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吉林省大学生回乡创业研究

2018-01-18张秀娥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7期
关键词:吉林省战略大学生

张秀娥 李 清

(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了党章;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进一步对其进行了全面部署。创新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而创业是实现创新的媒介或手段,因此,创业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创新和探索“青年双创与新乡村”模式,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加入到乡村振兴浪潮中去。这是因为大学生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及冒险精神,回乡创业既是解决就业及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促进作为农业大省之一的吉林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

1 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学生回乡创业关系分析

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与新生企业创立和成长速度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是保证滋养性创业环境关键;乡村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为大学生回乡创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农村将会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政策支持,将会产生大量的创业机会,有助于提升吉林省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激情与意愿;反过来,大学生回乡创业将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有利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村就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伟大战略。因此,大学生回乡创业是推进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实现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2 吉林省大学生回乡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现阶段矛盾的突出表现,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出现青壮年人口锐减、基础设施衰败、人才流失严重、发展后劲不足等现象。因此,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我国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回乡创业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充分发掘创新能力,将机会、资源及团队加以整合后,在自己的家乡建立企业,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动态行为过程。

2.1 吉林省大学生回乡创业现状

《2017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应届毕业生异地就业率为45.4%,较比上一年下降4.7%,表明大学生回家乡工作的意愿有所提高,但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仍以就业为主,“创业”热度呈现回落,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仅占6.3%,远低于发达国家20%~30%的比例。而吉林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率仅占1%左右,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比率及创业成功率则更低。回乡建立的企业目前多处于初创成长阶段,且主要集中在农业相关产业。

2.2 吉林省大学生回乡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目前学者主要集中于对大学生素质与意愿、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教育以及创业环境等因素的研究。个人因素和地区因素是影响创业者创业行为的主要因素(Bergman和Stemberg,2007)。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回乡创业自我效能感高于城市大学生,且男性高于女性(段彩丽等,2017);相较于江浙一带轻工业比较发达、创业氛围浓厚的地区,目前吉林省回乡创业的大学生群体主要聚焦在农产品和畜牧养殖上,如“洮之宝”模式、“仁泽生态养殖种植合作社”等。大学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的首选方法和有效途径(张秀娥、方卓,2017)。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已在全国高校普及推广,但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培训与创业项目实践,创业教育改革需进一步深化。全球创业观察(GEM)认为包括政府政策项目、商业环境、市场开放程度、金融支持等在内的创业环境,将影响创业者创业能力和创业偏好。相较于个体因素的影响,包括政府、学校教育、企业、社会及家庭在内的外部创业环境对创业大学生的态度,更影响其回乡创业可能性。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吉林省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机遇

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吉林省相继出台《吉林省促进就业条例(草案)》、《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为大学生回乡创业提供一系列支持政策。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加快了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运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及机器设备,对农地、林地、水域等进行种植或养殖,为大学生回乡创业节省市场交易成本,整合自然资源;产权清晰的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股权赋能为大学生提供多渠道融资模式;回乡创业大学生可以与科技人员、退伍军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组建团队,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韩长斌,2017),拓宽人才队伍建设。良好的制度环境,大学生回乡创业所需的土地、资金、人员等必备要素得到支持和补充,创业机会大大提升。

4 促进吉林省大学生回乡创业,推进乡振兴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

构建利于大学生回乡创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政府-高校-大学生三方的紧密合作,还应争取社会-企业-家庭等多方支持。全社会齐心协力,通力合作,才能提高大学生回乡创业成功率的同时,实现乡村复兴战略。

4.1 发挥政府导向作用

有效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建立各级政府联动机制:要加强创新、创业、就业等政策之间的协调与调度,通过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以及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媒体等多渠道宣传对大学生回乡创业优惠政策;要注重优化创业环境,简化审批流程,完善创新创业贷款担保制度;要确保政策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政府监督和保障机制。

4.2 深化创业教育改革

重视创业教育,进一步深化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合理规划、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挖掘学生创业潜能,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强化创业风险意识教育。加强吉林省内各高校之间的创业交流与合作,如举办高校创业大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创业成功者等经验交流会,鼓励、引导更多大学生回乡创业。配备高校创业导师,开展创业咨询与培训。重视创业实践环节,定期举办创新创业类比赛以及设立相应创业资金或奖金,激发学生创业精神的同时,积累其创业经验。

4.3 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大学生自身方面,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好专业理论与创业知识,还要注重管理、沟通、社交、抗压等能力的培养。创业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学习与累积的过程。大学生在创业之前需要不断深入实践和思考,了解相关创业政策,切实提升学习能力与创业能力,做好创业前期积累和准备。

4.4 联合社会各部门提供有效支持

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支持,吸纳民间资本进入融资市场,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可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资金来源以及社会和市场资源。促进吉林省各产业融合发展,让回乡创业大学生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中获得更多的创业机会与商机。联合金融、工商、科技等部门,为回乡创业大学生建立一站式服务机构,聘请省内各行业专家为大学生创业作指导与咨询、创业实训和孵化等创业帮带服务。

4.5 鼓励企业进行帮带服务

鼓励省内各大企业积极与学校合作,创建学生实习训练基地,为大学生,特别是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对于优秀创业项目,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进行落地扶持,促进创新成果商业化,降低回乡创业的失败率。提高企业参与度,鼓励企业与回乡创业大学生的紧密合作,实现企业发展与大学生回乡创业发展双轨并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回乡创业成功率。

4.6 家庭环境支持

家庭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的重要支柱,不仅因为家人、亲属可以为回乡创业大学生提供必要物质支持,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鼓励助推其实现创业梦。因此,对于有家族创业史或人均收入中上等先赋性较高的家庭,应破除思想障碍,从物质、资源等硬环境及精神鼓励等软环境上给予回乡创业大学生必要的支持。

猜你喜欢

吉林省战略大学生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战略
战略
大学生之歌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