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的作用

2018-01-18余红梅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7期
关键词:蔬菜栽培化学农药植保

余红梅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双龙街道办事处,云南 昆明6502224)

前言

当前,无公害蔬菜深受消费者青睐,其市场需求日益增多。在此情况下,各地逐渐扩大了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从总体上来说,无公害蔬菜产量相对增加。但由于缺乏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无公害蔬菜病虫害也相应增加。多数无公害蔬菜种植企业为减少病虫害,对化学农药进行大量使用,导致无公害蔬菜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严重影响了无公害蔬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降低了蔬菜的无公害水平。因此,要加强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的应用,充分发挥植保技术的作用。

1 植保技术概述

植保技术,是指植物保护技术,该技术涵盖园林园艺、农业生物技术、种子生产经营以及观光农业等各类专业。植保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植物病虫害识别技术,主要是对各类病虫害的形态特点和病症特征进行识别。农药安全使用技术,主要包括各类农药类别及其配置、检测方法,农药安全使用等技术。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植物病虫害相应的田间调查统计方法,病虫害防治原理和相关技术措施,粮食作物、蔬菜、果树以及各类经济作物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1]。

2 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

当前,我国日益重视加强对无公害蔬菜栽培种植技术的研发应用。同时,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植保技术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日益增加,且无公害蔬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因此,我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呈现出总体向好的趋势。然而,我国无公害蔬菜生产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当前,我国无公害蔬菜栽培种植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且多数地区无公害蔬菜栽培种植人员未能全面掌握无公害蔬菜栽培种植的先进技术。同时,先进的植保技术未能大规模地应用于无公害蔬菜种植生产,导致多数地区采用相对落后无公害蔬菜栽培种植技术,或者缺乏对先进的无公害蔬菜栽培种植技术的正确使用,对无公害蔬菜的大规模生产发展造成了阻碍作用;当前,我国对无公害蔬菜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多,无公害蔬菜种植生产呈现出极为客观的市场利润。在此情况下,我国各地普遍扩大了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面积,促进了无公害蔬菜总体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同时,在无公害蔬菜种植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植保技术的良好使用,无公害蔬菜相关的各类病虫害也相应增多。导致无公害蔬菜的单产量出现下降;多数无公害蔬菜种植户为有效消除各类病虫害,对化学农药进行了大量使用,对无公害蔬菜质量和安全性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当前,植保技术尚未实现对无公害蔬菜种植的全面应用覆盖,多数地区的无公害蔬菜种植仍然对农药进行大量使用,这就导致无公害蔬菜自身的无公害水平相对较低。

3 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的作用

3.1 改善无公害蔬菜种植环境

种植环境对于无公害蔬菜产量和口感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可充分利用植保技术,改善无公害蔬菜种植环境,促进无公害蔬菜质量的有效提高。应选择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和水质良好的土地种植无公害蔬菜,并深入考察无公害蔬菜的种植特性,有效改善种植土壤,实现对无公害蔬菜各项种植需求的有效满足。同时,对无公害蔬菜进行种植,要深入考察无公害蔬菜种植状况,对灌溉系统进行合理构建,为无公害蔬菜的种植生长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并有效控制无公害蔬菜种植所需的光照和温湿度条件[2]。要尽量使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远离医院和各类工厂,并确保灌溉水质的清洁安全。将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尽量连成一片,增强无公害蔬菜运输的便捷性。另外,要对所种植的无公害蔬菜种子进行择优选取,有效筛选出具有较强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无公害蔬菜种子,确保无公害蔬菜的高产高质。

3.2 减少无公害蔬菜病虫害

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对化学防治技术进行采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环境污染,但能在较短周期内及时有效地防治蔬菜病虫害。但是,无公害蔬菜要彰显“绿色无公害”以及健康环保的理念。因此,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对化学防治技术进行大量采用显然有悖于无公害蔬菜的种植理念。对此,可借助虫害天敌、特种膜等对无公害蔬菜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借助色板、灯光以及生物药品等对无公害蔬菜害虫进行诱杀,改善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效果。尽量避免对化学药品进行使用,有效降低生态污染。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应避免大量使用农药,并有效结合物理防治技术以及生物防治技术,有效减少蔬菜病虫害,有效保障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在必要情况下,对化学防治技术进行采用,要对之进行有效优化,有效保障所种植的蔬菜实现无公害。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对无公害蔬菜进行栽培,严禁对残留度较高,且具备毒性的各类化学农药进行采用;深入考察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相应的各项规律,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病虫害防控制度,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确保无公害蔬菜产品安全;对化学药品进行合理选用,增强化学药品对无公害蔬菜种植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实现对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增强化学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和效率,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无公害蔬菜的农药残留。

3.3 整合实施生物与物理防治技术

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对植保技术进行应用,要深入考察各类无公害蔬菜相应的植物保护需求,对各类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进行科学选择和整合实施,实现对所种植的无公害蔬菜的有效防治保护,避免无公害蔬菜被各类病虫害以及农药所破坏。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主要是对自然界害虫的天敌进行有效保护利用,实现对害虫的有效抑制。要深入考察无公害蔬菜的具体特点,避免种植环境对无公害蔬菜造成不良影响,有效保障无公害蔬菜实现无公害生长。生物防治技术对于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实现良好的长期防治效果;物理防治技术,主要根据各类害虫对光线以及颜色所呈现出的条件反射以及敏感性,对害虫实施有效的捕捉防治,实现对无公害蔬菜种植中各类害虫的有效消灭祛除。对物理防治技术进行采用实施对无公害蔬菜的有效植保,能避免对无公害蔬菜种植环境产生各类副作用,且不会对无公害蔬菜的正常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对于无公害蔬菜的种植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4 强化无公害蔬菜检测力度

无公害蔬菜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较大的市场利润。然而,当前普遍缺乏对无公害蔬菜的严格监测,导致无公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现象较多。相关部门要构建系统完善的检测制度,强化对无公害蔬菜的检测,从种植到市场销售各个环节,对无公害蔬菜产品实施科学的农药残留量监测,有效避免无公害蔬菜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在无公害蔬菜种植过程中,相关部门可充分利用动态检测技术,强化对无公害蔬菜的检测,督促种植企业严格遵循相关要求对无公害蔬菜进行种植,实现对无公害蔬菜质量的有效保障[3]。

3.5 优化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

要深入考察无公害蔬菜的具体培育要求,对蔬菜实施无害化处理和“健身栽培”,对各类无公害蔬菜相应的生长规律、产量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强化对无土栽培技术、设施栽培技术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等进行综合应用,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消除。对不同种类的无公害蔬菜综合实施多项栽培种植技术,诸如茬口安排、清洁田园以及轮作技术等,并对抗病虫无公害蔬菜品种进行积极引种试验和有效推广,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无公害蔬菜品种和菜地的生产技术规范,为无公害蔬菜基地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4 结语

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对植保技术进行有效应用,能有效减少无公害蔬菜病虫害,并避免无公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能促进无公害蔬菜产量和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因此,要强化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的应用,有效改善无公害蔬菜种植环境、减少无公害蔬菜病虫害、整合实施生物与物理防治技术、强化无公害蔬菜检测力度、优化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有效提高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水平。

猜你喜欢

蔬菜栽培化学农药植保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关于影响蔬菜栽培管理技术推广的相关因素研究
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实现使用量零增长 省植保站组员参加国家』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
化学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注意事项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阳台蔬菜栽培及意义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