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区马铃薯种植现状及发展
2018-01-18张景瑞
张景瑞
(平罗县种子管理站,宁夏 石嘴山 753400)
宁夏中部干旱区耕地面积95.45万hm2,其中灌溉面积11.17万hm2,旱耕地84.28万hm2,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属于天上降水少、地面径流少、地下好水少的“三少”地区。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在宁夏中部贫瘠的旱作耕地生产受限,而节水作物马铃薯的生产优势则相对突出。马铃薯是宁夏传统粮食作物,其营养丰富、适种区域广、增产潜力大,效益比较高;同时生态移民区劳动资源丰富,群众种植积极性高,栽培经验丰富。结合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区新开发土地的理化性状、可利用面积、搬迁人口数量和分配可利用灌溉水量等实际情况,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对于确保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发展现状
马铃薯在宁夏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特别是近几年,宁夏马铃薯生产有了快速发展,种植面积在山区乡镇特别是中部干旱带逐年增加,产量及生产效益也逐年提高。2017年中部干旱带马铃薯种植均产达到1 003.9 kg/667 m2,产值平均达到1 800元/667 m2。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区现已筛选出一批适宜种植的优良品种,主要有宁薯4号、宁薯14号、陇薯3号、克星1号等,栽培方式主要是垄作和平作,垄作又分为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栽培方式。马铃薯栽培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区域优势已初步显现,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中宁县喊叫水和徐套两个乡镇已出现马塘、高岭、周段头、小湾、打麦水等马铃薯生产专业村,为宁夏中部干旱区马铃薯产业在生态移民区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存在问题
①生产规模小,目前马铃薯种植面积还占不到耕地面积的1/9。②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区均无马铃薯龙头加工企业,深层次加工、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更是空白,未将马铃薯加工增值潜力挖掘出来。③市场体系不健全,产品流通不畅。缺乏相对固定的销售市场和窗口,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销售队伍,坐等销售的观念严重,信息服务严重滞后,生产经营带有很大盲目性。④中介服务组织发育差,产、加、销各环节处于分散孤立状态,没有形成有机的防御市场风险的机制。⑤无脱毒种薯繁殖基地,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速度慢。⑥受经济基础和地理区域的制约,肥料投入严重不足。⑦结构不合理,大都是鲜食菜用品种,适宜加工的高淀粉品种和低还原糖品种很少;鲜食菜用品种多以晚熟品种为主,早熟品种很少,不适应市场对马铃薯品种的需求。
3 对策建议
3.1 坚持“造血式”扶贫的原则
立足发展经济,改善环境,坚持走“造血式”扶贫开发的路子,充分挖掘移民区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好总体规划与设计、种植技术服务、水利设施保障等工作,合理制定马铃薯产业发展方略。
3.2 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
加强政府对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通过采取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制定扶持补贴政策,引导和鼓励移民扩大生产。
3.3 坚持市场运作的原则
坚持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政策性补贴为引导,运用市场调节功能促进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3.4 坚持尊重自愿的原则
通过政策引导,依据移民自身能力,自主、自愿确定马铃薯产业发展规模。
3.5 坚持协同推进的原则
发改、财政、农牧、林业、水利、气象、民政、金融等有关部门机构,按照各自职责,积极协调配合,将各类补贴政策与农业信贷和其他强农惠农政策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扶持政策的综合效应,协力推进宁夏中部干旱带移民区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3.6 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
宁夏中部干旱带移民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兼顾当地自然条件、搬迁户发展能力、财政补贴能力、移民风险承受能力,采取先易后难、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