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虾”路相逢“绿色”制胜
——石首市小龙虾产业打好生态牌绿色牌

2018-01-18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2期
关键词:石首石首市稻虾

小龙虾消费市场火爆

天气转凉,小龙虾消费市场依旧火爆。在小龙虾主产地湖北省石首市,虽说产量名列前茅,但与潜江、盱眙等“虾王”不同,石首市在产业链条、商业推广、品牌名气上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与其“掰手腕”的能力。如何改变现状?

近年来,石首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实施退湖、绿岸、养水等系列举措,引导小龙虾产业向绿色种养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据农业部发布的《2017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在全国小龙虾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县市中,石首市以26761吨的产量位居全国第六。此外,石首市周边的监利、洪湖、公安、华容等县市产量位于全国前十,小龙虾市场竞争空前激烈。

“石首小龙虾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规模大到产业强,从分散养殖到集中连片,从本土品牌向全国品牌,从一产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打好生态牌、绿色牌。”石首市水产局局长邓志高向笔者坦言。

市场调查显示:一斤清水小龙虾销售价格比普通小龙虾高出近1倍。常年在石首市收购小龙虾的湖南省岳阳市商贩刘志才介绍说:“2017年6月小龙虾大量上市时,在调关镇青蛙洲等生态养殖基地小龙虾收购价为40元/kg,而其他普通小龙虾不过20元/kg。”

由于小龙虾养殖需要清洁水源,虾田大多由原来的低湖田改造而成,越是靠近长江、大型湖泊等充足水源的区域越适宜推广稻虾连作。同时,小龙虾喜水草,水草丰茂的低湖田养殖的清水小龙虾品质最好。

清水小龙虾,打的就是绿色生态牌。来自石首市经管部门的数据显示:在调关镇、桃花山镇、大垸镇等清洁水源丰富的乡镇,土地流转价格已由2007年初每亩不足300元攀升至如今的1000元/亩左右,个别地方甚至达到1500元/亩。而水源较差、湖泊沟渠污染严重的地方,土地流转价格不过500元/亩。

2017年,桃花山镇果老山村养殖户李强承包了40亩水田搞稻虾连作,由于2017年初,石首市委、市政府收回湖泊经营权实行人放天养,附近湖水及排水渠水质大幅好转,他流转土地的价格已经由过去的500元/亩涨到了1000元/亩。

现在不仅优质虾田的土地成本上涨,虾种、人工、谷种、肥料、渔具、饲料等价格也全面上涨。但由于小龙虾品质好,平均销售价格比别人高出近8元,40亩稻虾还是赚了近6万元。李强告诉笔者,谁能拿到生态资源好的虾田,谁就能赚钱,否则只能被市场淘汰。

截至目前,石首已在全市发展稻虾连作、稻虾共生等模式的小龙虾生态养殖面积达133139亩。

石首市小龙虾产业绿色转型来源于该市团山寺镇。团山寺镇有湖泊、河流、丘陵、梯田、平原、稻田、旱地、林地、滩涂等,生态条件好,在发展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建设中,团山寺镇将全镇注册的8个湖泊全部收回承包经营权,投肥养鱼现象得到彻底遏制,极大改善了水体环境。

绿色发展的团山模式备受瞩目,更让稻虾种养户们得到启示。

刘敏,石首城区某大排档老板,他的饭店主打小龙虾菜品,经营时间超过5年。过去,刘敏采购小龙虾为了节省运费总是在城区周边转悠。现在,他家小龙虾全部来自调关镇青蛙洲核心生态养殖区。“虽然调弦清水龙虾价格贵了近16元/kg,但养殖基地生态环境好,生产的小龙虾品质好,消费者认可。”刘敏说。

市场呼唤生态小龙虾,经营者认可生态小龙虾,消费者追捧生态小龙虾,观念的改变倒逼石首小龙虾产业向绿色生态发展转型。

“小龙虾产业其实也是一个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样本,是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示范,小龙虾虽小,却是大改革、大产业、大民生。”石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谙此道。

2017年初,石首市委、市政府出台《石首市产业扶贫实施细则》,明确以调关镇稻虾连作、团山寺镇鸭蛙稻基地为示范,扶持2000户以上的贫困户发展稻虾连作、鸭蛙稻等绿色种养模式,带动5000人以上脱贫。政策规定,贫困户发展稻虾种养2亩以上,每亩补助300元,最高限额3000元;发展鸭蛙稻2亩以上,每亩补助200元,最高限额2000元。

绿色制胜,石首市大力实施退湖、绿岸、养水工程。2017年以来,石首全面回收44个湖泊经营权,实行人放天养,湿地水质大幅度改善。同时,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全面疏洗各乡镇主要沟渠,渠内黑臭水体得到逐步整治。一江清水、一湖碧水、一渠净水成为生态小龙虾的“生长乐园”。

绿色制胜,石首市加快土地流转,打造生态种养连片核心区。以调关镇为中心,将调关镇低湖田和塘堰打破村界、组界、户界,按2000亩一大片、200亩一小围的小龙虾养殖区域布局,建成了大麦洲、青蛙洲、中湖沿湖共7万亩虾稻连作板块,全市形成了东升、调关、桃花山镇10万亩虾稻连作产业带。

绿色制胜,石首以政策扶持打造绿色品牌。市政府扶持新型农业主体,在调关镇大麦洲区域建立3000亩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安装100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病虫,减少水稻农药用量,实施生态稻、虾标准化生产。同时,农业、水产部门大力推广生态种养技术,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与各养殖基地签订技术服务对接合同,严格按照水产健康养殖操作规程进行养殖生产,确保小龙虾品质;工商、商务部门主动服务,注册了“调弦”牌小龙虾商标。小龙虾正在石首大地奏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华美乐章。

猜你喜欢

石首石首市稻虾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塔下横梁施工技术
2019年第一季稻虾行情报告新鲜出炉,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广大虾农们
传承乡邦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竹织叶野螟防治技术
发展稻虾产业,重振鱼米之乡
石首市农业血防综合治理的实践及探索
石首麋鹿保护区社区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探讨
创新管理模式促进边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