和毛霉病的发生。在自然肥爽的水体环境中,甲鱼一般不互相嘶咬,在池底栖息时会比较安静。当把水质培育成黄绿色或茶褐色时池壁表面上出现的一层生物膜,会减少甲鱼在攀附游动时擦伤体表的情况发生。

3.养殖模式和放养规格:采用稚鳖温室暂养和强化培育,然后室外养成。按照仿生态鳖养殖、无公害食品技术要求饲养。稚鳖先在温室饲养一段时间,规格达到30~50g时移出室外池塘自然过冬,这样的苗种体质较强,容易适应外间的池塘环境变化。放养时一定要掌握好池塘中的水温。天气不好、温差过大时,不宜转池。应待温度持续几天平稳,温差不超过2℃时再进行放养。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甲鱼苗种的成活率。如果要当年养成商品鳖,则放养规格最好为400~500g/只,亩放养300~600只,亩产量300~600kg,亩收益1~2万元;鱼池套养,亩放养50~80只,亩产量60~100kg,亩收益2000元以上。

4.饲料投喂和配方:稚鳖对饲料的要求较高,要求饲料精、细、软、鲜、嫩,营养全面,适口性好。通常在稚鳖出壳一个月内以投喂红虫、小糠虾、丝蚯蚓、摇蚊幼虫等,也可投喂鸡鸭蛋黄、动物肝脏等,以后逐步改投蝇蛆、蚯蚓、小虾,以及切碎的鱼糜、动物内脏、大鱼虾、河蚌、螺等。幼鳖的饲料投喂要求虽不如稚整严格,但因摄食能力较强,需要量比较大,除了投喂高蛋白质的动物性饲料外,还应在饲料中混以等量的新鲜鱼或猪脾脏糜,并适当加些菜叶浆汁;将饲料搅拌成具有粘性、弹性和伸展性的团块饲料。幼鳖一天投喂2~3次,通常上午8-9时投喂1次,下午2-3时投喂1次,日投喂量约占鳖体重的5%~10%,饲料投在固定的饲料台上。同时要控制水温、水质、水位,防止病害,做好防逃设施的检修,并做好饲养情况的记录。

5.水质调控:(1)移植伊乐藻、苦草、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改善水质,使水质保持清新活爽,溶氧充足,肥度适当。同时,它们还可起到为甲鱼防暑降温、隐蔽和作甲鱼饲料的作用;(2)养殖期间每个月中途施一次生石灰,用量为10~15g/m3,保持池水pH值7.5~8.5;(3)水质保持一定的肥度,透明度掌握在25~30cm,水色以黄绿色或茶褐色,主要采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培养调节水质,以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常用活水宝(枯草芽孢杆菌)、宝渔安(复合微生物制剂)、EM原粉等来分解底层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4)保持水位稳定,换水以添加水为主,频繁换水容易造成甲鱼产生应激反应和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切忌大排大灌。每次换水量一般不超过池塘中原有水量的三分之一。(5)控制好投饵量,以减少饲料对水体环境的破坏。投喂的饲料要控制在甲鱼2小时内能吃完为佳。

6.疾病预防:(1)放养鳖种一定要进行鳖体消毒,而且最好带水搬运,以免机械损伤;(2)平时每隔20天左右消毒一次,消毒药物有生石灰、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钠等安全环保药物,交替消毒;(3)定期在饲料中交替添加产酶益生素、鱼虾补乐(抗应激反应)、氟苯尼考及病毒星等,以增强甲鱼的免疫力;(4)在气候、水温等环境因子变化明显或突变时,如温室甲鱼转入外塘养殖时、梅雨和台风暴雨季节及高温天气等,及时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水质的调控,防止甲鱼应激反应增强,以致内分泌失调而导致发病。

7.收捕:经过常温露天养殖,养殖的甲鱼平均规格达500g/只即可起捕上市。起捕时可用笼捕或干塘捕捉。

三、小结与讨论

养殖结果表明封闭式温控大棚培育大规格鳖种、外塘生态养成优质商品鳌的健康高效养殖模式,可有效利用日本鳖养成阶段生长速度快等种质优势,养成优质商品鳖,实现健康高效,这与温控大棚直接养成或购买大规格鳖种土池养成等模式相比,具有成本低、商品品质好、商品价格高、生产效益好等优势,值得大力推广。同时要注意的是虽然日本鳖的抗病力较强,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养殖期间(尤其是封闭式温控大棚培育大规格鳖种期间)应搞好环境调控,保持水温稳定,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及消毒剂,改善水环境,防止水质恶化;同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抗生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E等,能提高日本鳖抗病力,加强病害预防,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

(通联:1.224000,江苏省盐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文港南路,13770008021;2.224400,盐城市阜宁县林业渔业局)

猜你喜欢

甲鱼规格水体
“鳖”不住了!从26元/斤飙至38元/斤,2022年甲鱼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抓甲鱼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闭月羞花
千里求师
复合修复技术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评价
牛市或延续至全年,甲鱼接下来还会再涨一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