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和黄瓜在温室高密度土壤中的栽培技术研究
2018-01-18兰德岭
兰德岭
(天津市宝坻区方家庄镇人民政府,天津301827)
前言
在当前水果蔬菜种植是以软土为主,作为耕作栽培,如果土壤松散则利于种植,然而有很多土壤密度增加的情况。在施用量为基肥的种植过程中,难免给工作带来困难。若克服这些困难,可以预期增加收入降低成本。番茄和黄瓜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温室蔬菜之一[1],被新鲜市场高度需求。适合多种类型的土壤,不同条件下可以寻找到改善果实发育和产量的最佳环境。此外,番茄可以还在有机基质,无土混合物,珍珠岩,沙子或水培中良好生长[2]。因此,在多年的栽培管理体系的范围内,制定高土壤密度下的种植方案,以种西红柿和黄瓜的为例,研究在高密度土壤条件下根系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作物产量,分布及可行性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实验是在长为5.5m,宽为30m,由具有较大比重和较高透水性的土壤上进行的。在处理的地块中,施加基肥后,将种植床的密度设定为3个水平。高密度区,中密度区和对照。土壤颗粒大小分析,亦称土壤颗粒组成分析、土壤机械分析、土壤机械组成分析。测定土壤中不同粒径大小土壤颗粒的含量或比例。土壤中土粒由粗到细是连续变化的,并没有截然的界限,为了研究和应用方便,人们按自己的目的将土粒分为若干级别,每一粒径范围称为一个粒级。每个项目的待测样品数量均一致,这些植物在秋季种植。
番茄和黄瓜的种植主要包括以下几步:先把种子放在50~55℃水中浸泡10~12h,取出后移入花盆。10~15cm播1粒种子。放入营养土,距边缘3~4cm。浇透水,等土壤稍干后,播种。当出现3~4片叶便定植上盆。将在底部孔堵住,装沙土。取出幼苗,切勿伤根部且保留少量土,扶正,浇水到孔有水流出。在表面覆盖约0.5cm土,盖一层膜,苗发芽后打开并移入田中。
2 结果
2.1 产量质量分析
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价值,不同品种蔬菜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比如耐寒性、耐旱性、抗病性等多种性状。这就要求在生产实际中首先要了解要栽培品种的特征特性,然后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合理安排,科学管理,使品种发挥最大效益。在本实验中,中密度区和对照的番茄产量差异不大但均高于高密度区番茄产量,但对于番茄质量来说,高密度区的番茄质量优于中密度区,对照组番茄质量较差,维生素C等含量较低,不同处理均达到显著水平。
2.2 物理和化学性质
土壤理化性质包括土壤结构和孔隙性等。其中,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作为土壤肥力的构成要素直接影响着土壤的肥力状况,其余的物理性质则通过影响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状况制约着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矿质养分的转化、存在形态及其供给等,进而对土壤肥力状况产生间接影响。掌握土壤理化性质的基本理论及其调控措施,对于持续培肥土壤、提高土壤生产力、实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表明,在3种土壤条件下种植番茄和黄瓜Yamanaka土壤硬度测试仪的每种土壤的硬度分别为4~8mm,20~24mm和25~28mm。栽培的早期阶段,在高密度的土壤上需要额外浇水和使用液体肥料以达到与其他土壤条件相同的生长水平。根据土壤硬度的增加,番茄栽培的品质增加。在黄瓜中,也观察到类似的增加高质量产品的现象。在耕作土壤层的附近的土壤致密性为24~25mm,对照组和中密度区类似于更高致密性的土壤层。中密度区和高密度区的固体成分比对照组高。该中致密区和高密度区域在气相中的比率显着降低,特别是高密度区,降低比率达到了10%。在中致密区和高致密区相比于对照组密度较大。此外,中密度区和高密度区差别较大时,高密度区的土地表现为不断开裂。黄瓜场地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数值越高,该现象与番茄相似。
2.3 根的分布
当黄瓜和番茄种子萌发时,首先生长的部分即是主根。当主根生长到一定长度后,它会产生侧根。在对照组中,根的分布最为广泛,而在高致密区最少,经常会发生褐变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是高密度土壤抑制了根的生长,也与土壤中可交换碱基和CEC的含量过高有关。在高密度的土壤中,气相比率显著降低,气相比率小于10%。在耕作结束时,可交换碱基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值最高。总根面积随土壤硬度的降低而降低。尽管物理性质存在显着差异,但每个植物的根的分布状态是相似的,不会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虽然高密度土壤和普通土壤各有优劣,但高密度土壤用于栽培作物更有优势,其劣势也可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来降低影响。
3 讨论
在这项研究中,设计了一种中密度区和高密度区土壤环境。其中,高密度区域的栽培土地被认为是无需特殊工作即可实现的。中密集区栽培土地也相比于对照组较为密集。从土壤密度上升对根活力的影响来看,各密度组没有大的变化。在土壤密度更大的地区,西红柿黄瓜品质提高,虽然产量会降低但可以通过人为施肥等方式加以缓解[3]。通过研究番茄土壤的化学性质,高密度区域的可交换碱基和CEC的值高,尽管原因尚不清楚。已知作物根的生长影响土壤致密性,根部在冲积土的生长受到抑制。根蔓延导致许多土壤硬度变化超过21mm,根据对照组和高密度致密区土壤硬度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结论。然而,未观察到高致密区土壤影响植物根部分布的现象。
4 总结
高密度土壤和普通土壤各有优劣,但高密度土壤用于栽培作物更有优势,其劣势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影响。不同蔬菜品种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特性;比如耐寒性、耐旱性、抗病性等多种性状。这就要求在生产实际中要了解要栽培品种的特征特性,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合理安排,科学管理,使品种发挥最大效益。在多年的栽培管理体系的范围内,制定高土壤密度下的种植方案,以种西红柿和黄瓜的为例,研究在高密度土壤条件下根系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作物产量,分布及可行性等,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在不同生长阶段以及在各种光照条件下对植物需求的准确了解可以有助于设计自适应控制策略,以实现更具成本效益和竞争力的生产,调节气候条件对番茄质量产量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