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早熟红柿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2018-01-18游衍安
游衍安
(龙岩市永定区陈东乡农业站,福建 龙岩 364105)
1 永定早熟红柿病害种类调查及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1.1 病害发生种类调查
经五年多果园调查,永定区早熟红柿发生的主要病害有角斑病、炭疽病、煤烟病、柿根朽病、叶斑病等。
1.2 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1.2.1 角斑病
在种植过程中,最常出现的病害之一便是角斑病[1]。该病害是柿尾孢引发的,是危害果实健康最严重的病害。其中,在永定区当中,该病的发病率为45%左右,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病率甚至能够达到90%以上。角斑病产生的危害为果蒂和柿树的叶子,大部分会在蒂周围产生,由蒂尖慢慢向内部进行扩散,使叶子有脱落的情况产生,严重时会对树势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初始发病的时候,叶片会有较淡的褐色斑出现,叶脉为褐色,病斑开始慢慢坏死,成为褐色,受到叶脉的限制边缘会呈现出黑色,出现多角形的形状,病斑的背面会由之前的淡黄色慢慢成为黑色。此外,在高温高湿的季节,由于潮湿的环境会使病斑的部位有灰色分生孢子出现。在雨量比较大的时候,与角斑病的发生有直接的影响,其中病蒂为最初感染的病源,可残留在树上2~3a。
1.2.2 煤烟病
该病的产生是由病原真菌导致的,对柿子树造成的主要危害包括果实和叶片[2]。受害之后的叶面以及树梢等会产生一些小霉斑,颜色为黑色,之后会慢慢扩展到周围的组织中,使叶面以及嫩梢上出现黑煤层,这会对柿子树的光合作用造成严重的影响,最终会导致果实的质量严重下降。煤烟病的病菌会在柿子树发病的部位度过冬天,在第2年的夏季,利用风和雨、昆虫等进行传播,并在蚜虫和介壳虫的分泌物中寄生,并进行发育。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中,由于空气不流畅,介壳虫和蚜虫的感染等,加大了发病的机率,加深对柿子树的伤害程度,在永定区柿园当中,发病率为25%。
1.2.3 炭疽病
该病的产生会对果实以及枝梢造成严重的危害,炭疽病当中的病原菌,其菌丝体会在树梢的病斑中度过冬天,在第2年夏天刚开始的时候,会侵入到新的果实当中。在树枝感染病毒之后,初期会出现黑色的斑点,在逐步扩张之后形成长方垂形,使皮层产生龟裂和凹陷的情况,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嫩枝出现枯死的情况,在感染病毒之后非常容易断裂。果实在受害之后,会变红然后变软,提前脱落[3]。在5—6月份为发病的高峰期,在雨季,空气会变得潮湿,为该病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中叶片的发病会比较轻。在永定区的柿子园当中,平均发病率为25%,在严重的时候可以达到40%。该病对新梢造成很大的危害,通常情况下,刚开始的时候是幼芽刚便开始发病。
1.2.4 柿根朽病
该病由真菌引发,一旦发病可导致整株出现枯死的情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的病菌会长期在植物的根部生存,还会对附近的健康树根造成感染。在被感染的2a之后,最初的表现为生长较弱,叶片开始发黄等,在根部感染病菌之后,其供水的能力会遭到破坏,最后植物会因为缺水死亡。
2 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措施
2.1 农业防治
农业措施是压低病虫害基数,破坏病虫害滋生和繁殖场所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又可培育红柿树势,增强红柿树体抗病性,减轻病害影响,为永定早熟红柿丰收及绿色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
2.1.1 合理修剪
立春前,对早熟红柿进行一次全面修剪,采取开天窗的修剪方法,将修剪后枯枝干叶、病虫枝叶集中烧毁,同时摘拾、清除越冬茧蛹,刮除树干翘皮、苔藓。
2.1.2 清洁柿园
在红柿收获后,于12月下旬—1月及时铲除地面杂草,清除落叶、落果;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枯枝、细弱枝及不会结果的秋梢、幼嫩枝条,并用1°的石硫合剂或45%的晶体石硫合剂400~500倍对地面及树体进行全面喷施封园,压低病虫越冬基数。
2.1.3 柿园生草
2.1.3.1 选择草种
宜选择适合当地生长,适应性强,生草量大,矮生,浅根性植物。如藿香蓟、决明、猪屎豆、绿豆、田菁等。
2.1.3.2 适时播种
于春季(3月下旬—4月)在柿园直播草种。播种前将柿园行间深翻20~25cm,整平,酌土壤墒情适时播种,采用沟播或撤播,然后在种子上面均匀撒一层干土。
2.1.3.3 生草管理
每年需要实施3次左右的耕草工作,在实施中耕的过程中,针对树盘内实施的浅耕,可将土壤和空气条件进行改善,有益于根系更好的生长。此外,要将树冠下方杂草移除,并在种植幼树的过程中,预留出1m左右的树盘不可种草。如有根系比较深的杂草,如香附子和竹节草等,一定要将其进行铲除。尤其是在冬季和春季比较干旱的季节,及夏天持续高温伏旱的季节,要及时割掉行间生草,将地面和树盘全面覆盖,但是需要与树杆保持15~30cm的距离。在秋季,将其压入土壤中之后,可以起到的作用包括,改土、保水、降温等,接连种草4~5a之后,要对全园进行翻新,并对深层土壤结构进行改良,使土壤的透气性有所提升。
2.2 理化诱控
2.2.1 悬挂黄色粘虫板
每667m2柿园悬挂黄色粘虫板20张,诱杀对象主要是柿白粉虱、蚜虫等害虫的危害,可减轻煤烟病的危害。悬挂高度离1m为宜,悬挂时间为粉虱各代成虫始盛期到盛末期。
2.2.2 果实套袋
于第2次生理落果结束后于5月底—6月初全园作1~2次疏果,掌握留大去小,留良去劣原则,疏去发育不良的弱小果、畸形果、病虫果,保留果形端正、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的健壮大果。套袋前至少需彻底喷农药2次防治病虫害,定果后套袋。
在进行套袋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撑开纸袋,自下而上的将果实套好,使其在袋内保持悬空的状态,果柄要在袋口中间。在进行束袋的过程中,要捏好上端的袋口和果柄,并将果柄作为轴心,再将带铁丝的一面口向果柄进行收拢和折叠,之后使用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将铁丝绕果柄进行缠绕,之后将袋口扎紧,可有效避免昆虫和病菌的侵入。
2.3 增施有机肥
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促使树势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
3 化学防治
角斑病的防治方法:可应用50%多菌灵配制成1000倍稀释液,或者使用43%戊唑醇配制成1000倍稀释液,在柿树刚刚展开叶片之后,每15d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防效可达80%。
煤烟病的防治方法:治疗的方式为适当喷洒农药,消灭蚜虫以及介壳虫等,这样可有效阻止该病的发生。其中使用农药2%啶虫咪1000倍稀释液,或者使用25%的噻虫胺,1500倍稀释液。在防治介壳虫时,使用22.4%螺虫乙酯2000倍稀释液,还可在稀释杀虫剂当中融入10000倍稀释液的紫药水。
炭疽病的防治方式:在红柿抽梢后每隔20d喷施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或20%溴菌睛1500 倍液、或80%多菌灵1500倍液、或50%福美双1500倍液,几种农药轮换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柿根巧病的防治方式:对该病进行预防的过程中,可在树干基部挖出4条辐射状沟,浇灌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配制成800倍稀释液。在发病的时候,要将病根及时清除,如果出现整条的腐烂根,一定要从根基将其砍掉,刮除病部,应用1%的硫酸铜溶液进行消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