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场猪丹毒屠宰检疫、诊断和检出处理
2018-01-18刘一坤辽宁省阜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23100
刘一坤 (辽宁省阜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123100)
近年来,由于存在免疫抑制病及对猪丹毒防控不重视,一些散养户饲养环境、饲料喂养不科学等因素使屠宰场对猪丹毒有一定检出率。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1],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7~9月份高发,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本病是肉品卫生检验中常见的猪三大传染病之一,属于人畜共患类疫病,多通过新鲜伤口感染工作人员,称为 “类病毒”。因此,做好宰前宰后的检疫工作对保障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和人体健康均有重要意义。
1 猪丹毒屠宰检疫
1.1 猪丹毒的宰前检疫
猪丹毒的宰前检疫多靠肉眼观察,检疫过程中少见急性型,多见急性型和亚急性型,慢性型在宰前不容易判定,多要宰后进行判定,下面对这几种类型的临床症状分别进行列举。
急性型:高热、测量体温可达42℃以上。眼结膜充血,皮肤潮红,在耳、腹部、腿内侧出现大小和形状不等的红斑,保定猪只后,指压暂时褪色。
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出现菱形、方形或圆形的疹块。
慢性型:由亚急性型转变来。皮肤坏死型病猪常见猪背、肩、耳处病变皮肤变黑,似皮革;关节炎型病猪常见关节肿胀,腿僵硬,疼痛,行动困难。
1.2 猪丹毒的宰后检疫
有些猪在宰前丹毒症状表现并不明显,在屠宰检疫过程中的检疫十分重要。宰后检疫主要从猪全身淋巴结、心脏、肺脏、肝脏、脾脏、肾脏胃几个方面进行检疫。
检疫可见全身淋巴结肿胀;取心冠脂肪可见充血,若同时发生心内膜炎,在二尖瓣处可见数量不等的灰白色血栓性增生物,呈菜花样;取肺脏可见水肿、淤血;取肝脏可见肝脏肿大,质脆;取脾脏可见脾脏曾桃红色,体积显著肿大,脾切面出现白髓,周围有 “红晕”;取肾脏可见肾脏呈红色,俗称 “大红肾”。胃底部和幽门部黏膜可见严重出血。
2 猪丹毒诊断
根据上述检疫可以基本确定猪丹毒猪只,但可靠的方法还是要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和PCR诊断法。
2.1 病原学诊断
病原学诊断是诊断猪丹毒较为可靠的方法,可用于病猪生前和死后诊断。
2.1.1 取样
急性败血症病例可取血、脾、肝、肾及淋巴结;亚急性在生前取症块皮肤部位浸出液,慢性型取心内膜组织和患病关节液。
2.1.2 染色镜检
取上述样品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有革兰氏阳性细长小杆菌,若不是李氏杆菌,就可判定为猪丹毒杆菌。
2.1.3 细菌培养
取病料接种于鲜血琼脂斜面,于37℃恒温箱培养24h,观察培养后的菌落呈现菌落表面光滑、有蓝绿色荧光、边缘整齐[2]。
2.2 血清学诊断
2.2.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利用猪丹毒杆菌膜片的特异性强,可以用酶联免疫方法进行鉴定,方法快速检测猪丹毒抗体,能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出猪丹毒。目前,ELISA国内逐步应用于猪丹毒检测。
2.2.2 免疫荧光诊断法
用荧光素标记的猪丹毒免疫球蛋白制成荧光抗体与病料涂片中的猪丹毒病菌发生特异性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亮绿色菌体,即可判猪丹毒阳性,是猪丹毒快速检疫的方法之一。
2.3 PCR检测
PCR诊断技术可以对猪丹毒做出特异、快速诊断[3]。
3 猪丹毒检出处理
无论宰前还是宰后检疫,只要检出猪丹毒的猪只都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现在屠宰场的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是生物降解和炼制工业油。
总之,作为二类疫病的猪丹毒疫病,在检疫、诊断和处理的方面都要重视,要认真、仔细、规范、到位,更好的保障百姓餐桌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童光志,于力,王云峰.动物传染病学[M].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1999.
[2]张苏华,刘佩红,王建.猪传染病防治图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白文彬,于康震.动物传染病诊断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