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2018-01-18夏军
夏军
脑梗死治疗时会伴随着并发症, 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临床上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手术难度,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对患者采取循证护理, 取得了不错的疗效[1,2]。本研究选取了在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 探究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 并做出评价。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2016年治疗的脑梗死患者7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 年龄39~79岁, 平均年龄(51.33±9.23)岁, 平均病程(7.81±2.87) 年。治疗组男25例, 女10例, 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0.51±9.50)岁, 平均病程(7.60±3.14)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即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及药物支持, 同时给予患者神经修复药物, 修复患者损伤的神经功能。
1.2.2 治疗组 给予循证护理。具体如下。
1.2.2.1 监测护理 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 检测指标:心率、体温、血脂、血压等, 特别要对患者的血压指标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患者的血压处于正常水平范围内。
1.2.2.2 生活护理 细心护理患者的生活, 包括患者病房的采光以及保证空气的流通, 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清洗、打扫。饮食方面, 以患者的病情为依据, 及时记录患者病情的变化和身体情况, 并制定合理的科学饮食方案。
1.2.2.3 康复训练 并发症在脑梗死患者中比较常见, 其中主要包括:偏瘫、语言障碍、运动障碍, 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增添了患者家庭的负担。在临床上, 针对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 经常鼓励患者多散步、多做按摩,但是要控制运动的幅度和运动量, 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的耐受性。针对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 指导患者在短语、单词的发音基础上多做练习。
1.2.2.4 心理护理 患脑梗死病的患者通常为老年人, 老年人情绪不稳定, 再者因长期得不到彻底的治疗, 深受病痛的折磨, 长期住院治疗增加经济负担, 影响患者家属的正常工作。因此, 患者会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 不愿积极地配合治疗, 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 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 讲述成功的案例, 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 缓解患者的忧虑,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
1.4 疗效判定标准
1.4.1 神经功能缺损 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做评估, 分值越低证明效果越好, 患者恢复的也越快。
1.4.2 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60~90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干预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5.11±7.82)分, 干预后为(13.18±5.12)分, 对照组干预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5.32±9.56)分,干预后为(24.15±6.32)分。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为(10.20±2.32)d, 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3.82±4.85)d,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治疗组非常满意19例, 基本满意15例, 不满意1例, 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非常满意11例, 基本满意16例, 不满意8例, 满意度为77.14%。治疗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会导致患者残疾症状, 影响患者的生活, 脑梗死的诱因很多, 例如酗酒、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等[3,4]。一旦患有脑梗死, 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需长期卧床, 患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 还需有效的护理干预。循证护理在临床应用上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 还能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5-7]。循证护理需要技术较好, 素质较高的护理人员, 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体征变化进行时刻的关注, 提高患者住院时的舒适度, 使患者有个良好的住院环境。在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 以防止患者的情绪过于激动而导致对治疗不利的发展方向。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给患者做康复训练。护理人员需及时了解患者的体质为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搭配, 辅助患者的治疗, 改善预后[8-10]。
通过本研究, 可以看出治疗组实施循证护理后,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7.14%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明显的改善,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 住院时间缩短, 效果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观察对象量小, 随访时间短, 不能够作为有力的依据, 需要进一步观察。
[1]李梅.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3):227-228.
[2]顾丽.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3):234-235.
[3]Shelbourne KD, Brueckmann FR.Rush-pin fixation of supracondylar and inter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femur.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 American Volume, 1982, 64(2):161-169.
[4]陶晓葆.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6):552-553.
[5]方晓华, 李鹤, 程敏.论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 2014, 24(3):1324-1325.
[6]金玉秀.观察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医药前沿, 2016, 6(30):211-212.
[7]张红.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中外医学研究, 2014(28):102-103.
[8]余静.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13):93-94.
[9]李军莉.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5(7):90-92.
[10]左少敏.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健康周刊,2016(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