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对策
2018-01-18牛洁
牛 洁
(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我国农业的发展,要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以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方向,以布局优化、品质提升、发展特色等为重点,充分尊重市场导向,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农业结构,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1]。
1 优化农业生产基础
1.1 优化产业布局
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各不相同,适宜生长的作物也有所差异,应根据作物生长特性,科学规划种植区域。目前,受诸多因素影响,一些地区没有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分析当地的自然条件,忽视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的农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一是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合理布局种植区域;二是改变传统落后的种植方式,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三是合理配置农药、化肥、地膜和水资源,探索最低应用及最高产出的绿色、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
1.2 发展地方特色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业得到有效发展,但仍存在着农业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就目前来看,受传统农业发展理念的影响,仍以粮食种植为主。应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粮、经、饲等协调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以此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1.3 注重品质提升
我国的农业种植具有多样性,因此,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种植结构,科学合理地配置农业资源。农业种植要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断创新。传统的种植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一是要从种植源头抓起,广泛应用优良品种,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二是要运用科技创新,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三是要大力宣传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培养用得上的农业技术人才,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2 加强农业后续产业建设
2.1 强化信息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农业发展需要一定的流通性,要适应当今信息化的社会现状,但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缺乏信息技术的有效流通,一是因缺少交流和沟通,种植经验不能及时推广应用,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二是因没有建立有效的电商平台,多数地区的农产品还没有实现通过电商平台“走出去”这一目标。因此,要通过加强信息交流,实现各地先进生产经验的有效结合应用,同时,还应积极借助网络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农业从种植阶段到销售阶段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性。
2.2 坚持三效协同
我国正在向生态环保型国家发展,农业也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的农业种植还面临很多问题,环境污染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要建立环境保护机制,加强控肥、控药等工作的开展力度,转变传统大肥、重药、重膜、大水的农业种植习惯,在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调整农业结构,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协同发展[2]。
3 总结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农业种植理念不断优化,农业发展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开始更加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结构不断调整,逐步适应地区发展,农民收入得到有效提高。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变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强农业结构调整,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1]李林杰,顾六金.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J].农业经济,2014(08):3-5.
[2]冯海发.农业结构调整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1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