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种鸡易发的代谢性疾病
2018-01-18钱海霞徐勇娄锋周慧姝夏丽丽钱锦云
钱海霞 徐勇 娄锋 周慧姝 夏丽丽 钱锦云
(1,江苏省如东县苴镇畜牧兽医站 226409;2,江苏省如东县长沙畜牧兽医站 226413)
随着养鸡业遗传育种的进展,种鸡生产性能越来越高,而其抗病能力却越来越差,虽然种鸡场的生物安全工作均有很大提高,许多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和传染病得到很好的控制,但随着鸡群病情复杂多变,一些代谢性疾病时常发生,给鸡群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一般疫情,所以,必须了解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对策,确保鸡群的健康生长。
1 卵黄性腹膜炎
1.1 发病原因
卵黄性腹膜炎是种鸡产蛋期最容易发生的疾病之一,随便剖检一只死亡的产蛋鸡大多会发现卵泡破裂、腹膜粘连等典型的卵黄性腹膜炎症状。首先鸡群感染流感、新城疫、传支、喉炎等传染性疾病时,这些病毒均会侵害生殖器官,致使卵黄发生充血、变性、液化等病变。其次鸡群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时就会引起输卵管发炎伞部粘连、卵泡变形、变色等,造成卵巢发炎形成卵黄性腹膜炎。另外一些应激因素,如转群、免疫、噪音等会惊扰鸡群上蹦下跳,这样本应送入输卵管伞的卵黄,会掉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1]。
另一个是鸡群增加光照后,提供的饲喂量过多,有的在开产前、有的在产蛋高峰前加料过快,这样也会引发鸡群代谢紊乱。当鸡体发生代谢紊乱后,引起卵巢过度发育、排卵不规则,致使卵泡排列过多、没有层次感,通常两个卵泡同时成熟脱落造成双黄蛋比例过高、输卵管发炎,从此大大增加卵黄性腹膜炎发病概率[2]。
1.2 继发感染大肠杆菌
当过度饲喂种鸡时,其卵泡排列状态不规则,呈现各种各样,这样的卵黄很容易掉入腹腔内,并且这些卵泡会最终破裂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同时养殖环境中大肠杆菌无处不在,当鸡舍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时很容易通过呼吸道进入气囊,也可以在人工授精过程中由于消毒不严或操作不当通过泄殖腔进入腹腔内。一旦腹腔中有卵黄正好成为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可以迅速增殖,促进鸡体必然感染卵黄性腹膜炎。
1.3 易感周龄
通常从鸡群开始产蛋到产蛋高峰后2~3周最容易发生卵黄性腹膜炎,管理良好的鸡群发病程度很轻,如果鸡群体重控制不合理,再加上鸡舍卫生环境条件较差,卵黄性腹膜炎就会一直持续发生,一直到种鸡群淘汰,可见给生产带来多么大的损失。同时卵黄性腹膜炎还可以随着季节性发生变化,如春季和夏季比较易发。生产中许多开放式鸡舍光照刺激强烈,再加上体重较大也容易发生卵黄性腹膜炎。通常发病鸡群的死淘率肯定比正常鸡群偏高,严重的会增加一倍,每周高达1.2~1.5%。
1.4 剖检症状
如果是代谢紊乱引起的卵黄性腹膜炎,这样的鸡只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和正常鸡只一样无异常,鸡只死亡后状态也正常,通常在早晨喂料时发现死亡的鸡只较多,因大部分在晚上死亡。剖解后往往同时看到卵黄性腹膜炎和输卵管炎,卵巢外围有脓性分泌物,腹腔中会有未形成蛋壳而水分已经失去的鸡蛋,有的会有多个鸡蛋,同时腹腔中还有许多卵泡排列,最多的一只腹腔内有10多个卵泡,这也是为什么双黄蛋比例过高和输卵管中会有两个鸡蛋的原因。
1.5 预防措施
根据卵黄性腹膜炎的发生原因,建议首先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定期清洗消毒饮水系统,保证种鸡饮用到干净卫生的饮水;搞好垫料管理,入舍前过筛消毒或暴晒,平时定期翻动垫料保持松软干燥,避免给病菌提供繁殖的温床。也有利于种鸡肠道健康尤其是控制球虫病的发生。有必要的可以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来预防腹膜炎的发生[3]。针对代谢紊乱引起的腹膜炎最好的预防办法是从育雏期就开始加强均匀度管理,整个育成期通过合理饲喂、调整鸡群、适宜密度和料位等,促使鸡群一直保持较高的均匀度,这样鸡群在光照刺激前大小一致,没有体重过小鸡只存在。
2 脱肛与啄癖
2.1 发病原因
脱肛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过剩,大多是由于饲喂量增加过多或过快,致使鸡只过于肥胖或开产时蛋重大,这样脂肪多的鸡体产蛋后蛋壳腺回缩功能较差、输卵管外翻时间长,造成脱肛的同时还会引诱鸡只啄食发生啄癖。其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时蛋重也会增大,母鸡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致使肛门失禁发生脱肛。并且饲料中纤维素的含量很关键,过低鸡群空腹时间长产生饥饿感诱发啄癖反过来导致脱肛。反之纤维素含量高,鸡体难以消化引起腹泻进而也可以造成脱肛。
如果鸡舍光照强度太大,鸡群容易受到刺激、兴奋活泼过度、发生啄斗、开产过早、产蛋无规律,最终导致脱肛。如果鸡群活动量少,尤其冬季笼养,鸡只不愿意活动,腹部下垂也容易发生脱肛。当然许多能引起腹泻的疾病或应激因素也可以诱发脱肛的出现。在开产前加料过多致使过度饲喂,不仅会造成高死亡率,也会引起脱肛的发生。
引起啄癖的原因也有很多:生产中如果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空气不新鲜、光照强度太大或光照不均匀、公鸡比例过高、饲料营养不全面缺乏氨基酸或矿物质钠、蛋窝窝位不足地面蛋太多等这些都是引起啄癖的一些主要因素[4]。
2.2 发病症状
发生脱肛的鸡只大多是高产鸡,它们会表现泄殖腔外翻且有许多尿酸盐沉积,这样会引诱其他鸡只去啄食而诱发啄癖、严重的会因出血过多或啄断肠子导致死亡。有的管理者在剖解时会发现,腹腔内只剩下一小段肠道和凝结的血块,这也是严重啄癖的常见症状,千万不能认为是老鼠或黄鼠狼咬死造成的现象。
如果鸡群有啄癖发生时,种鸡的双黄蛋比例较高,正常情况下双黄蛋比例为2%~3%,如果超过3%~4%说明刺激过度,不仅容易发生卵黄性腹膜炎、脱肛进而易发啄癖。所以在产蛋初期应仔细观察双黄蛋情况,防止其比例过高,也是防治脱肛和啄癖的关键。
2.3 预防措施
预防脱肛发生的最有效方法是合理饲喂且提供营养全价的饲料,开产前后的鸡群避免过度饲喂尤其是控制好母鸡的体重,否则母鸡会超重肥胖、蛋重太大、产蛋后输卵管回缩时间太长引起鸡只脱肛。还应根据鸡群生长情况适当增加料量,防止刺激过度引起双黄蛋比例过高发生脱肛。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制定科学的光照方案、及时扩群、降低饲养密度和舍内湿度、保持舍内空气新鲜、保持合适的公鸡比例、避免光照刺激太早、产蛋窝数量足够 (4只鸡一个)、减少地面蛋的产生等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管理来预防鸡群发生啄癖。
总之,种鸡发生代谢性疾病通常由体重控制不当、过度饲喂、均匀度较差、光刺激过早等引起鸡体卵黄过度发育、排列无序,最终导致卵黄性腹膜炎、脱肛和啄癖的发生。种鸡一旦发生代谢紊乱鸡群的死淘率普遍较高,管理良好的鸡群损失较小,否则会一直持续到产蛋期结束,给鸡群带来的危害不可估量,同时也一定会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和鸡场经济效益。